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旅人丨中国文旅集团(开曼)周洽强:由心出发,因时而动,游刃文旅20年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广东文旅投融 2020-06-25
记录人物故事,反映文旅行业发展变迁。

【广东文旅人】是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联合执惠推出的人物专栏。本栏目通过访谈形式,对话广东文旅行业内有想法、有贡献、有代表性、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领军人物,旨在挖掘和记录人物故事,反映广东文旅行业的发展变迁,沉淀人物的文旅思考、见解、主张。

本期专访为该栏目的第一篇稿件,受访嘉宾为中国文旅集团(开曼)总裁助理、文旅发展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洽强。

在广东文旅行业扎根探索22年,周洽强的经历多元而“专一”。

从学习旅游管理,到深入旅行社、旅游局、旅游景区、旅游互联网和文旅集团等单位担任高管职务,一路走来他尝遍了各种角色滋味,却始终在文旅轨道上奋发前行。如此专注而丰富的行业历程,在广东文旅业界并不多见。

“人的选择是没有错或者对的!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12年前,他放弃深圳优厚的工作待遇,回到家乡开平投身文旅建设;12年后,回看自己当年在博客上写下的这段话,他依旧认为,人生在世,走的路没有错或对,只不过是痛苦和压力有不同。

“人是会影响好多人的。一只蝴蝶都能掀起一阵飓风,更何况人呢?”回顾职业生涯中那些看来“不太聪明”的选择,他笑着说:“其实我是因时而动,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历史回不去了,但我每天都在参与打造新的历史。”对于周洽强来说,保有大爱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有机会多带动身边的人,这样的人生就挺好玩。

1999年,我在欢乐谷当保安

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打在脸上,汗水从前额流入眼睛,模糊了眼前排队等候的乌泱泱的人群。穿着保安制服的周洽强后背已经湿透,手里紧紧地攥着对讲机,还没来得及抹汗,就被蜂拥而入的游客怔得一愣一愣。

那是1999年的夏天,深圳欢乐谷刚刚开业不到一年,人山人海、汗流浃背是景区游客的常态。作为暨南大学中旅学院(现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周洽强与学院的200多名同学一起,加入了深圳欢乐谷的实习大军。在客服、保安、验票员、操作设备维护人员等基层岗位,亲身感受景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忙碌日常。

保安的工作是早中晚三班倒,周洽强管理过总部办公大楼,也管理过员工宿舍,尝过日晒雨淋的滋味,更清楚站岗的苦闷与煎熬。“有时白天还要上课,如果前一天没休息好,晚上冷不防还要打瞌睡,队长把我的对讲机拿走了都不知道。”夜里又闷又困的时候,他甚至还跟墙角的“小强”聊过天。

“旅游其实会给人带来欢乐,你付出了,看到了别人的笑脸,你自然也会欢乐。”尽管辛苦,周洽强的实习一干就是半年。在无忧无虑的学生年代,浸泡在中国最早的体验式主题乐园,他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早期中国旅游业态的蓬勃发展,也从那时开始培养了景区思维。

而真正让他感受到旅游业发展前景的,是在2000年。那一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黄金周”假日制度,我国迎来第一个7天的“十一”假期。国庆节一到,实习生周洽强揣着临时导游证,带着30多人的旅游团,举着旗子“蹭蹬”地就出发了。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带团,正值我国假日经济方兴未艾的“懵懂时期”。从深圳坐上火车,沿着京九铁路到九江,再转汽车到庐山,忙碌的交通、餐饮和住宿,让他第一次见识到了假日旅游市场的火爆。历史数据显示,2000年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相比1999年翻了一倍多。

“天呐,中国人简直太有需求了!”时至今日,周洽强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庐山旅游的“高烧”场景:仅在同一天,涌入庐山的游客就有两万多人,吃饭要“抢”,搭车不便,接待供不应求,导游焦头烂额……“经历了那一下就发现,旅游的发展前景其实很大,旅游的压力也很大,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各方面都亟需一些很好的规划。”

后来他还带团到九寨沟,作为全陪导游一人带两台车,与客人们长途跋涉12小时,冒着可能会有高原反应的风险,只为一览神奇九寨的原始野性之美。还有一次带团到黄山,半夜3点多摸黑起来等日出。

