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机场2018年业绩对比:非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大交通 本文作者:陈晓双 2019-05-11
2018年,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的非航收入均超过当年营收总额的50%。

近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HK00694)、上海国际机场(600009)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600004)三大机场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18年成绩单。根据财报,国内三大机场2018年净利润总额超过82亿元。

其中,首都机场收入最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2.63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2亿元,同比增长10.4%。

上海机场净利润最高,全年营收93.13亿元,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42.31亿元,同比增长14.88%。

广州白云机场方面,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都略低于北上,2018年净利润有所下滑。全年实现营收77.4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1.29亿元,同比下降29.24%。白云机场方面表示,第二航站楼投入使用后,折旧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成本支出增加及民航发展基金返还作收入政策调整等,对公司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去年4月,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正式启用,进入两楼运作模式。

在机场运营方面,从旅客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次数来看,北京首都机场稳坐国内第一机场位置。2018年,首都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达61.4万架次,同比增长2.8%;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5.4%。

上海浦东机场保障飞机起降 50.48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7400万人次,同比增长5.72%,旅客吞吐量连续三年全球排名第九。

白云机场方面,飞机起降 47.74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 6974.32 万人次,同比增长5.9%。

值得一提的是,非航收入逐渐成为机场盈利的重要方式。2018年,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的非航收入均超过当年营收总额的50%。

其中,首都机场非航收入达到59亿元,同比增长33.1%,占总营收的52.85%。由于2018年2月起,机场免税业务执行了新的免税经营合约,业务收入分成提高,零售业务营收达到27.7亿,同比猛增83.2%。

上海机场方面,非航收入达到53.4亿元,同比增长23.18%。区别于首都机场的高零售收入,上海机场商业餐饮收入占比最高,达到39.86亿元,占到总营收的42.8%。

2019年,三大机场也将迎来一些新变化。9月,北京大兴机场即将投入运营,首都机场将陆续面临部分航空公司转场带来的下滑情况。首都机场预测,大兴机场在2019年对其影响有限,主要分流将集中发生在2020年和2021年。

上海方面,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飞行区工程、航站区工程和生产辅助设施工程,卫星厅工程是该工程的主体工程,为目前世界上最大单体卫星厅。工程的设计目标年是2025年卫星厅建成,届时浦东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运行需求。

广州白云机场方面,2018 年民航局与广东省政府签订推进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白云机场开拓、加密国际航线,打造通达欧美、澳洲、非洲及南美等地区的国际运输通道。

此外,2018年11月29日起,民航发展基金返还政策正式取消,这也将在未来给三大机场营收造成不小的影响。民航发展基金返还费用一般可以占到机场收入的10%以上。由于2018年12月未收到民航发展基金返还,首都机场机场费较上一年度减少4%。

*本文来源:界面,作者:陈晓双,原题:《三大机场2018年业绩对比:非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