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州中华恐龙园19周年庆,开启沉浸式体验新文旅时代

本文作者:执惠 2019-09-21
十九岁,风华正茂时。

十九岁,风华正茂时。

9月20日,常州中华恐龙园迎来了19岁生日。从千禧年一路走来,这家中国模块娱乐产业倡导者和开拓者,已经跳出了主题公园的单一角色,担当起振兴民族主题旅游的使命,助力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力者和国家文化自信的弘扬者。

在中华恐龙园19周年庆典上,来自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新北区的领导、各行业嘉宾及员工代表共同见证了恐龙园集团全新打造的侏罗纪实景体验项目——恐龙基因研究中心盛大开放。

恐龙基因研究中心坐落于常州中华恐龙园西北角,毗邻4D过山龙,位于儿童区梦幻庄园西侧。该项目以车行探险为主要体验形式,结合步行观览、真人表演与大型隧道幕动感剧场,全景式还原真实侏罗纪世界。这款沉浸式旅游产品即将成为中华恐龙园主打体验产品,再续“无中生有”的传奇篇章,开启“沉浸式”文旅新时代。

超现实,恐龙园沉浸式产品大卖点

沉浸式体验,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概念,数字化、虚拟化、超现实三者结合,需要尽可能的调动五感。此外,为了长时间吸引住参与者的注意力,还需要不停的排除其他干扰。目前在艺术展,商业中均有应用。它被植入到文旅产业,重新解构空间,还需要诸多考量。

上图为红极一时的teamlab「水」展览

中华恐龙园恐龙基因研究中心以神秘恐龙孵化基地为主题,营造出逼真的恐龙生活场景,采用一条完整故事线贯穿于环境、剧情和娱乐项目之间。

通过对恐龙主题系列影视作品形成的同理心,故事剧本有效抓取用户体验视角,再拆分至置景、视听、特效、故事、服化、道具、社交、衍生品等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体验配置。

从题材来说,恐龙基因研究中心以超现实题材的内容,更有利于体验者快速形成代入感。超现实题材的稀缺性和神秘性,助推消费者为体验买单。

游中学,紧扣中产阶级消费价值观

近几年,“研学游”已经成为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方向,游客不仅从人造景观群中获得身心愉悦的享受,而且还能了解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历史和文化。

研究中心大楼模拟人类通过基因技术研究、复活、孵化、培育恐龙的场景,向游客普及了生命科学研究和基因克隆技术的基础知识,是国内首个等候区场景化、科普化的体验项目。

比如古生态复原区模仿原始时期的生态环境复原了30多棵形态各异的参天古树和种类高达23种的远古奇花异草,把浑然天成的原始侏罗纪雨林的场景展示在游客面前。

并设计开发了徒步游学线路,设置了生命科学、昆虫、植物、恐龙、野外生存技能等专题课程,为游客打造了“游中有学、学中有游”的科普沉浸式学习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首个变装角色代入Walk Through式科普研学路线,通过野外生存,昆虫课堂,恐龙课堂,让小探险家深度了解恐龙时代的昆虫植物等科普知识,了解恐龙栖息生态环境。

同时也锻炼了孩子观察事物、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危机应对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家长和孩子创造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也让体验者真正有所学、有所游。

重剧情,技术还需深层玩法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沉浸式娱乐”更倾向于——轻剧情、重场景体验,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沉浸式数字艺术演艺,沉浸式数字艺术戏剧等产品丰富多样。

技术的蓬勃发展确实能给受众带来促进交互体验的时空幻象,但是繁冗高科技的叠加也可能造成区域同质性和文化体验的浅薄性,而浅薄的玩乐在市民教育层次不断提高、全球化互动传播的现代大都市,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游客的心理娱乐需求。

思考如何运用故事性叙述,有效串接各种数字媒体设备,营造融合娱乐、教育、消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跨媒体主题空间,是促进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常州中华恐龙园恐龙基因研究中心的封闭室内空间,通过千百个细节营造的沉浸情景,用丰富的故事情节去衔接,引导体验者在各个小房间之间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动人的瞬间,实为超前之举。

总结

经过19年的破壳、进化,“恐龙蛋”已经成长为一座繁荣蓬勃的侏罗纪王国。

围绕特有的“恐龙”基因,恐龙园集团开创了“科普+游乐”的独特发展模式,从科普体验为主的恐龙博物馆,到恐龙文化体验基地中华恐龙园,再到融合文旅要素环球恐龙城的传奇,再迈步到如今恐龙基因研究中心打造的“沉浸式”旅游新体验。

无疑让常州这座传统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跃升为引领中国文化旅游从“资源依赖型”向“市场创意型”转型的华东新兴旅游目的地,值得专注模块文娱企业借鉴。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