“你说这是什么精神?”他讲到激动处总会瞪大了眼睛,“人为了一睹美景——或许只是一瞬间,再辛苦他也愿意去做。”语速放缓,眼睛里透出锐利的光芒,“所以,你要想撬动、触动他心里的美的感受,就得要去挖掘。”

也正由于庐山带团的经历,周洽强得到了当时深圳国旅海外公司杨总经理的赏识,之后他以深圳国旅实习导游的身份开始带团出境,马不停蹄地游历各国,吸纳海外知识和经验。“周游列国”这四个字,后来也成为了他的网名。

回忆起千禧年前后的这段实习经历,周洽强的语气里充满了怀旧的乐趣。那段闪亮的日子,或许就像朴树在《New boy》中所唱的那样:

“是的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新世界来得象梦一样,让我暖洋洋。”

21世纪刚刚到来,一切尚待耕耘,一切充满希望。

活跃的“全能王”

大学毕业后,周洽强进入了深圳市广铁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铁青”)工作。初来乍到,因人手不足加之他勤恳好学,周洽强从导游、计调、销售、策划再到经理,在各个岗位都历练了一番。就业不到3年时间,就被破格提升为副总经理,不到4年就获得了“广州铁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我觉得人就应该多参与一些东西。”一职多能的状态对于周洽强来说并不稀奇,纵观他的求学生涯,这种多岗位历练、全方位发展的学习态度其实有迹可循。

“早在中学时期我就把能干的职位全部干过了。”性格开朗的周洽强从小就喜欢活跃在群体当中,无论走到哪里,他不一定是人群中心,但一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个。中学六年,他曾担任过艺术团团长、话剧社社长、文学社主编、班长、体育委员、司仪,还曾参加过足球队、合唱团、管弦乐队……从那时起,“斜杠青年”的特质就已经日趋明显。

而在他的学习理念里,不仅涉及面要广,还要做得专。

2004年,周洽强拉着同在深圳铁青工作的同学和师弟一起参加深圳导游大赛,经过了层层的笔试、面试筛选,在几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进入前十,他成为了深圳的“金牌导游”,并获得了“最具亲和力奖”。

2007年,周洽强牵头组建了深圳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全国十佳导游”刘艳红当会长,他当副会长,为鹏城近3000名导游员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深圳导游员。

“所以在当导游这件事情上,我也算是做到了很好玩的。”他常用“好玩”来形容自身的经历:导游证从初级一路考到高级,好玩;导游大赛失了冠军,好玩;考公务员得了第一,好玩;带动身边的人做事,也很好玩……似乎所有的得失都是风轻云淡,似乎所有的困难都可以一笑而过。

在深圳铁青工作期间,周洽强还参与开发了中国最早的长途研学旅行产品。2005年7月,全国第一列跨地域最广、行程最长的学生专列——“育才号”载着600多名师生鸣笛北上,跨越10余省市区,全程7000公里,完成了为期13天的研学之旅。

随后,广东铁青联合中联办、深圳青联等开通“龙腾中华研学专列”,开创了国内青少年文化研学列车之旅的先例,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直至2019年,该专列活动已连续举办十届。

在西安看兵马俑,在敦煌看莫高窟,在内蒙古大草原载歌载舞,在大西北探访军营,在火车上搞 fashion show……当时作为总领队挥斥方遒的日子,他至今很是回味。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爸就跟我说‘你一定要记住,不一定要你拿第一,但你最好要能成为比较优秀的那几个。’”牢牢记着这样的理念和标准,他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总是赶在潮头。

“你要有比较优秀的这种感觉,后面才能实现卓越,慢慢地它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与开平碉楼一起“狂奔”

成长和荣誉来得飞快,一切顺理成章,是否就该按部就班地继续下去?正当周洽强徘徊迷茫之际,颇为关键的转折点在2007年出现了。

2007年,自“开平碉楼和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后,开平旅游业大迈步伐,亟需大量优秀的旅游人才,尤其是具有一定经营经验和管理水平的人员。

恰在这时,周洽强接到同学电话,得知了开平市公选旅游局副局长的消息。

家乡情怀驱动,“民间大使”的使命感涌上心头。“我当时就想着,如果让我回来从事这个行业,那一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不回来一定会很后悔。”周洽强决定报名参加考试,争取回开平投身文旅建设。

