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近日,三大“OTA”平台携程、同程艺龙、途牛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悉数出炉。广州日报记者梳理财报数据发现,携程无论是营收、净利润还是总资产规模均遥遥领先,同程艺龙与腾讯合作转战下沉市场,63.3%的新增付费微信用户来自三线或以下城市。而途牛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利润却下滑,线下业务拓展受阻,能否突围还未可知。
携程领跑营收净利润总资产规模
在营收方面,携程第三季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同程艺龙第三季度为20.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下沉市场用户量激增;途牛第三季度8.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源于跟团游收入的小幅增长。
在净利润方面,携程第三季度为7.9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11亿元净亏损相比扭亏为盈;同程艺龙第三季度为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途牛第三季度为-134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43%。携程Q3利润增速迅猛,持续控制成本费用率,营业利润率达新高。同程艺龙住宿业务稳步增长,得益于间夜量的销售增加,同时交通票务也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途牛业绩连续几个季度均处于下滑,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第三季度在成本控制方面策略似乎有误,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利润却下滑。
资产规模是公司收入来源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偿还债务的保障;总资产增长率是衡量公司发展性和成长性的重要指标。在总资产上,截至第三季度末,携程为2030.8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4%;同程艺龙为19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5%;途牛为7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可见,携程的总资产遥遥领先,资产规模之大反映了其经营业务规模的广泛;同程艺龙资产稳步增长,反映其业务的稳步推进;途牛资产规模有所上升,增速略低,业务推进稍缓,股价波动变化也表明其发展乏力。
用户:携程用户国际化 同程艺龙全力下沉
财报显示,携程子公司天巡在2019年第三季度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并进一步扩大了全球用户群。9月,天巡实现了“月活用户破亿”的突破。数据显示,携程集团目前海外用户数量超过1亿,产品覆盖全球范围超20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携程也在持续不断地深化“高品质”战略,与诸多优质资源伙伴积极构建合作关系。
同程艺龙今年8月的MAU(平均月活用户)和MPU(平均月付费用户)均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同程艺龙在中国非一线城市的注册用户比例约85.5%;而第三季度,约63.3%的新增付费微信用户来自三线或以下城市,较2018年同期的58.8%有所增加。同程艺龙利用交通票务业务优势增加平台变现率,提高用户付费率;向下沉市场突进,获得新的流量增长动力。
途牛的APP活跃用户不足千万,2019年途牛持续推进线下门店建设,借力线上服务,提升线下服务质量。
主营阵地:携程同程艺龙转型 途牛能否“突出重围”?
三大平台发展已差异化:携程的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业务稳步增长,旅游度假业务受益于线下门店的流量贡献,也不断增长。其中国际酒店业务(除大中华地区目的地)同比增长50%,携程集团旗下海外品牌Trip.com实现了连续12 个季度三位数的国际机票票量增长。而同程艺龙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住宿业务和交通票务,在第三季度均实现高速增长,这与下沉市场的用户密切相关。低线城市用户增长潜力不可小觑,同程艺龙不断扩大用户覆盖率,与腾讯合作,降低获客成本,建立多元化流量渠道。途牛2019年第三季度打包旅游产品收入为7.471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他收入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2%。途牛不断拓展线下门店,拓展合作,今年三季度,途牛门店已为公司贡献约20%交易额,预计明年下半年贡献率将达约3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孙抗认为,携程第三季度营收稳步增长,不计股权报酬营业利润率创新高,带动资本规模扩张迅速;天巡实现“月活用户破亿”,布局全球化业务;立足国内业务,不断向领先国际旅游品牌迈进。同程艺龙第三季度收入强劲,利润激增,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用户数量及粘性显著上升;转战下沉市场有着独特优势;利用交通流量导流业务,OTA转型为ITA,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而途牛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利润处于下滑状态,净资产规模也随之下滑;市场份额正在缩小,其他竞争者虎视眈眈,线下业务拓展受阻,能否找到合适的发展战略是其未来能否突出重围的关键。
*本文来源:大洋网,作者:倪明,原标题:《上市公司观察/OTA“三剑客”三季报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