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南段将推10条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武红利 2019-05-30
文物腾退的重点要放在问题突出的先农坛等核心遗产点上;风貌整治的重点要放在清理文物“贴身”建筑和“矮化”超高建筑上。

北京市将推出10条中轴线南段文化遗产探访精品旅游线路。此外,中轴线南段中央御道有望年内贯通。

【进展】研究推广“申请式退租”新模式

张家明介绍,去年,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工作以文物腾退为重点,以市属产权文物为焦点,完成了社稷坛5户、天坛20户、太庙73户、景山4户、北海4户、会贤堂5户住户的腾退工作,所住房屋(非文物建筑)已全部拆除,逐步实施绿化和景观恢复。贤良祠文物修缮工程已开工,正在制订住户腾退方案。东城区先后实施了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项目、南中轴路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等,已腾退2730户,完成占比98%,西城区对52处直管公房类文物实施腾退保护。

谈及下一步工作,张家明表示,将在全市开展类似南锣鼓巷四条胡同“申请式腾退”、恢复性修建的试点项目,研究推广“申请式退租”的新模式,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限度的文物腾退、解危排险、文化惠民。

文物腾退后将如何展示和开放?张家明说,将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民用”的原则,积极尝试引入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参与腾退后文物的管理使用与开放运营。

中轴线南段中央御道年内有望贯通

张家明介绍,今年将重点开展珠市口至天桥段道路建设、公交110路临时停车场搬迁等工程项目,以期年内贯通中轴线南段中央御道,再现中轴线恢弘气势。

本市还将打造文化遗产探访路线。张家明表示,市文化和旅游局已开展中轴线南段文化遗产探访路线的规划研究,已完成文化旅游资源分类统计,初步设计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步编制了《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核心区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年》,着重策划了中轴线南段的旅游项目。

除了打通中轴线南段步行通道,还将改善中轴线中段动线设计,提升中轴线北段慢行系统,全面整治街巷两侧立面和第五立面;探索“共生院”模式,提升中轴线周边街区民生环境;串联展示中轴线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探访路线。

【问题】部分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恶劣

在谈到目前中轴线文物保护遇到的问题时,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玉芳举例说,一些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进行私搭乱建等危害文物安全的违法行为,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查处理。此外,中轴线上14个核心遗产点中有5个存在被不当占用和使用的情况,其中先农坛仍有大部分面积被多家单位无序占用,严重影响了其自身和整个中轴线的真实性、完整性,被专家形容为中轴线的“歪肩膀”。部分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恶劣,生存在其他建筑的夹缝中,历史风貌受到破坏。

【建议】风貌整治不必强求一律“复古”

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依据世界遗产公约和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明确哪些文物必须腾退,哪些不用腾退;哪些不协调建筑必须拆除或整治,哪些不用拆除或整治。鉴于中轴线是一条影响至今的发展线,真实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应当尊重合理的历史沿革,风貌整治不必强求一律“复古”。此外,文物腾退的重点要放在问题突出的先农坛等核心遗产点上;风貌整治的重点要放在清理文物“贴身”建筑和“矮化”超高建筑上。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本文作者:武红利,原标题:《北京:中轴线南段将推10条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