江门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周洽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一百多年前,无数先民漂洋过海、创业他乡,谱写了一篇篇令人赞叹的侨乡传奇,他们的精神财富也逐渐形成了感人至深的“五邑文化”。

念祖爱乡的海外侨胞,长期关注、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侨捐项目遍布城乡。周洽强曾经就读的开侨中学,就是一座著名的侨校,至今已有87年历史,一直得到华侨同胞和校友的皓皓厚爱。如今向记者聊起爱国之士报效家乡、教育救国的事迹,周洽强已是信手拈来,心系桑梓的情怀早在读书时期就已悄然生长。

如果说,开平碉楼是江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在开平工作的7年时光,也是周洽强的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8月22号,周洽强正式赴任开平市旅游局副局长。2008年10月22号,刚回到开平工作两个月的他在个人博客中郑重地写道:

“希望能够把开平打造成华侨文化旅游强市,希望把华侨文化和乡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希望提升广东入境旅游档次和内涵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这里的旅游发展真正带动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从任职开平市旅游局副局长到组建广东开平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在“广东旅游看碉楼”世界遗产品牌形象的打造上狠下功夫,在旅游活动上屡出新意,在电影营销方面,也为开平碉楼留下了许多不可抹灭的痕迹。

2009年6月28日,“开平碉楼和村落”申遗成功两周年,千名导游齐聚碉楼,在风雨中摆出世界遗产标志;2010年12月,随着电影《让子弹飞》的热播,“碉楼”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开平旅游一下子“飞”了起来,影响直至今日。

他还策划推出碉楼音乐节、碉楼旗袍节、碉楼油菜花节、“跟着爸爸去收割”等创新节庆活动,让碉楼与音乐、体育、农耕、粤剧等跨界联姻,将文化遗产转变为具有旅游价值的世界级品牌。

“碉楼就像一颗原子弹,因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好大规模的开发,它就是一个品牌。”周洽强始终认为,旅游开发必须找准定位,发展核心竞争力。“碉楼建筑虽然是凝固的,但有它独有的品牌价值与文化结合在一起,随即产生碰撞,就有了1+1>2的效果。”因此,特色建筑、文化故事和体验活动成了开平碉楼发展的三大关键词。

“我觉得我具有一种从‘物理到化学’的能力。”当记者提出如何评价自己时,周洽强风趣地自我调侃道:“好像不能说是‘化腐朽为神奇’?”他笑了笑:“大概是叫‘融会贯通’,可以将很多东西融到一起的能力。”

开平人周洽强就这样心无旁骛地深扎到家乡的旅游建设当中,一边实践、成长,一边领着开平在文旅赛道上“狂奔”。通过引入《一代宗师》、《秋喜》、《让子弹飞》等知名影视剧的拍摄,为开平碉楼和开平旅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借助影视做城市形象宣传,确立了开平赤坎古镇招商引资的新模式,并引进中信产业基金,吸引了曾成功打造乌镇的陈向宏团队。周洽强相信,未来赤坎古镇将成为广东旅游的亮丽名片——广东版“乌镇”。

而在政府和文旅企业深耕细作的多年经验,使得他对政治经济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他后来从事文旅投资发展作了重要铺垫。

“首先要了解国家政策,其次要发现区域的定位和目标,之后思考如何与周边、与区域之间进行联动,以及客源的互补、推广的方式。只要把品牌打出去了,后面都很好做。”提及中国文旅集团(开曼),“民间大使”忽然摇身一变,正襟危坐了起来。

从“民间大使”到文旅操盘手

当记者在中国文旅集团(开曼)的办公室见到周洽强时,他正埋头对着电脑处理文件。“您喜欢喝什么茶?”得知记者是潮汕人,他特地取出潮州单丛,一边缓缓地烫洗着茶具,一边问询着怎样冲茶比较地道。

采访前一天,他刚参加了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成员大会,作为首期广东文旅微讲堂的分享嘉宾上台演讲,主题是《从0到1,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旅项目》。台风一如既往的成熟稳重,观点直接清晰。

而倘若将时间推回到四年前,他开始参与组建中国文旅集团(开曼)时,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2015年他从开平辞去工作,借着旅游互联网的风口,在广州创业一年后,却转身投向文旅小镇策划这一不太熟悉的领域。

