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权威杂志《HOTELS》最新出炉的2019年度“全球酒店集团325强”榜单 (HOTELS 325)为经历疫情浩劫的中国酒店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华住集团(NASDAQ: HTHT,以下简称“华住”)凭借旗下4,519家酒店,蝉联全球管理酒店数排行榜榜首。
在《HOTELS》杂志公布的世界酒店集团最新总体排名中,华住凭借5,618家酒店、536,876间客房数(截至2019年12月31日),排在第9名。
在单一酒店品牌排名中,华住旗下的经济型酒店领导品牌——汉庭荣登全球酒店单品牌榜第4名,相比2018年排名上升1位。
华住旗下中国中档酒店领导品牌全季以831家酒店、104,521万间客房排名第25位,相比2018年排名上升10位。
在过去的十年间,华住是中国少有的经营稳定却又常年保持高速增长的酒店集团。2017年华住并购桔子水晶、发布中高端酒店品牌“漫心”,开始了华住在中高档酒店品牌方向上的突破;2018年,华住完成对国内精品度假酒店品牌——花间堂的战略收购,标志着华住以更为积极进取的姿态涉猎酒店行业的高端品牌;2019年11月,华住以7亿欧元收购德意志酒店集团100%股份,迈开了国际化发展的脚步。而2020年年初爆发的疫情,让华住重新审视国内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
近日,华住集团董事长、华住集团CEO季琦在提到“国内大循环”时强调,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内外形势下,华住的策略要坚决与中央保持一致——重仓中国这个超大型市场。他指出,“把中国当成全世界来做,中国做好了,华住就强了。”华住集团总裁、华住中国CEO金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则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向,在后疫情时期,海外发展遭遇瓶颈的当下,如何把“中国(市场)当作世界”来做?如何深耕中国市场、依托中国市场高速发展?他指出,把中国市场做成世界规模,把世界上好的酒店品牌、管理、技术,拿到中国市场,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国际化发展。 连锁,有形的品牌和无形的品牌价值 在金辉看来,酒店行业连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今年是华住成立的15周年,在过去的15年间,中国的连锁化经营酒店把国内三星级酒店全部“消灭”掉了。可是纵观中国酒店市场的连锁化程度,就整个品类而言,覆盖度还只有20%左右。金辉预估,中国酒店业未来很有可能有90%以上的酒店都会被连锁化,这意味着更多的单体酒店将被连锁酒店取而代之。 与抗风险能力弱的单体酒店相比,以华住为代表的连锁酒店,能够基于更清晰的行业大数据、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数字化平台,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调整策略、调度资源、积极抗疫。这些都是单体酒店无法比拟的优势。 同样的,比起单体酒店,连锁酒店除了应对疫情的反应更迅捷之外,还能承担起更多的品牌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过去的200多天里,在确保员工和客户安全的前提下,华住坚守营业,在疫情期间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医护人员,政府人员和医学隔离的客人。门店员工和住客之间创造了0交叉感染的奇迹,这些都是单体酒店很难复制的。 而在后疫情时期的经济恢复期,连锁酒店也比单体酒店更快得以复苏。截至到目前为止,华住旗下99%的门店已经开业,出租率也如公司财报所描绘呈现“√”字形的复苏,整体出租率已经恢复到了历史同期的85%左右。 在跨省游逐渐恢复的当下,如果问一位跨省出游的旅行者,会选择入住更便宜的小酒店还是大品牌的连锁酒店,相信大部分旅行者都会选择服务更规范、卫生更干净、住宿更安全、口碑更好的连锁酒店。连锁化的品牌,对于获客和议价有非常大的帮助。酒店品牌的知名度高,转化率才能高,这些是单体酒店难以比拟的。 有投资意向的投资人,在看到连锁酒店与单体酒店在疫情期间应对能力的鲜明对比后,也会选择更值得信赖的连锁酒店品牌进行投资。单体酒店面临较高的运营成本,而连锁酒店通过连锁化、规模化、技术化的赋能,可以使得原来单店高成本的运营得以共享化,提升运营效率,相对应地它的成本就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华住作为一个集连锁化、集约化、效率化、品牌化、平台化的酒店行业头部企业,其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中心,可以把酒店造价控制到最低,规范的工程体系,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让投资人从酒店营建到开店盈利;与其他连锁酒店品牌相比,坚持“直销+加盟”运营模式的华住,其单房入住最高RevPAR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远远领先于同行。 换一个角度谈国际化,下沉市场蕴含的增量红利 疫情中,三四线城市展现出了极强的经济韧性。随着国际化客源的减少,三四线城市的酒店拥有大量的本土客源,反而走在了行业复苏的前列。 金辉认为,华住未来要成为世界级酒店集团,一定要深耕中国实现“千城万店”,即在中国市场,华住必须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在中国生根、下沉,以满足中国大量广阔县级市需求的思路。华住的目标就是把华住的门店开到每个县! 截止到2019年10月,中国有2,845个县级行政区,只要每个县开一家华住酒店,华住就会多出2,845家门店;开2家,就是5,690家。结合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在酒店行业,三、四线城市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增量红利,要想真正抓住红利,就不能端坐云端,而要以更“接地气”的姿态去了解、去寻求、去捕捉。 华住成为世界级酒店的另一条战线,则是突破中高端。过去,华住通过收购的形式来并购花间堂、德意志酒店集团等高端品牌,同时华住也不遗余力地去构筑自己的中高端品牌,比如禧玥,这些举措都充分展现了华住想要在中高端酒店品牌获得突破的意愿和决心。 智能化趋势加速,走在时代前列的科技意识 疫情给酒店业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但是其背后也往往潜藏着意想不到的“机遇”。在金辉看来,华住最大的机遇是无接触服务和智能化设备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使用。他表示,“经过这次疫情,客户得到了意识上的培养,通过技术的方式也能很好地满足政府和公安系统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 机遇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今天华住一项单一的设备,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高度内嵌在整个华住搭建的信息化系统和云服务平台里面。华住会含有1.5亿会员的动态数据体系,可全面支持酒店品牌的精准运营;无接触服务打造自助入住线上线下闭环服务;易系列系统软件持续提升门店效率;智能客服华小AI,为住客提供精准快速服务。以“无接触服务”为例,华住打造的“易掌柜”服务系统累计使用超2060万次,“酒店机器人”的平均客需送物达到121单/天、225公里/月,在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门店的人力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这些数字化“软实力”的背后所体现的是华住长达15年的技术储备。 当然,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酒店行业凭运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疫情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牌机会,还能留在战场上的,一定是那些披荆斩棘,为投资人和住客持续创造价值的实力派。华住唯有保持足够的清醒,才能在不断的变革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而放眼整个世界的酒店行业,15岁的华住如意气风发的“少年”,正欲再攀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