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境内游如何抓住新机会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中工网 2020-06-09
境内游市场需要将原本境外游的消费人群“接盘”。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日前发布最新《世界旅游晴雨表》预测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国际游客数量将较去年下降58%至78%,同比减少8.5亿至11亿人次。

在短时间内,跨境旅游恐怕难以恢复如前,但境内旅游正在复苏之中,消费者被挤压许久的旅游消费需求需要被释放。目前,许多地方已经放开省内游和周边游,以北京市为例,在6月6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调整至三级之后,也将“逐步开放境内团队旅游业务”。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去年仅上半年,我国出境旅游支出近9000亿元,而今,这样庞大的旅游消费能力,能否转移至境内游,或者说,境内游能否承载这样的消费需求,值得观察。

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丰富,很多境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特征,从海滨到雪山,从大漠到林海,国内皆具备,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悠久历史,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彩的人文景观。换言之,境内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其实并不输境外同类目的地。

但是,我国出境游和入境游市场长期存在着“逆差”,在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2018年百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行榜中,我国排名最高的城市仅位列第十位,《时代》杂志评出的2019年度全球100个最佳旅行目的地中,我国内地仅有两地上榜。

这是因为景色不好或者人文特色不佳吗?恐怕不是。差距的地方,主要在于旅行服务和体验,旅游产品价格与服务质量是否对应,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全域旅游配套是否完善?

毕竟,境内游市场需要将原本境外游的消费人群“接盘”,但如果旅游服务和体验难以与国际同行相提并论,那么,已经习惯了国际服务水准的出境游常客,会开心地为有待提升的旅游服务和体验买单吗?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旅游产业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全域旅游方面,从“厕所革命”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从为“门票经济”降温到促进产业融合。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境内游所接待的游客构成将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境外游旅客“出口转内销”。如何在满足这一类旅客需求的同时,加快全域旅游的产业转型,尽快对接国际服务水准,值得国内旅游业从业者探索,也有待各地相关管理部门思考。

*本文来源中工网作者:赵昂,原标题:“出口转内销”,境内游如何抓住新机会》。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