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克服了多重困扰,最终以6小时11分38秒完成2019东京马拉松。这是九年来完成的第30场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也是人生第115场马拉松。”3月4日,在结束东京马拉松后,“百马大叔田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些话。
“百马大叔田老师”本名田同生。10年马拉松,田同生不仅获得了健康和快乐,还因此开始了它人生的第二次创业。2015年5月,他和同样热爱运动的留美海归常春共同创立了跑哪儿科技。
跑哪儿科技,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体育旅游服务消费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为体育旅游企业以及参赛选手提供独特的体验。目前,跑哪儿平台已覆盖马拉松、铁人三项、自行车、越野跑、赛艇、排舞、广场舞等多个体育项目,为超500场各类体育旅游赛事提供了服务,服务体育旅游用户过百万。
事实上,3月4日这一天也是跑哪儿科技面向C端的新产品“拼团报”,正式上线微信小程序的日子。这款产品将聚集所有追求健康生活的人群,让他们加入到体育旅游健康生活方式中。
“创业如同一场马拉松,‘拼团报’可以说是跑哪儿科技具有里程碑的一款产品。”田同生表示,“2019年,无论对我个人还是跑哪儿科技来说,都进入了‘拼’时代。”
创业四年,凭借B端产品赛事运营SaaS系统——跑哪儿云,跑哪儿科技已与全球600多场马拉松及其他赛事达成合作,涵盖北美、欧洲、日韩、澳洲等热门目的地,是夏威夷、首尔等世界顶级赛事中国区独家合作伙伴。
今年是跑哪儿科技的第五年,从接触马拉松、到推广马拉松,再到以体育旅游为事业,田同生用了10年。田同生认为,未来他将带着“拼团报”这款社交电商平台,让更多人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健康和美好生活。
双引擎战略
10年前,55岁的田同生开始跑起了连年轻人都很难坚持的马拉松。所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跑者,对于拼团这种模式,田同生深有感触。
刚开始去境外跑马拉松时,田同生对如何报名、办理签证、预定酒店等一窍不通。通过博客结交了20多名跑友,发现跑友们都有同样的痛点,于是他们决定结伴前往各地跑马拉松。组团结伴后大家发现,各项成本迅速降低不少。
更重要的是,结伴参加各地城市马拉松的团员拿着五星红旗时,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但以往,田同生和跑友们更多的是“孤军作战”,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街头挥汗奔跑、就餐、闲逛。
创立跑哪儿科技后,田同生和团队也一直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为跑友们拼团,解决他们境内外参赛的吃住行等问题。不过,随着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以往的社交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田同生拥有深厚的IT行业背景,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他既做过IT媒体记者,也做过软件上市公司高管,还做过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多年的技术行业背景和经历,使得他常常习惯性地用系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并用技术的手段解决问题,“拼团报”应运而生。
“在体育运动领域,‘拼’字不仅仅是‘连合’的意思,它还有‘拼搏’等意义。‘拼团报’就是要用社交的手段,将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聚合在一起,为健康生活拼运气,并为此而拼搏。”田同生对显然这款新产品充满了期待。
“拼团报”是跑哪儿科技创业第五个年头水到渠成的一款产品。如果没有此前在技术上的沉淀,没有在B端打下的基础,没有积累的600多场境内外马拉松等赛事,跑哪儿科技即便在C端推出一款产品也不会有太多价值。
田同生认为,“跑哪儿”三个字太过局限,与马拉松、跑步项目的关联性太强,而“拼团报”则是一个引领性的产品,让公司覆盖的业务想象空间更大,“拼团报”更能代表公司的发展战略。
目前,跑哪儿科技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核心,让办赛更简单,让参赛更容易。田同生表示,未来,跑哪儿科技的B端与C端双引擎互动,尤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B端追踪的大数据将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为C端用户服务。
2018年4月,跑哪儿科技正式成立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整合了包括“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在内的全球数百场马拉松赛事的各类数据,形成了“全球赛事数据库”,并开启了“全球赛事数据库”的共享模式,将搜集到的全球赛事数据分享给国内的办赛者,通过大数据指导办赛者做好赛事服务。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们审时度势开始往服务B端和C端的平台上演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覆盖‘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参观游览’等体育旅游内容,最终形成能够赋能上下游的体育旅游服务消费平台。”田同生介绍。
除了田同生,跑哪儿科技的核心团队也有着强大的技术学霸背景:大数据总监付勇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人工神经网络专业,一直专注于用户画像、推荐系统、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发工作;技术总监郭程远毕业于装甲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互联网行业拥有超过10年的研发经验;研发项目总监谭涛是一名中国科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有深入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强大的技术积累才能保证跑哪儿科技B端C端产品双引擎发力。
游戏化思维
这半年来,田同生一直在研究拼多多。在拼多多下了第一单欲罢不能后,田同生看懂了这家公司,也明白了它为何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增长神话。
