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12月15日上午,2019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江发表讲话。杜江表示,科技创新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旅游业只有以强大的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外部竞争考量,构筑生态圈,生态化的物联网,给传统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产业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为杜江演讲实录精编
杜江:今天我将围绕“科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从三个方面谈点想法: 第一, 从认识上讲,科技创新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新空间,战略新支点和动力新源泉。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科技创新动力强大,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统计局发展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同比增长19.8%,排名第一,引领GDP增速。
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突破200达到了212,比上年增长8.6%,较2005年实现了翻番。分领域看,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效四大指数均比去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指数走势表明,中国深入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业正迈入创新发展的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旅游发展从注重速度到质量。这为旅游科技应用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创新驱动风起云涌,科技革命形势迷人。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的关键时期,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学技术新发现、新发明成非线性增长态势。二是世界科技竞争形势加剧,增加产业核心技术供给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球正以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美国等发达国家单边主义趋势明显,导致科技的国际化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我国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三是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兴的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间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建立更家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形成更加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产业环境日益开放,市场竞争全面升级。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间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突破应用的难关,融合机器人、AR、VR等先进技术正在加速旅游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国旅游业创新和IP发展报告指出,从创新路径来看,新技术、资本、企业家能力、市场需求和制度因素等构成了旅游业创新驱动的新的钻石模型,共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结合旅游企业的实际,科技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主导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大数据在重构产业的格局,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虚拟技术在冲击游客的感官。二是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技术的融合,引领旅游产业内容不断翻新和引进。三是物联网、互联网综合技术推动产业服务界面和管理流程再造。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国家所倡、业界所求,只有紧紧拥抱科技创新时代的潮流,才能实现旅游业发展。
第二,从时间来看,科技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愈发明显。旅游业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面临着新一轮的升级和变革。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推动旅游消费和供给各个层面的迭代更新。一是科技创新为旅游服务插上智慧的翅膀。
近年来,人工智能一直是投融资的风口热点,金融行业融资总额逐年稳步增长。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融资额在过去短短四年增长几乎十倍,人工智能正在极大改变旅游、酒店以及相关产业。在旅游社区的路线设计、酒店的云端系统技术、OTA的在线搜索、酒店的收益管理等方面都因为人工智能发生显著的质变。二是科技创新提升了旅游全流程的用户体验。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5G商用元年,5G+等科技引领沉浸式体验、人和环境的互动、超时空互动等旅游新潮流。与此同时,全国首批自动驾驶主题公园也落户,开展无人车的示范运营,探索无人配送、售卖等商业模式,形成一站式人车智能交流,激活游客多感官体验,使客户体验更加精彩。
三是科技创新催生了全新逻辑的商业模式。如果说这一轮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那么下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可能由区块链技术主导。数字、货币、DCP的发行将加快区块链在我国的应用速度,也将对旅游产业代入深远的影响,包括企业的运营,行业的监管,都可能出现新的逻辑和方式。四是科技创新颠覆了传统发展格局,在线旅游领域,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重塑了旅游业交易的环节,在线旅游巨头代替的原有的旅行社,订票中心等渠道。在线旅游平台的发展促进了线上和线下的同频共震,将对传统旅游业发展带来强大的冲击,科技赋能,旅游改变了未来的竞争格局,为旅游带来更多的方便,更高品质和更多体验,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过去40年,中国实现实际飞跃,靠的都是改革开放红利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未来40年,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唯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旅游业只有以强大的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外部竞争考量,构筑生态圈,生态化的物联网,给传统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产业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旅游企业要改变原有的产业界限,实现跨界融合发展,重构科技创新的旅游生态圈。新的商业生态圈要求旅游企业必须开放边界,在产业+科技、产业+互联网主动谋划,积极布局,塑造新的商业模式,加快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
一要关注人工智能5G区块链技术,并购科技创新企业。二要建立创新工作坊,开展创新项目孵化。旅游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实验,打倒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当下尤其要把握好国家对区块链政策红利,尝试搭建区块链综合管理平台,构建跨地域、跨平台的旅游管理体系。三要积极融入数字化网络,在数字化营销、运营和生态方面着力,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增强云网端的行业大数据能力,连接上下游企业,构建开放式的数字经营,资源整合和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从而打造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新商业生态圈,促进旅游业态向综合性和融合性转型提升。
从内部发展着眼,打造科技创新的DNA,实现产品服务多样化,通过精准化的营销,我们要时刻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抓好消费者的痛点,是不是真的让他们离不开我们,是不是真的把产品体验做得很好,是不是迅速圈到很多的消费者。满足和引领消费者行为的需求,才能够更好、更快回应消费者的痛点、难点、兴趣点,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基于大数据,采用职能标签对消费者进行区分实现精准的信息推送,提升旅游营销的效果。
此外,通过智能化的创新赋能体制机制,一是促进共享平台的建设,打破新兴壁垒,消除可能的数据孤岛,让数据价值在产业链各环节流动中实现。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拆除阻碍产业化的范例强,实现从技术突破,产品开发,商业模式,产业发展的贯通式创新,加强创新型旅游产业的建设。三是探索科技创新模式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登记制,推进科技服务项目及运行。四是更好激励科技人员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使旅游科技人才健康成长,创新成果经得起检验。
科技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歇,到凭借技术水平提效益,再到发挥技术优势,树品牌,拓市场。
*本文来源:风直播,原标题:《风直播:2019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