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哪儿科技联合创始人常春:全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与塔亚普拉实践|海岛公园建设专题研讨班

活动 本文作者:执惠 2020-06-12
目前正是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相关理论建设和赛事IP打造的最佳时机。

中国海岛游的发展机会正更多来临,面对潜在的千亿海岛游市场,各海岛旅游目的地也意图提升分羹能力,其中嵊泗列岛是代表之一。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型风景名胜区,浙江舟山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嵊泗列岛将藉由海岛公园建设找寻海岛游发展升级的突破口。

嵊泗列岛的机遇点有哪些?其海岛公园如何建设?未来国内新型海岛开发路径、模式以及潜能空间又该如何把握?

在6月8日-12日的“新消费·新业态·新海岛”——嵊泗县海岛公园建设专题研讨班上,跑哪儿科技联合创始人常春从“对全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案例分析——全球体育旅游标杆新西兰皇后镇和ESPN体育大世界、塔亚普拉运动健康度假区分析”等三个维度,综合分析研判了全球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机遇。

以下我们摘录常春课程部分内容,以飨业者(部分内容略有编辑):

我们今天讲一讲体育旅游。在以前体育和旅游这两者之间是没有太多融合的。体育一直是以比较传统的方式在发展,特别是在我们国家“体育举国体制”奥运金牌主义的发展模式下面,大家每每说到体育都是争金夺银,特别是这么多年竞技体育的发展为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埋下了诸多限制,尤其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一说到体育,更多的是一些负面联想,比如假球、黑哨、退役运动员找不到工作。  

现在我们再看体育近几年的发展,会发现2013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只有35场,而去年这个数字是1800场,由此可见现在的体育发展模式已经转变为了由马拉松所代表的、全民参与式的、以人民身体健康、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模式。旅游也在不停的发展,从传统的观光游到了休闲游,再到自我挑战式的体验式旅游。

那么体育与旅游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体育旅游这种新产业。它的内核是体育运动,它的形式是参与体验、参观游览、现场观赛。通过体育运动内核和三种形式所串联起来的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大市场,就被称为体育旅游产业。

2016年是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元年,12月份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在《意见》当中正式提出了“体育旅游”的定义,即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此外,还提出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指标性目标,和关键的产业要素。 《意见》出台后,我们正式踏入了体育旅游的元年。

近两年体育旅游实际上得到了非常长足的发展,既有现场观看赛事参与体验的活动,也有运动型的户外登山、越野跑、骑行等等,类似的活动都在不断发展。我们也建立起了一批体育旅游基地和品牌。实际上这两年特别是去年,体育旅游有了一个更强的人口基数以及政策的起点。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

《纲要》对于体育旅游、体育产业加体育观赛、培训、文化等等这些新的融合,浓墨重彩写了很多。具体包括: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扩大体育消费,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

讲完政策,我们再看看数据。我们国家虽说都在讲政策,都在提倡发展体育旅游,但是冷静客观地看一看实际的产业,以马拉松、铁人三项和自行车为代表的体育运动,相比于日本、美国,中国的发展空间巨大。

这是我们团队大数据研究院做的一些统计。 每百万人口全马参赛人数,中国是216个,而日本是2760个,美国是1528个,我们与日本差了13倍,与美国差了7倍。铁人三项,每百万人口里面中国有36个人参与,而日本是3155,美国是12,220。自行车中国每百万人口里面有4329个人参与,日本是102,524个,美国是91,684个,里面有24倍和21倍的差距。

这个差距客观上讲明了,目前我们参与人口的密度偏小,但是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我国体育旅游、体育赛事和体育人口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现在无论是做相关的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相关理论的建设,还是赛事IP的打造,都是最佳时机。有了这样一些扎实的投入和建设以后,在未来体育旅游爆发式增长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承接得住,才能够抓住体育旅游发展的黄金周期。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