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危机与变革,政策扶持下的导游服务

本文作者:梵谷 2020-03-10
疫情过后,导游服务或历经洗牌,但真正的改革才刚开始。

自疫情蔓延以来,与旅游关联的方方面面均受波及。

其中,导游服务自旅行社和出境游业务暂停后,就陷入“被失业”状态。与其他从业者相比,整体处境更加艰难,没有“五险一金”、没有“社保”、没有“底薪”,部分甚至无法挂靠旅行社。

但身处旅游服务中的一环,导游所发挥的作用至为关键。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刘克智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受新冠病毒影响而滞留海外的游客,已由最初的80万锐减至90人左右。这个过程中,导游、领队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更好的帮助导游、领队群体,做好政策服务和困难帮扶,国家层面也已于近日下发了《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导游队伍稳定相关工作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在疫情期间强化导游劳动权益保护,倡议各地导游协会免除会费。

目前,西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率先响应,予以会费全免优惠。而就导游证到期的细节,相关部门也表示可延迟办理。

出台一系列政策及措施,切实维护导游群体利益,既是稳定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旅游消费升级、提质增效,疫后快速恢复产业的必然选择。

“与大型景区不同,旅行社大多属于民营企业,且以中小型为主,就业人数庞大。目前,国内旅行社总数已达38000多家。对旅行社而言,春节是旅行社第一季度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方式全靠组团,春节的损失以及紧之而来的停团给旅游企业的实际经营带来了生存挑战。”携程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此外,其还补充到仅携程旅游一家平台,从1月21日开始对受到疫情影响的游客给与保障,截至2月29日,团队游、自由行游客就将涉及数十万多名。在旅行社业务中止的情况下,导游也就出现“无团可带”的局面。

而作为服务方,游近年来遭受了诸多不公和不受认可。各地无论是打击“非法一日游” 、“黑车黑导”、“某某行动”的旅游市场治理还是社会社会舆论,导游往往都是焦点和靶点。尤其是1999年以后,我们稳步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市场经历了一个从精英到大众的快速发展过程。

2016年,携程发布了《导游领队群体幸福报告》,其中数据显示,导游领队是离家在外工作最长、紧张度最大的职业之一,但同时也只有半数导游认为得到游客的尊重认同,近一半的导游认为收入和劳动不成正比。

而近些年,伴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需求也愈发多元。国家旅游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就已达到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8.8%,出境游人数达11990万人次,同比增长8.5%。

传统的跟团游也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旅行的需求,跟团游不再是单一的消费选择。特别是年轻一代群体,不再选择旅行团走马观花的游历景点,更愿自由行。这某种程度上倒逼导游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更加完善自身技能水平。

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在8个省市地区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导游和传统旅行社的耦合式的关系得以松绑。

现今,伴随政策的不断深化,自由行成为市场主旋律,技能好,口碑佳的“网约导游”在市场上愈发流行,互联网平台也因此受益。根据携程旅游公开数据,自2016年底“当地向导”平台上线后,2017年交易额已达2亿,2018年订单量较2017年同一时期增长200%,2018年成交30余万张订单,“全球当地向导平台”已注册向导数超过9000人。

“互联网+导游领队”等改革试点,是一种趋势也是机遇。仅携程旅游一家旅行社,旅游团一年使用国内导游、出境领队超过10万人次,服务跟团游客规模达数百万,拥有超过5000人的专业领队导游库。

以往导游都是挂靠在旅行社并签订劳动合同,由旅行社派单、导游接单,但开放导游自由执业以后,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大的职业自由度,同时也更凸显自身价值。

2

旅游发展逐渐平民化、大众化的过程,也成为乱象丛生之地。其中,旅游旺季部分景点伺机涨价,各种低价游和强制购物现象频发,这给游客出行建立了心理障碍,也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当下很多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依旧呈现增长趋势,但传统门票经济模式过分单一。如何通过吸引更多游客,并带动住宿、交通、和纪念品销售等相关业务发展,成为发展亟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金早在2016年首次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并逐渐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目前,各个层面都一直在不断改革、付诸实践。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模式做出了部署。

同时,意见中也明确强调要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意见》中也要求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厕所革命”,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提升公共服务的同时,加强旅游服务,提升满意指数。以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以品牌化提升满意度,推进服务智能化。

全域旅游概念下,旅游消费不再只是单纯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性需要,与公共服务相关的系统配套也成为发展重点。

园区建设方面,文旅部重点实施了2019年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8个园区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项目,惠及4.5万家企业。目前,2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试验园区,以及10家创建园区,聚集了文化和旅游中小企业约6.5万家,从业人员137.5万人。2019年前三季度园区已实现营业收入3373.6亿元,发挥了示范作用。

此外,2020年度,第一批中央预算内计划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安排了33.37亿元,并支持旅游基金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343个。

而旅游要素如果想要实现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旅游目的地。以游客体验为中心,整体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靠传统的手段很难满足需要,它要涉及到行前、行中和行后各个环节。

而整合这些资源、打通这些环节,拥有平台、资本、数据和技术的OTA将成为助推全域旅游的中坚力量。比如,阿里旗下的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就提出了“未来景区”的概念,提供信用游、扫码支付、地图导览等功能,实现消费者游前购票、入园游玩、游后支付的完整体验闭环。

新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传统的基础服务也在应对新挑战。一方面,自由行等新消费在逐渐淡化导游服务,另一方面,文旅融合的要求之下,“专家型”导游也愈发成为刚需,导游自身技能和历史文化修养也愈发严苛。

旅游业已经从纯观光走向了休闲、体验、个性化,与之相匹配的旅游服务也需要不断深入细化,尤其是在旅游业第一线的导游。随着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老年旅游、会奖旅游等细分市场的逐步成熟,这些旅游形式都对导游服务提出了各自的专业要求,即导游需要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素质,以提供良好的文化体验和专业服务,而不再仅是线路向导、食宿安排等工作。

“随着旅游业态的逐渐完善,文化和旅游得以进一步融合,作为旅游服务的终端,能够提供深度讲解的专家型导游人才会逐步彰显其必要性,也将成为市场主流需求。”国家高级导游蒋金表示,这一市场变化契合了消费升级、旅游业转型的需求,也是中国导游队伍优化的必经阶段。

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应着力提升游客体验,在降低景点门票的同时,提升旅游服务,不断完善景点周边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产品的构成。之后依靠优质的服务,丰富的旅游产品,使游客的旅游期待在旅游地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如此一来便能在愉悦游客身心的同时,增加旅游地的经济收入。从而充分发挥旅游业优势,促进地方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疫情过后,导游服务或历经洗牌,但真正的改革才刚开始。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