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 项目面临“冰火两重天”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梁文艳 2015-06-15
泡沫的破灭给行业敲了一记警钟,O2O融合了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宝贵的资源,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真正把握了消费者需求的行业佼佼者必将能够笑到最后。

O2O项目,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从头火到尾,作为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商务模式,受到了各行各业的追捧,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似乎被每一位创业者所青睐。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有业内观察者认为,总理提到的就是O2O模式,这不仅在鼓励O2O这一消费行为,更预示着未来O2O创业的大好环境。

在得到了国家高层的支持表态,O2O项目更是火得一塌糊涂。许多互联网企业均将O2O作为标配添加到自己的企业介绍中,在这个O2O创业的大好环境下,似乎你的企业没有做O2O,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面对如此火暴的情形,是否O2O项目真的如同神丹一样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事实似乎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因为受资金、同质化等方面的原因,一大批O2O项目面临倒闭,而真正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却屈指可数。

近日,有媒体列出了O2O项目死亡全名单,以“O2O项目死亡全名单,一窝蜂后触目惊心的惨死案例”为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记者注意到,这些名单囊括了餐饮O2O、社区O2O、美业O2O、旅游O2O、教育O2O、汽车O2O、房产O2O、婚庆O2O等。

以餐饮来说,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餐饮O2O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此外,2016年全国餐饮消费总额预计达到7000亿,可以说,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也不能放过的海量市场。可是并非餐饮行业都能把握住这个巨大的机遇。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到,5月6日,餐饮外卖网站“饿了么”宣布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入股,并与大众点评达成深度合作。在此情况下,“饿了么”创始团队仍然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保持独立发展,并计划3年后上市。

但是,另外一家几乎于同一时期起步的企业——饭统网就没那么幸运。成立于2003年的饭统网,被称为中国第一家免费提供餐厅预订服务、餐饮优惠折扣服务的在线餐饮综合服务商。然而,饭统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却没有迎来资金的铺垫而面临倒闭。

面对媒体报道的O2O项目倒闭名单,不得不思考,这究竟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还是目前大量企业对于O2O 模式理解不够,再或是企业本身出现了问题?

深圳市思格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高瞻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项目的关闭或者死亡本是行业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一个环节,但是出现大批量的项目死亡则肯定是行业发展出现了问题。”

罗高瞻指出,在资金的推动下,一大批O2O企业蜂拥而来。由于初期竞争不强,基本上企业都有钱赚,但随着赚钱效应的放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竞争日趋白热化,出现大面积倒闭潮也是大家跑马圈地的后遗症。O2O的泡沫化跟资金的强力介入密不可分,资金是行业发展的加速器,但资金不是行业壮大健康发展的万能药,行业的做大需要沉淀,借助资金跑马圈地不是一定能发展成功。

罗高瞻进一步表示,出现大面积倒闭潮并不是单方面问题,有可能是需求端,也可能是供给端,但是出现问题不代表就要否认整个行业,只能说明目前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其实,各行各业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着千差万别的情况,不同类型行业O2O关闭有着具体原因,但是仔细分析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却有着共性的东西。

对此,罗高瞻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互联网的消费需求复杂多样,年老的消费者、偏远农村的消费者,有的还没有完全介绍互联网,或者只是部分接受了互联网,对O2O更是不知所云;城市的中青年消费者早已习惯互联网,但O2O能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还是个问题。

正如有业内人士强调的一样,O2O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在于:基于时差选行业,基于痛点做产品。具体而言,不同产业受到互联网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意味着不同行业O2O项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不一样的。对于创业者而言,要善于利用产业时差,去发现那些尚未被重视但是具备一定潜力的行业。

另外,O2O只是形式而已,创业者要抛开所谓的O2O外衣,去找到这个产业的本质和用户的痛点。因而,还是要回归到用户需求本身。用户本身的需求将决定这个O2O项目的生命力。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日,“O2O死亡名单”在使我们惋惜的同时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罗高瞻对记者说,首先,要找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炒概念开发创业产品,没有建立在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产品必然不能长久。

其次,科学重视资金的作用,认为资金能搞定一切的想法会让创业者和投资者走入迷途。

泡沫的破灭给行业敲了一记警钟,O2O融合了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宝贵的资源,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真正把握了消费者需求的行业佼佼者必将能够笑到最后。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