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伊朗五月的蔷薇》

本文作者:执惠 2015-01-05
这本旅行散文文笔流畅,所见所闻和人文历史交替进行,就像电影中的旁白和解说,不浮浅也不枯燥。宗教建筑、民俗文化、饮食服装、奇遇偶遇等,看完这本书,对伊朗的今世前生基本有个大概的了解,今古对照,令人不胜唏嘘。

早安,德黑兰
  我曾在世界四方长期漫游,
  与形形色色的人共度春秋,
  在任何角落都未空手而归,
  从每个禾垛拾取谷穗一束。
  --萨迪
  伊朗人碰了碰我的胳膊。我努力睁开眼睛,啊!原来已是早餐时间。
  马汉航空(MahanAir)公司的空姐高鼻深目,明眸朱唇,头戴黑色纱巾,顾盼之间,充满了异域风情。早餐比较简单,红茶带着特有的玫瑰香味儿,还有面包、芝士、橙汁、果酱等。这趟航班以中国人居多,但我身边是位伊朗男士,头发花白,颇有风度。我问:"您什么时候回中国?"答:"我住在德黑兰,目前没有计划再去中国。"我以为他订了往返票,故有此问。他微笑:"欢迎到伊朗旅行!"
  清晨五点,空中巴士降落到德黑兰(Tehran)新国际机场。乘客们突然像打了鸡血,争相挤到机舱走廊里。
  新机场位于市区以南55公里处,叫伊玛目·霍梅尼(ImamKhomeini)国际机场,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伊朗前最高领袖霍梅尼(RuhollahMusaviKhomeini)命名。这座机场2008年以前由伊朗航空公司管理,如今被伊斯兰革命卫队接手,是伊朗最主要的国际空港。而原来的梅赫拉巴德(Mehrabad)机场,则为伊朗国内航班服务。
  真主啊!生平第一次飞这么长时间,腿脚似乎成了多余的零件,身体僵硬如标本。一夜翻来覆去,几乎未曾入眠。看着乘客们即将走完,我才从行李舱中扯出旅行包。机长和空姐站在门口,笑容可掬,右手贴于左胸,略欠上身,送上软绵绵的道别和祝福。
  我就这样踏上了中东的土地?世人眼中的是非窝、导火索。
  机场并无特别。不过,入境处的工作人员将我的护照从头翻到尾,问我去哪里、住什么地方。城市我当然说得出来,可谁能记住那些拗口的酒店名呢?何况我根本没有预订,只好递上打印出来的英文资料,他拿到隔壁核实一番,才盖上章子,算是允许入境。我去过的国家不多,更没到过伊朗人很敏感的以色列(Israel)和美国,为什么要特别盘问呢?有位栀子小姐去过以色列,工作人员将她带到小房子里问询,将以色列签证页复印后予以放行。
  印戳使用伊朗太阳历,1392年3月19日。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里,以真主的名义,开始我的伊朗之旅。
  波斯帝国的铁血历史
  我们与伊朗休戚相关,
  愿为她决一死战,
  为保卫国王和子孙后代,
  保卫妻子儿女骨肉亲人,
  甘愿献出生命,
  决不把祖国拱手相让。
  ……
  --《列王记》
  "中国人和印度人屯积黄金的时候,其他人还在吃树叶子呢。"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中印民间对黄金的偏爱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有着很深的传统和历史原因。
  前阵子华尔街唱衰黄金,中印诸国民间大量购进,于是各媒体竞相刊登"中国大妈对抗华尔街"这样"无厘头"的新闻。世界金融领域的搏弈,不过是丛林法则的延伸,其本质不外乎掠夺和弱肉强食,也就是所谓的"剪羊毛",只是手段比较隐蔽罢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到底鹿死谁手,难说得很。
  对此,精明的波斯商人冷眼旁观,他们左右不了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在过去将近三十年时间里,没有那个国家能像伊朗一样,在现实政治与意识形态两个阵线上如此长久地与美国对抗。尽管占不了上风,尽管要依赖美元,但精气神却一点都不曾输,毕竟他们是波斯人,是居鲁士(Cryus)大帝的子孙。
  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伊朗人也非阿拉伯人,伊朗是唯一由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掌权的国家。在伊朗街头随便问某先生:"您是阿拉伯人么?"他会认真而坚决地纠正:"不,我是波斯人!"伊朗人高傲自信,以其纯正的波斯血统而自豪。波斯人是中东第三大民族,位列阿拉伯和突厥人之后。
  实际上,伊朗人很反感将他们当成阿拉伯人,认为阿拉伯人不过是卖油郎、土财主。这其间的原委,不仅是伊斯兰内部派系的斗争,而且有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曾有海湾国家提出将波斯湾改名为阿拉伯湾,伊朗声明"哪国敢改就等于宣战"。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刻的伊斯兰化,使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另类,国际舞台上的"刺头"。
  伊朗以前叫波斯(Persia),1935年才改称伊朗(Iran)。"伊朗"来源于"AyryanaVaejo",意为"雅利安人的发源地"。伊朗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波斯文明,其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公元前2700年,伊朗境内就有了最早的国家,即以苏萨(Susa)为中心的埃兰(Elam)王国。
  石器时代的定居点姑且不论,公元前20世纪,一支来自乌拉尔(Urals)山南的游牧部落迁移到伊朗高原,逐渐与当地土著融合、同化,形成波斯人主体。他们就是雅利安人(Aryans),波斯语意为"有信仰的人",梵语意为"高尚、纯洁的人",他们的后裔是米底人(Medes)和波斯人(Persians)。公元前15世纪,一支雅利安人向东向南侵入次大陆,逐渐掌握了印度的话语权。所以,印度和伊朗都是有故事的国家。
  埃兰于公元前12世纪攻陷巴比伦(Babylon),在公元前639年被亚述(Assyria)所灭。公元前7世纪中叶,米底部落击败周围其他部族,建立起伊朗历史上第一个雅利安人国家。公元前6世纪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灭亚述帝国。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推翻米底王国,建立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继而征服小亚细亚的吕底亚(Lydia)、爱琴海东岸希腊城邦、新巴比伦王国,但他在进军里海东部草原的马萨格泰(Massagetai)人时兵败被杀。居鲁士是波斯人和米底人的混血儿,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如华夏之炎黄。2003年伊朗女律师席琳·伊巴迪(ShirinEbadi)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演说中骄傲地说:"我是伊朗人,居鲁士大帝的后代。"同时宣布"我是一位穆斯林。"这是对"伊朗人"最完美的解释。
  公元前525年,继承王位的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Ⅱ)征服埃及,建立横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帝国。至此,四大文明古国,被雅利安人征服了三个--印度、巴比伦和埃及,只有中华文明未曾断裂,传承至今。而此时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亦惶惶不可终日。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