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文旅发展论坛 | 利亚德励丰公司高级副总裁沈时进:科技助力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活动 本文作者:执惠 2019-11-09
旅游其实不是一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集成产业,这样集成产业里面我们前面也说顶层策划非常重要,我们要用用这样的顶层策划去引领出一个优秀的旅游综合体的产品。

11月1日,由新疆东天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年假旅行和执惠承办,以“新理念,高质量”为主题的《中国·旅游大会暨哈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将》在哈密召开。论坛从大文旅格局出发,系统化剖析哈密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哈密市文化和旅游市场营销灵活创新,开启了哈密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文旅”产业新格局。利亚德励丰公司高级副总裁沈时进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沈时进表示,旅游其实不是一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集成产业,这样集成产业里面我们前面也说顶层策划非常重要,我们要用用这样的顶层策划去引领出一个优秀的旅游综合体的产品。

以下为沈时进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大家中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科技助力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旅游的项目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以前我们旅游基本上都是靠房地产的投资拉动来完成。而房地产是一次性的土地资产项目,但是旅游项目是综合性的、长期运营发展的项目,所以永远靠房地产的拉动,不在供给侧做消费业态的改观,我们的旅游项目是很难再支撑下去。

undefined

顺应目前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各级政府投资主导的大型文化演艺活动锐减或压缩投资、固定文化展演场馆的建设与运营更加关注市场反响和可持续性、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迅猛增长更强调社会效应和投资回报,更多的文旅项目注重产业化的运作能力。适应这样的市场发展,文化部跟旅游部也进行了机构的合并,我们这边把机构合并的关键词抽出来,在“文化”加“旅游”以外加了一个“科技”。我们说旅游是产业的载体,我们的文化是呈现的内涵,科技是实现的方式。

科技手段具有什么样的表现能力呢?现在有很多城市都在做夜游经济,夜游的经济从亮化开始,我们各地有很多的亮化工程。但是传统的亮化工程,我们更多是用点线面的亮化楼体的方式,把建筑物的轮廓线勾勒出来,这样的亮化项目很难承载文化内容的表达。我们今年的国庆时候在广州海珠广场的两幢楼做起来了我们非常高清的视频演艺项目,这样不但能把国庆升旗、主题标语、阅兵盛典等国庆元素展示给广大群众,更能够把广府华章、越秀历史、海丝文化、改革成就等文化元素在国庆期间向全国的观众有非常好的展现。另外利亚德集团作为10月18日世界军运动会的整个开幕式跟闭幕式的总集成商,继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盛典之后我们又完成了声势浩大的世界级的演艺活动,在58000座的开幕式体育场馆里面营造了一个展示中国画卷的巨幅画面,现场用了180台高清投影机拼成了有效画面长为162米宽为114米椭圆形3D舞台,结合了真人演员、2000多平方的水池、机械装置、纱幕、维亚、灯光等等表演手段,演绎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和人类和平的美好向往。以上这些大型文化表演活动就是以科技作为支撑,是文化内容非常好的展示方式,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视觉盛宴的有利保障。

undefined

为什么我们要在文化旅游融合的基础上加上科技的手段?实际上行业内对此也有一定的共识,真正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体验”,第二个关键词“夜游”,第三个关键词“年轻化”。现在文旅进入的体验经济的时代,体验就需要高科技的手段加沉浸式的体验感觉。现在都在发展夜游经济。以前的观光旅游游客是属于比较大的50/60/70年年龄层级,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是比较低的。我们的年轻人是真正的消费人群,而且年轻人更喜欢夜游,白天睡觉晚上玩,夜游方式是我们用科技展示文旅融合重要的手段,所以把我们的旅游景区打造成为用科技手段展示人文元素,用沉浸式的方式加深我们的体验感觉,最后用互联网的元素形成我们的文旅项目良好快速的传播,是我们打造夜游项目重要的手段。

