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旅游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中经文化产业 2019-11-28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但随着我国入境游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将得到有效修正。

11月2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该报告给中国入境游的扩大发展带来了信心。“中经文化产业”了解到,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但随着我国入境游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将得到有效修正。

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

《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系列报告之《推动新时代“来华旅游”高质量开放发展》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游客逆差年增长近千万,服务贸易逆差现达2000多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

联合国贸发会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服务贸易出口额位居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之后,仅为美国的29%。

从旅游服务贸易来看,我国旅游服务进口额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接近美国(第二位)的2倍,而旅游服务出口额方面,我国排在全球第九。

数据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已达到2392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

报告显示,近年来,美国对美中贸易的逆差一直表示不满,并通过多种形式对中国进行制裁。但美国在美中贸易计算中忽略了服务贸易,中美之间存在较大的服务贸易逆差,除了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以外,中国每年去美国旅游、留学的人都在为美国制造大量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报告表明,形成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系多方面,

既包括我国出国旅游人数基数大,且从数据上来看仍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也包括我国游客的购物能力较强,我国游客热衷在具有免税政策的区域购买奢侈品、生活用品、母婴用品等;

还包括来华旅游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

如果旅游贸易逆差继续扩大,我国在国际货物贸易方面的顺差将被逐渐抵消。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研究指出,2018年中国以2770亿美元继续成为全球国际旅游最大的消费国,该数据是美国游客在国际旅游方面消费额的近两倍。

入境游市场潜力巨大 亟待开发

据“中经文化产业”了解,目前,中国入境游在经济贡献、国家排名方面均不容乐观,不仅和中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也没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价值。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中,中国的入境旅游对GDP贡献率最低,一般国家在1%~3%左右,而中国仅为0.3%。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曾指出,在2018年1.41亿的入境人次中,如果去除港、澳、台同胞1.1亿人次,真正外国游客仅3054万,而细细分析数据,这3054万中还有一部分是边贸往来产生的,其实真正的外国游客可能连3000万都不到。

这与国际旅游大国相比差距明显。2018年法国入境游人次为9000万,是中国的近3倍。而从收入看,美国2018年入境游外汇收入高达1.05万亿美元,是中国1271亿的8倍。“日本有3000多万,那可是实打实的入境人口,”王煜说,日本这样小的国土面积,都有3000多万实实在在的外国游客,“中国真的可以更努力。”

中国入境游有何短板?

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指出,签证便利化程度不高、旅游环境和配套服务尚待改善、挤出效应、产品综合竞争力下降、天气环境等五大要素则是中国旅游的短板。

《报告》认为,在签证便利化方面,我国免签政策与入境旅游发展不匹配;普通护照免签国家数量少,且基本没有涵盖主要客源市场;72小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与航权、航线匹配度不高,对拉动入境旅游市场作用有限;赴中国签证办理门槛偏高,签证价格高、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是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国际化程度、公共服务配套及便利化水平仍显不足;旺季时节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入境游客观景用餐体验降低;产品同质化和老化趋势明显、游客参与性不强;缺乏可供游客重复消费的休闲度假产品以及雾霾天气等,是对入境游客增加极其不利的诱因。

入境旅游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入境旅游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市场正在好转,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正在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新的动能正在积聚。

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更是预计,未来1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入境游市场。

根据WTTC的研究,2008至2018十年中,全球范围内旅游经济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有一半在中国,10个最大的旅游城市中6个在亚洲,其中上海和北京进入前三。

此外,中国旅游研究院27日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也有力地支持了入境游将不断扩大的信心。

报告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态势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入境旅游发展,尤其目的地营销提出建议:

入境旅游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

我国入境旅游自2015年以来开始恢复增长,并在此后的四年里连续保持小幅增长。

2018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41亿人次,实现收入1271亿美元,同比上涨3%;2019年入境游收入有望突破13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入境的过夜市场和外国人入境市场规模同样保持稳步扩大,2018年,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290万人次,外国游客3054万人次,分别增长3.6%和4.7%。

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优化

报告指出,入境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较高,认为来华旅游物有所值。对入境游客的问卷调查显示,入境游客普遍认为来华旅游价格合理,性价比较高,过去两年来过中国的外国游客中有42%表示未来一年将再次来华旅游。

目前,亚洲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入境客源市场。其中,中国港澳台市场依然是我国入境旅游的基础客源市场,2018年,中国港澳台市场的占比达78%,在入境过夜旅游市场,其占比也超过60%。

即使不考虑中国港澳台地区,亚洲地区也持续是我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

亚洲市场占外国人入境市场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它们的占比分别稳定在20%和10%上下。

在我国入境客源市场保持稳定的同时,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入境过夜市场占比及外国客源市场占比持续上升。

2018年我国入境过夜市场占比为44.5%,相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外国客源市场占比从2000的12.2%增加到2018年的21.6%,提升9个百分点。

入境旅游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续在签证、购物退税、证件便利化应用等方面发力,为入境旅游发展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文旅融合发展正为入境游发展提供新动力。文旅融合能直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增加文化特色和异域风情,更好满足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

城市作为入境旅游市场的关键支撑,正在积极参并创新入境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入境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在入境游客需求更加散客化及个性化趋势下,从事入境旅游业务的典型市场主体——旅行服务商更加多元,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以满足不同客源市场、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不仅有继续致力于观光团的传统旅行社,也有侧重于细分市场及满足游客精细化体验的中小旅行服务商。

目的地营销首先要做足客源市场研究工作

目的地营销首先要综合多指标识别重点客源市场。

在中国港澳台市场潜在来华旅游市场规模既定的情况下,港澳台市场的增长潜力有限,外国客源市场是筛选重点客源市场的范围。

在考虑全球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和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主要客源市场来华旅游历史数据以及其来华旅游占其出境市场的比重数据,筛选出“问题客源市场”和“潜力客源市场”,前者为近期来华旅游增长有限,来华旅游人数低于历史峰值的客源市场,典型代表为日本;后者为来华游客规模占其出境市场比重相对偏低,但其出境旅游规模较大或者增长较快的客源市场,典型代表为印度。

紧跟游客需求开展目的地营销。

基于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入境游客消费行为调查以及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谷歌联合开展的入境游客行为与态度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及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我们发现,入境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显示我国目的地营销的目标客群是受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较高的中青年群体;入境游客偏好显示,自由、品质与体验应该是旅游产品营销的关键词;入境游客信息获取渠道及信息需求显示,应注重线上渠道和口碑营销,普及基础实用信息。

入境游客的满意度评价及旅行障碍认知表明我国旅游便利度和基础设施等仍需改善。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经文化产业”(ID:cewenhua),原标题:《入境旅游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