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在旧金山,除了邮件和地图以外,我用到最多的两个服务大概就是 Uber 和 Airbnb。在这里,打车成了一个比较少见的事,打开 Uber 的拼车服务 UberPOOL,7 美元可以跨越整个市区,同样的距离换作出租车需要大约三倍的费用。
在这里每晚 100 美元的价格,可以住进金门公园附近维多利亚风格 Loft 的一个大房间,Wi-Fi、洗衣机、烘干机、60 寸智能电视、Sonos 音响还有 Nest 恒温器一应俱全。
我也尝试过不用 Uber 和 Airbnb,但生活一下子艰难了许多。
这两家大大改善硅谷地区生活质量的公司已经是资本的宠儿——Uber 去年两次融资,估值已经超过了 400 亿美元;而 Aribnb 目前正在按照 200 亿美元的估值融资。
Uber 和 Airbnb 各自刚开始的三年里,并不被人看好,融资也不顺利。它们的成功带动了一个新的趋势:Uber 和 Airbnb 正在成为新一轮创业公司的效仿对象。用技术切入传统领域、重组一个产业正成为科技创业热点。在此之前,创业公司只有参照 Facebook、Twitter 那样做纯数字产品,才能得到更多青睐。
成为创业模板
“我们的公司叫做 Roost,就是‘柜子和车库的 Airbnb’。”在参加创业孵化器 500 Startups 的初创公司展示日时,Roost 的 CEO 乔纳森·吉朗(Jonathan Gillon)这么给我介绍他的新公司。
“我们的公司叫 misterbnb,就是 Mr 谐音加上 bnb。我们专门给同性恋提供像 Airbnb 一样房屋或者酒店租赁的服务,让他们不会感到歧视或者不安。”misterbnb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马修·组斯特(Matthieu JOST)说到。这个为同性恋群体服务的房屋租赁服务不仅名字“取材于”Airbnb ,连他们的公司 logo 都和 Airbnb 旧版的 logo 几分相似。
misterbnb 在 500 Startup 活动现场
在初创公司们聚集起来展示的场合,使用 Uber/Airbnb 作为类比公司已经是常有之事。而这些把自己归到 Airbnb 或者 Uber 模式下的公司,也有统一的称谓,叫做“Airbnb for X”或者“Uber for X”。
“Uber for X”和“Airbnb for X”已经成为了美国创业公司的常用分类了。这里,“X” 代指任何事情,这两个短语翻译成中文就是“类似 Uber 的快速服务”,或者“和 Airbnb 一样的空间分享服务”,无论这些公司给你快送上门的是按摩师、理发师,还是让你分享你家的橱柜或者是厕所。
这种类型的公司现在有多热?在新公司产品发现网站 Product Hunt 上,网站编辑还建立了一个 Uber for X和Airbnb for X的专辑。Product Hunt 上出现过 50 个的 Uber for X 公司,还有 18 个 Airnbnb for X。这仅仅是一个网站的数据而已。
五花八门的 Uber/Airbnb for X 公司
在 Uber 和 Airbnb 红了之后,采取类似方式做生意的初创公司五花八门,某些脑洞大开的程度甚至让你想笑:
我们刚刚提及的 Roost,像租 Airbnb 房子一样租用别人家的仓库。你可以把自己的家里多余的柜子、车库的空间租出去作为别人的仓库;而如果你需要临时使用地方放东西——你也可以像订 Airbnb 一样,根据需要的地理位置找到合适的仓库。
Airpnp,就是一个多余洗手间分享服务。其中既有免费使用的马桶,也有号称汤姆•克鲁斯、尼古拉斯•凯奇和沃尔特•迪士尼都用过的马桶,当然价格会贵一点,需要 10 美元,但可以给你和“巨星同厕”的美好体验。
Breather,就是我们之前报道的“租个地方静一静”服务,他们的界面也和 Airbnb 很像,只不过这些让你安静的空间呆一会儿——看看书、吃颗糖、做做瑜伽,做点工作、面试、甚至发发呆。Breather 半小时起租,每小时的价格在 25 美元。
Breather 实拍图片
Doblet,就是一个“移动电源版的 Uber”,在你的手机低电量的时候给你推送附近的可用的充电宝,每次借用收取 3 美元。这些充电宝连同充电线一般都会放在就近的星巴克、餐厅或者咖啡馆。在旧金山市里,目前有 1000 家合作商家放有 Doblet 的充电宝。
Manservant,顾名思义是一个按小时收费的男仆上门的服务,而且收费高达每个小时一百美元,男仆不能用于情色服务,但做个人保安、酒保、个人助理,甚至帮忙做家务。创始人是旧金山的三位女子,她们认为女性客户们在派对或者日常场合下,需要的是健康、礼貌、尊重的男性角色。
ManServant 主页的宣传图片
Magic,你可以给某一个电话号码发短信,快速叫来一个人帮你做任何事情——跑腿、寄快递、送文件、打扫房子、做数学题……
除了上述这些特别的点子,更大部分的 Uber/Airbnb for X 是这样子的:Lugg,一键把搬家工人叫上门;Push for Pizza,一键把 Pizza 送到当时的位置;Eaze,一小时之内的大麻送上门服务;SpoonRocket、WunWun、Sprig、Instacart、Munchery……快速把食品送上门,时间从 7-20 分钟不等。
而当人们讨论 Uber /Airbnb for X 的时候,他们都在讨论什么?