这样的手段是为了解决刚才说的房地产的经济是一次性的收入。我们怎么把旅游产品做成有持续经营现金流跟运营成本相对比较低的一个消费产品,能够真正把我们的投资跟消费形成良性的互动?我们采用了两个方法,一个是业态创新,一个是空间创意。我们走访过全国100多个意图发展文旅项目的城市,其实中华文明的五千年文化历史遗迹在中华大地上都比比皆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数出很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但现在有很多旅游产品做不好,是因为什么呢?我们认为是因为支撑这种文化内容呈现技术的手段落后,还有打造文旅项目的产业化模式不科学,路径不清晰。

undefined

那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们把很多的旅游产品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问题总结,比如白天晚上业态的问题、景区周一到周四没有人怎么办的问题、景区淡旺季的问题、景区与景区之间关联互动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在文化、旅游科技的项目里面都会遇到。

undefined

那我们文化+旅游+科技的融合,文化创意是否就是一些好的点子、或者我们一些所谓的创意大师来表现文化就可以了?其实我们认为还不是,更多的是我们的一个从内容、空间到业态的整合创新。第二个我们的科技是不是一定要用最高精尖的科技?其实也不是。哪怕我们刚刚已经完成10月18日“世界第七届军运会”的开闭幕式,现场的灯光舞美演艺效果大家很惊艳,实际上现场用到的技术在我们很多项目已经用过,只是用一种新的创意策划与应用集成的模式,重新做了一个舞美灯光的组合。把文化跟科技用一种跨界的协同跟运用集成的方式来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功效,是我们做优秀文旅产品最重要的理念。

另外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以前的文旅项目做法,一般都是从概念设计到深化施工到运营单向的线性流程。这样的线性流程有什么样的坏处呢?我们一直在讲工程“交钥匙工程”,但是很多运营商是在最后拿到这把钥匙,发现钥匙根本开不了旅游业态的门。怎么办?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运营前置。运营商首先把产品用来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吸引大家来,人们怎么被我们吸引来,运营方的思路前置来确定我们的概念方案,由这样的概念方案导出建筑跟里面业态植入的空间关系,最后才能实施建设以后形成比较良好的文旅产品,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一个流程放在更深层次的纬度上考虑。我们所有的文旅项目,以往的做法都有一个从城市的主体规划包括全域旅游、区域规划的规划慢慢导出详规、修详规,最后形成一个项目的建筑、景观与室内空间的设计,导出施工图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业主也一定会请到各个行业、各个阶段的一些专业公司,比如社会科学院、规划院、旅游策划公司、建筑设计院等很多阶段的专业公司形成对某一个阶段的专业支撑。但这样的专业支撑有一个问题,没有一个单位是从头到尾牵引这个项目走,没有一个单位对最终的运营效果和收益把关和负责。所以在我们做的项目里面,特别重视顶层策划到概念设计的过程环节,是我们文旅项目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把这个环节称为“整合创意与精细规划”。

undefined

这个环节包括哪些内容呢?把我们现场的一些资源、市场、产业、主题的调研与洞察,包括我们最后这个项目落地的一些业态、体验、动线、建筑形态跟空间设计做良好的定位。这样的定位上要遵循于各地区的总体规划跟区域的规划,下到这个项目真正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跟我们的一个概念设计。并且在这样的策划里面,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投入,我们的业主需要做什么样的投入,将来的运营方是不是分轻资产、重资产投入参与的运营模式,这样形成我们的政府平台、资产投资、专业运营各方的合作模式,或者更广泛的旅游基金对我们项目支撑的合作模式。在这样的设计和测算的基础上很多合作是非常容易达成,这样再指导我们的项目可研报告、建筑方案、专业设计方案等,才能使我们的这样建筑真正能够适应业态的植入跟发展,我们把这种顶层策划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样的顶层策划有几个目标,能够把当地文旅资源的文态、游客最终消费的业态、建筑内外空间的形态、还有文旅产业服务上下游的生态紧密联系融合在一起,做到四态合一。因为所有的文旅产品都需要持续的发展,不是一天建成就可以管十年的,也许建筑管十年,但是里面的展示跟形式要不断的变化提示,保持吸引力。为了达到这样综合的项目建设目标,我们通过策划、规划、设计跟运营四个工作流程,能够把前面说的四态合一真正在项目里面做非常好的落地。