3月13日,拼多多发布了IPO后首份年报。报告显示,2018年该公司平台GMV达4716亿元,同比增长234%;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4.185亿,较2017年同期增1.737亿;第四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户数达2.726亿,单季新增4200万,环比增18.2%,第四季度营收56亿 同比增379%。
“这家公司把社交和游戏化思维用到了极致。”田同生毫不掩饰对拼多多以及其创始人、CEO黄峥的赞赏,“流量红利结束很多年后,拼多多可以称得上是社交电商的极致模式,它的一夜爆红是基于微信这一巨大的流量社交平台,也基于它将社交娱乐融入电商运营,并用社交思维和游戏化思维实现了快速生长。”
拼多多借助社交拼团打造出了一种持久性的C2B(Customer to Business)团购模式。为了享受优惠的团购价,消费者积极地组团,通过微信等社交应用分享拼团信息,邀请熟人、朋友参团。
社交网络无限延展性的特点,商品信息在被分享过程中以膨胀式速度扩散,每一位参与分享的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充当了推销员的角色,为商家带去了无成本的大量客流。
更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以游戏化思维设计平台,用户从进入拼多多界面的那刻起,每一步操作每一个流程都让用户沉寂在游戏里,用户不再是纯粹地购物以满足特定需求,而是成为玩家,在消遣娱乐中完成了交易。
游戏化思维是指用游戏设计方法和游戏元素来重新设计并进行非游戏类事务的思维方式。游戏设计方法包括角色、等级、任务、奖励等。游戏化思维一方面可以很好的提高产品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加用户参与性;另一方面帮助建立很好的用户激励机制,给产品注入乐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活跃性。
“游戏化流程是拼多多模式的经脉,使拼多多的团购这副骨架灵活地运作起来。”田同生强调,“无论是马拉松,还是赛艇等各项赛事,以往与普通老百姓走的太远,开发‘拼团报’为的就是要用游戏的方式把这些赛事拉下神坛,走近大众,让普通老百姓能轻而易举接触到它们。”
通过“拼团报”,用户可以与亲朋拼团报名各项境内外马拉松、赛艇等体育赛事,还可拼团各项赛事的住宿和出行,以及各种运动相关的装备。这种社交拼团的体验很好地消除了用户之间的陌生感,增加了参与感。
其实,英文单词Game的意思为“比赛、竞赛、游戏”,从词源上看出,‘游戏’和‘比赛’自古一脉相承。”不管是游戏还是比赛,都是众人聚在一起进行娱乐。如今,“拼团报”回到原点,用游戏化思维解决现代人体育赛事的参与感。
跑哪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常春
“从奥运会的诞生来看,体育竞赛本来就是一种游戏。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不能让用户自发进入这项游戏?”跑哪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常春感慨道。在测试和否定了多个版本之后,秉着赋能客户的理念,“拼团报”终于上线。
常春比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年轻了九岁,闯劲十足,他过往的经历似乎都和体育旅游事业联系在一起:高考选择了北京体育大学,期间在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实习,留学现代篮球的发源地美国春田学院,毕业后入职美国迪斯尼体育,参与主办了多项体育赛事。2015年,在和“网友”田同生深刻交流了一次后,26岁的常春毅然决定和62岁的田同生共同创立跑哪儿科技。2018年,常春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旅游行业榜单。
奔跑在田间
迄今为止,田同生已经完成了115场全程马拉松。跑哪儿科技也为数百场各类跑步赛事提供技术服务,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封西姜寨乡的那场马拉松比赛。
“当天,整个镇子简直沸腾了。2000名跑者几乎都是当地31个行政村的村民,男女老少沿着牛头山古战场‘十八弯道’奔跑,让我非常感动。”田同生回忆,“看着村民们的笑容我深深感受到,人人都有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
2018迎七一“新长征”西姜寨砥砺前行健康跑
这也是跑哪儿科技这两年在三四线城市不遗余力组织各种马拉松的初衷。跑哪儿科技组织过的三四线马拉松包括开化马拉松、丽江马拉松、战旗马拉松、忠县马拉松等。
不过,在组织这些赛事的过程中,田同生发现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赛事先行。一场马拉松少则千人,多则数万人参加,如何号召如此大数量的人参赛?拼多多的成功给了他启发:将社交游戏化和体育旅游结合起来。
以往,跑哪儿科技的用户可以通过跑哪儿网站进行各项赛事的报名,也可以通过网站查询自己的比赛成绩。但在移动互联时代,这种方式缺乏互动和传播,是属于上个时代的服务方式了。
“三四线很多用户是没有PC个人电脑的,他们一开始接触互联网就是通过智能手机。随着我们的赛事下沉,必须要有一款移动端的产品连接三四线用户。推出新的移动端产品‘拼团报’迫在眉睫。”田同生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对体育旅游生活方式的渴望,以及跑哪儿科技等企业的参与,在促成各项赛事成功后,可以反哺当地的体育旅游领域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等。
例如,在成功举办首届乡村马拉松后,开封西姜寨乡政府计划将比赛赛道修成常态化赛道,当地百姓可随时在家门口进行跑步健身;重庆忠县风景秀丽,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在举办了万人马拉松后,已成为很多附近居民的旅游首选地。
2018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
田同生表示,这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老百姓物质生活富裕起来,但对体育旅游等生活方式的需求其实才刚刚开始,跑哪儿科技和“拼团报”肩负了很大的一个使命,那就是——让办赛更简单,让参赛更容易,让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
“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波士顿马拉松,就是15个热爱跑步的运动员受到首届现代奥运会的启发后回国举办的。”田同生介绍,“‘拼团报’的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运动健身,组织永远不走的有趣赛事,并让他们自信地把家乡的美丽传播出去。”
*本文来源:跑哪儿联播,作者:李薇,原标题:《拼团报:我们不只是体育旅游领域的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