投资了 DoorDash、Munchery、SpoonRocket、Order Ahead 等多个快速上门服务的投资人 Shervin Pishevar 称,这些服务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魔法棒”,挥一挥,马上就可以满足用户所需,同时也让自己赚到了钱。在更多媒体的报道,更常出现到的是“分享经济”这个词汇:这些互联网服务将现实中闲置的资源都高效利用了起来,无论是车子、房子、衣柜、车库还是人力。
但他们不一定是未来的 Airbnb 和 Uber
但 Uber 和 Airbnb 模式的优势,并不仅因为“速度快一些”和“分享经济”本身。
Uber 重组了传统出租车的产业链。传统的叫车服务的链条有 4 个环节:乘客、叫车软件/电话、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
而 Uber 的做法,就是把这个链条中间的一个环节去掉了——没有出租车公司,没有出租车和司机的绑定雇佣关系,接手中介的 Uber 直接通过算法匹配能最快到达的司机、而去除出租车公司省去了客观的运营成本。
Airbnb 更是通过良好的“社区规则”保证了租房者和房东的真实身份和沟通,通过图片展示、认证身份干掉了传统租房当中的中介,更不需要像酒店集团那样购买许多的房产和支付昂贵的装修费。
这两个服务本质上都在各个环节改进市场效率,一个关于运输,一个关于旅店。而反观目前大部分的 Uber/Airbnb for X 服务,他们当中的不少是让流程更快了一些。像一键搬运工呼叫的Lugg,也只是一个搬到线上的搬家公司、为了保证体验,连装修和摆设都要自己经手的 Breather,要扩张起来更是有不小的难度。简单地来说,大部分 Uber/Airbnb for X 使用了互联网更快速度的做生意而已。
带来一个新的工作方式
但这些 Uber/Airbnb for X 的确也代表着这个年代的自由工作(Freelance)风潮。因为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 Uber/Airbnb for X 公司,让人们有能力选择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工作,而并非传统一签数年的雇佣制。
KPCB今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指出,目前已经有 34% 的美国劳动力是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在 21-33 岁的年轻劳动力群体中,有 38% 的人宁愿选择自由职业。
这不代表他们不工作,而是更愿意接受时间、地点弹性的短期合约工作。目前,在“按需工作者(On-Demand Worker)”,例如在 Uber/Airbnb 上赚钱的司机和房东当中有 44% 都是 21-33 岁的年轻人,他们更加想要自由的生活,更加拥抱变动性和创意,对传统雇佣制强调的融入团队“Team Player”偏好正在大幅下降。
相对于传统办公室“白领”和拥有技能“蓝领”,这种参与“按需工作”的人们有了一个新的名称——“无领”工作者(No-Collared Worker)。这些 Uber/Airbnb for X 的企业总是一直在强调在他们平台工作的“无领”工作者们多么开心,赚得也更多,但尽管对于这种“临时工”状态的工作方式质疑也从未停止。
Homebrew 投资公司的合伙人Satva Patel认为,目前大部分初创企业对待这些“无领”还不够好。毕竟要一个人长期 Uber 司机或者 DoorDash 送餐员,恐怕未必是很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这些公司并没有做的足够好,就是没有把他们工作者当做他们的顾客一样对待——不仅提供福利、制服和薪水,还要让他们真的有能力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成长。我们所有人做现在的工作,都是因为我们喜欢,这对于白领或者无领工作者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甚至有投资人质疑这些这个制度背后的“自由度”究竟有多大。投资机构 Trinity Ventures 的合伙人 Patricia Nakache 称,“我认为危险的是,某一定程度上这些工作者们被锁在了自己的这份工作里面了。例如说 Uber,当你成为一个合约的司机,你申请了汽车贷款,需要自己开车去还这些贷款——那么他们就被锁在这个环境里面,那些原本强调的自由和灵活性也没有了。”
毕竟现在的工作自由,属于最早拥抱这批“按需”工作浪潮的自由工作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