“就是觉得自己还缺了一课——旅游小镇策划这一课。如果把这一课上完,对整个行业的理解会更加完整。”

但如同当年辞去旅行社的工作,毅然奔赴开平一样,这几乎又是一次“从0开始”的决定。周洽强笑着说,“其实很苦的。”起初他并没有多想,仅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就一头扎进了容积率、限高、强排、去化速度、绿化率等内容中使劲儿“啃”。自己考察、自己谈判、自己写方案,没少琢磨,也没少走弯路。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自己第一次去谈项目时,背着背包四处拜访,把自己的简历、总裁的简历全都附上,表明“要搞真文旅”的诚意,人家才愿意听。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房企开始向文旅转型。对此,周洽强坚持认为,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一定要做真文旅。”

中国文旅集团(开曼)起步于2010年,以“构筑美好生活”为理念,致力于打造聚集世界欢乐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拥有文旅运营、酒店管理、康养旅居等业务板块。

作为中国文旅集团(开曼)总裁助理、文旅发展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洽强管理着文旅发展集团旗下旅行社、酒管公司、体育公司以及文旅项目的投资发展。立足地域特色进行旅游景区规划,注重文旅运营,聚焦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地把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这是他提到的中国文旅集团(开曼)有别于其他集团的打法。

而对于文旅地产如何融入文旅项目,他提出了“龙虾三吃法”:文旅项目能够给当地带来客流的成倍增长,稳定的客流能够给政府带来直接收益,游客的大量涌入又会催生酒店等类住宅返租业态的兴盛,从而形成一个长效生态链。

通过一点一滴的理解、渗透、实践和总结,从懵懵懂懂到融会贯通,他接连操盘策划了恩平泉林黄金小镇、奥园英德心花小镇、奥园英德巧克力王国,并拿到了外拓的第一个项目——黄山富资里(许村)欢乐古镇,文旅地产的道路才渐渐明朗,脚步也开始轻快起来。

其中位于江门的恩平泉林黄金小镇是粤西一站式休闲旅游目的地,拥有近百栋由独立泳池组成的别墅酒店、户户环绕活水景观与自然园林的华侨公馆酒店、利用原有金矿遗址和山林地貌开发的华侨淘金文化的那金谷景区、泡在稻田景观里的水禾田泉世界,是家庭旅游、亲子度假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可以聚集人气,可以形成新闻,又能提升品牌,而且面向的群体具有较强消费力,体育活动自然成为了中国文旅集团(开曼)主攻的方向之一。

而坐落于英德的奥园英德巧克力王国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8000亩,一期奥园英德巧克力王国占地面积约750亩,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悠久的英红茶文化为载体,天然英石为肌理,首期建设有巧克力乐园、茶与巧克力小镇、英德泉林水世界、英德奥园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等主题区域。且拥有亚洲最大的巧克力文化展示基地,是国内唯一一个融合天然泡池、红茶文化、休闲牧场、越野赛车、国际度假酒店、主题度假区的全系旅游度假胜地。

“我们更多的是希望给客人营造一种快乐的、健康的、幸福的氛围。”周洽强很少说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特别哗众取宠的个人金句,只有一些比较质朴的道理,以及琐碎而又逻辑清晰的回忆。

“所以我总是说,正能量的东西要多引导,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多引导,中国魂要多引导。”“正能量”是周洽强用语中的高频词汇,也是他对自己的一个极为肯定的评价。

翻阅他的个人微博和博客,过往的1000多条微博和76篇博文,记录了他在开平工作期间日日夜夜的思考与趣事,一个自信、活泼、快乐的“民间大使”形象跃然荧屏之上。

当记者向他复述其中一些情节时,他瞪大了那双亮亮的眼睛,“噢,是吗?我已经很久没有发过微博了。”

如今的快乐来得不太容易了。

他拿起手机回顾自己过往写下的微博和博客,有点诧异,又带着欣喜。

想给人带来欢乐,想传播文化与人情,心里面一直驱动着自己的正能量,原来正是来源于“民间大使”这一初心。二十多年来,它也许时隐时现,但是从未缺席。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广东文旅投融”(ID:GTIF0302):吴丹原标题:《广东文旅人丨周洽强:由心出发,因时而动,游刃文旅20年》。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