这是我们做顶层策划时候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在一个项目开建之前,先要做那么多跨专业的资源分析和设计整合。跨界整合也不是一个团队能够做得下来,我们希望在整个过程中,用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跟我们这么多项目落地以后的经验,形成对业主的一个咨询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叫端到端的服务。

在这样的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后我们落地的模式叫三级业态或者综合业态的打造。刚才有很多专家也提到,我们要消费的项目是不是光影秀就是核心业态?是不是演艺剧场是核心业态?还是我们的展览展示古迹文化是核心业态?其实是需要经过分析打造。我们把一级业态定义为引流功能,是我们的引爆业态。它可能不挣钱或者甚至是免费的,但是它有非常强的人流的吸引能力,有这样的人流吸引人力的项目开场以后形成我们的特色的支撑业态客流的支撑。

undefined

为什么我们要旅游?比如说到面对来哈密来旅游的游客,一定要把哈密本地的文旅资源(包括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民族特色等)展示给大家,大家才有到哈密来旅游的愿望,这些特色业态就是我们真正用来支撑我们文化落地甚至消费吸引的这些业态,最后是承担吃住行游购娱的这些配套综合的业态,我们可以招商的方式。这样的三级业态的打造,能够把我们的文化展示空间、公共聚集空间、旅游休闲空间、商业消费空间能够实现很好的打通,真正实现我们业态组合创新与空间创意的落地。

我们用这样的理念在全国布局走了很多项目,也实施了很多项目。把这些项目变成我们两大类型,第一个是城市型的,我们有很多城市里面的旧城改造,或者我们的园区提升项目,第二个是景区型的,我们也在海边、山里面,在这个小镇上打造过很多我们的文旅的项目的落地,这样的项目最终都是为了我们实现这种产城融合,或者是旅游文化的融合形成的。

undefined

我们来大概讲一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一些业态植入到文化旅游项目里面去。

最大的一个业态就是文旅演艺业态(比如新疆大剧院),我们在20年来在全国做了将近一百个从国家大剧院到各省省会级城市的出租型固定剧场;另外我们也做了很多旅游演艺的项目,当然旅游演艺的项目其实随着年代的更新是有很大的一个发展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知道是静态观演的,像丽水金沙这样的项目是静态观演的方式,其实就是把一个传统的剧院打造成为一个旅游演艺的剧场,这样的方式演过几年以后已经不太受人欢迎了,所以第二阶段到了全国一批“映象系列”的山水实景的这些演艺,在现在国内还在运营的13个映象系列里面我们,支撑了其中8个“映象系列”项目的技术集成,这些映象的项目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山水实景,这种气势跟演绎方式相比第一代的更加恢弘,但是也有个问题,第一走不到江北,基本上集中在我们华南的江南地区,气候比较温热的地方。到北方怎么办?北方我们也提出了一种行进式展演融合的演艺方式,第一个我们成功的项目就是“又见平遥”,就是把我们展览的空间跟演绎的方式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以后形成了我们新的一种演绎模式,也是沉浸式的。最后我们发现有很多演艺的项目淡旺季非常明显的项目,日常运营的成本的高企成为我们演艺能否支撑下去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如何解决运营成本高企的问题,其实我们搞过演艺的人知道运营成本里面人员的费用是最高的,而且是最难管理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打造的4.0,我们在茅台小镇打造了“天酿演艺”,这个天酿只用了30个演员演了一个70分钟的大戏,没有人在看完天酿以后说我们这个戏规模太小,我们用了很多这种科技的手段所造成这种沉浸式场景形成了我们4.0的宏大沉浸式演艺场景。

