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收入少了,景区靠什么增收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四川日报 2020-06-12
摆脱门票依赖,向多元、综合收入转型。

6月8日,拿到5月营销数据时,雅安东方碧峰峡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全心中有些忐忑。受疫情影响,景区3月12日才恢复营业,当月游客接待量惨淡,4月以来情况有所好转,但他仍不敢过分乐观。打开数据时,却让他眼前一亮:景区游客接待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八九成,当月景区二次消费收入创历史新高,拉动景区整体收入回升,可谓“逆势飘红”。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二次消费收入创新高

碧峰峡5月营销数据增长,主要源于餐厅和住宿等二次消费收入。这个数据,不仅超越前几个月,还超过去年同期,增长15%。

“去年,碧峰峡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对餐饮、住宿等进行了升级。”陈志全说,5月以来,景区又对门票、餐饮、住宿实行打包营销,以优惠套餐的方式推售。相比以前,顾客用同样或略多一点的花销,能体验到双倍甚至三倍的服务,“一句话,性价比提升了。”

以景区内熊猫主题餐厅为例,升级后绿色背景墙与窗外山林景观融为一体,令人心情舒畅。餐厅内到处可见充满童趣的熊猫元素:碧峰秘制酱鸭旁,一只熊猫玩偶垂涎欲滴;紫薯窝窝头的餐盘里,几只小熊猫正打闹……游客还能通过餐桌旁的监控电视,实时查看后厨制作过程,吃得安全、放心,又有趣。

“以前周末我们一家3口来玩,主要是逛动物园。现在只需多花两三百元,就能吃美食、住森林民宿,性价比大大提升。”雅安市民张娟决定,今年继续为年卡续费。

陈志全表示,受益于打包营销,5月虽然景区人均门票收入降低,但游客数量大幅回升,已接近去年同期的9成。“加上品质提升,入园游客更愿意消费,景区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收入同比增长约15%,带动总收入大幅回升。”

从“算门票”到“算总账”

不止碧峰峡。省内不少景区,提升服务环境、打造新消费场景,成为带动二次消费收入的关键。

剑门关景区推出飞越剑门关VR、剑门喊泉等创新项目,并进行套票营销。这些以科技互动为卖点的项目,丰富了景区产品,受到游客喜爱。今年5月,景区首次实现二次消费收入超过门票收入。

“通过门票优惠、提升性价比吸引游客,再通过增值服务和新消费场景进一步刺激二次消费,这种营销模式的本质是摆脱门票依赖,向多元、综合收入转型。”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婧欣说。

作为老牌景区,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的门票,一直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综合收入的8成。今年,疫情冲击之下,景区实行4月对全国游客免票的优惠,都江堰全市旅游综合收入不降反升,超去年同期。仅“五一”期间,该市接待游客102.91万人次,达去年同期的9成,旅游综合收入14.49亿元,同比增长0.47%。

“门票在景区综合收入和地方旅游综合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小,这是大趋势。”张婧欣表示,疫情迫使景区加快转型步伐,跳出景区谋发展。“从‘算门票’到‘算总账’,从‘一张票’思维转变成‘一张网’,以景区带动全域旅游消费。”

作为去年新开景区——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目前门票仅占综合收入的七分之一,大头收入来自酒店、餐饮等二次消费。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于宏透露,“景区正筹备的巴文化演出等新项目,将进一步带动二次消费。”

“与其被动转型,不如占据主动。”于宏判断,疫情常态化管控和后疫情时代下的旅游市场,限流和预约将成为常态,游客的旅游消费也将更理性,这会进一步倒逼景区摆脱门票经济依赖。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作者:郭静雯,原标题门票收入少了 景区靠什么增收》。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