第二种形式就是我们的展览展示,其实现在有很多包括我昨天去看了回哈密王府也做了很多展览展示的展项。我们经历过全国从2010年世博会开始经历过很多展馆的制作,其实世博会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大家都知道世博会不再是以国家的实力来分我们馆的吸引力和档次。比如真正吸引人的是我们的沙特馆,而不是美国馆。为什么?是因为沙特馆的这种展示的形式远远优于美国馆,才造成了观众对沙特馆的热衷。在我们得很多馆里面(包括哈密的回王府)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七分靠讲三分靠看。我们有一个导游拿一个对讲机一路的跟我们讲,其实第一个就是音响清晰度等感觉并不太好,第二个我们所有的文化的传承就依赖于导游当时的表现,如果他心情不好,身体不好,都会造成我们这种文化传承的一些障碍,我们能不能把“七分靠讲”的这样的方式也用一种科技手段来体现?

其实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我们把整个博物馆或者各种展览馆的成功的要素我们分成四个方面:

第一个我们叫建筑设计与主题内容的统一,这是我们当年在南宁博物馆做的一个项目,南宁号称叫绿城,绿城我们用了六片叶子做了这个建筑,其实用了六片叶子,两头尖的建筑非常不好用,所以我们在展陈空间里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以后,造成的室内空间跟室外空间同样惊艳,形成了我们建筑外形与内部空间的统一;

第二个就是展演的空间跟我们主题内容的统一,这里面两张图是我们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完成的两个展项,第一个是在我们电梯里面,我们用一个影片的倒计时从一楼到四楼的时候,我们的影片六五四三二一,让你开始我们整个电影之旅的展览;最后还有一个国歌展项,我们把国歌上面的所有的文字制作成了文字灯箱,随着我们的音乐节奏来亮灯表演,它既是一个空间展项,也是一个文化的展项,这种展项最后能够达到的目的就是“要你看”变成“你要看”,因为你首先被他的形式所吸引了;

第三个就是展演形式与主题内容的统一:这是我们在上海历史博物馆,本来业主馆长希望我们让年久失修的清花机能够动,这样一个锈迹斑斑的机器让它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后来用了一个视频的方式,在旧的机器上做了一个投影以后,使机器看起来会动,而且还有一个小的展台来展上海的明国纺织业发展的历史片段,这样的展项最后在展厅里面是非常受人喜欢。

最后一个就是建筑规划要跟我们的运营模式有一个非常好的结合,成功的案例是在我们的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本来是一个轻工企业旧厂房的改造项目,我们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可以进行产品发布、企业活动、生日晚会、同学聚会在里面召开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复用的空间。里面灵动的空间适合各种组合,也有小孩们可以互动体验的空间,所以现在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在周末订位非常难,这就是空间的规划设计对我们运营活动的支撑。

讲完了展跟演我们还有一个创新,就是我们把展跟演都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叫“展演融合”的体验方式。我们知道演是一种时间艺术:音乐开始表演就开始了,音乐结束表演结束;那展览是一种空间艺术,展馆都会有序厅、一号厅、二号厅……尾厅,在不同的空间里面讲述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内容。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两种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非常好的融合,其实这个是跟我们做这种展馆创新有非常大关系的,以前有很多政府投建的博物馆,大家看完了以后没有形成很好的印象,因为这些文物很难讲故事,怎么用我们演的方式来牵引着观众的这些情绪线走完我们整个展厅,是我们展演融合的最大的一个目标。那我们非常好的一个案例,就是我们山西平遥古城的“又见平遥”。从2013年的元宵节上演到今天,每年收入过亿非常成功的一个旅游产品,而且靠“又见平遥”的展演剧场,拉动了整个平遥古城的旅游业态的提升。在这样一个项目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我们当年策划的核心,我们把本来在舞台上用这个舞台背景或者道具搭出来的六个场景,变成了一个六个用展览展示的场景复原的方法打造的沉浸式空间,我们的演员跟我们的观众在同一个空间里面,演员跳到水缸里面,溅起来的水就会溅到观众身上;演员递上一杯酒,观众就可以拿过来一喝,这是汾酒。这样的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跟交互,形成了我们这种文化与感情非常好的一个传导的作用,也使我们“又见平遥”展演的非常成功。这就看到我们左边,是我们的场景复原的展览空间,右边就是我们演出时候的演出剧照。

最后我们前面照慧总也讲过,我们旅游其实不是一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集成产业,这样集成产业里面我们前面也说顶层策划非常重要,我们如何用这样的顶层策划去引领出我们优秀一个旅游综合体的产品,我们用一个案例就是我们的锦江的夜游项目。锦江本身有很多的文化和商业元素,本身也有几代的发展历程。在这样发展历程上,我们希望作为一个文旅项目的一个经济示范点,打造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新的文化传播的窗口。我们在锦江夜游的片区用水道作为一个核心的一个纽带,把我们水道边上的所有的街区物理与商业的业态组合进行了改造提示,以锦江绿道作为一个引擎,当然我们业态跟所有的空间创新是我们的手段,在很多旧城区比较难拆迁的地方,我们叫微曲介入、边界治疗的方式,围绕着锦江绿道,将所有的文化历史元素提炼出来,形成了锦江周边的“酒肆文化”、“庙市文化”、“街巷文化”、“茶馆文化”四个核心元素,在我们整个锦江绿道沿岸融合形成了我们新的锦江夜游的项目。在这个项目的实现当中,我们也用了我们三级业态的策划,能够把我们的存量资源,原来会到我们锦江绿道的周边产业来参观或者消费的人群,提高他们的客单消费水平;同时又把我们原来可能不到锦江水道来的这些高端的客群,比如会展、养生、研学等客群,也能够拉到我们的锦江绿道周边,形成我们新的这种文化体验的一个场所,这就是我们的三级业态的设计理念。最终把锦江片区变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演场和消费地,来讲我们的文化故事。

最后我们很多城市都在建这种城市的文化公建项目,我们在文化公建项目也有我们的一些心得,我们讲一个山东临淄的公共文化综合体的项目,我们以前说二十年前万达的商业综合体非常成功,把一家人需要消费的所有的商业业态在一栋楼里面做了集成;现在正在把文旅新城的时候如何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综合体。很多文化综合体的规划都是我们政府投资的,我们叫N馆一院:博物馆、规划馆、图书馆、科技馆这N个馆加上一个大剧院,这样其实空间利用率并不高,比如说每个馆都会有接待室、报告厅、很多公共的配套设施,甚至在博物馆和规划馆里都会讲城市的历史。诸如此类的内容和功能的重复造成了极大的投资与管养的浪费。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或者功能相对比较接近的业态集中到一起,我们把六个馆加一个大剧院集成城市中心(含博物馆和规划馆)、知识中心(含图书馆和档案馆)、科技中心(含科技馆和少儿中心)、文化中心(含大剧院与文化馆)四个中心以后,使我们的空间利利用率达到了最高效的合成,节省下来的公共空间可以植入多种休闲、文创、教育培训、会议沙龙、轻餐聚会等经营性消费空间;在人流的分析上跟业态的分布配比上跟我们的功能组合的完备性上做到更容易的吸引人,形成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同时支撑在这样的项目里面也会完成整个收益的测算,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双丰收。

最后用几个案例说一下我们的城市空间秀的能力。一个是在山东蓬莱的演出“蓬莱仙缘”,有两种模式,旺季的时候是有人演出(演员也只有三十几个人),淡季的时候是无人演出。既保证旺季的演出效果也节省了淡季的运营管养成本;这个是我们在广东佛山完成的“顺德光影文化展”,也是一个大型的城市空间秀,我们突破了以前传统做喷泉的一个简单的方式,我们把水、装置、灯光、山体、建筑跟我们的影像技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多层次、有主题的展演,讲我们顺德的产、城、人的故事。

最后就是我们整个创意的一个总结,我们希望用文化科技融合的力量来打造我们哈密文旅的项目,如果有问题大家会后可以跟我联系,谢谢大家的时间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