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旅游棋局 华侨城打算怎么下?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执惠旅游 2015-06-20
在外界看来,华侨城仍然是一家房地产企业,执行的是“旅游+地产”的经营模式,一方面,把一部分门票收入作证券化尝试,在开发项目上,更多引入资产证券化、轻资产等一系列增强现金流的操作。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实现城市智慧旅游城市系统。

“不是每一座城市都必须拥有主题公园,也许一座城市就是一座公园。” 近日,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坚在一次旅游投资大会称,“不同于以往‘地产+旅游’的传统模式,华侨城将构建起一套O2O城市智慧旅游系统,形成‘文化+智慧+旅游’的全新模式。”

据了解,这套系统在线上,为主题公园量身定制智慧旅游APP系列和相关文化游戏产品,同时打造一些智慧旅游拳头产品;线下即体验中心,华侨城意图把全国旅游资源有效统一,即“每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主题公园的概念”,以一种全新的表现模式去展示每一座城市的特点

通过线上线下形成资源共享,华侨城将目光锁定在每一座城市,试图进入先前不具备建造主题公园的其他地方。

文化旅游遇见移动互联,将会发生什么?

李坚说,智慧旅游在华侨城,不是互联网+的概念,不会像淘宝、携程之类一步登天,甚至也不会把3000万的旅游数据转化为有效财富,因为互联网和文化旅游之间有本质区别。旅游经济是体验经济,只有人到了才能享受相应的服务。

“华侨城卖的不仅仅是旅游的概念,从企业战略角度来说,它卖的是旅游的文化,如何将文化嵌入体制中?华侨城的做法,可以通过线上广泛的传播,实现较容易的交易和客户的互动。通过这种传播,使欢乐谷在线上产生流量,而此类流量很可能不属于欢乐谷本身所在的城市,而是以欢乐谷为半径,向外辐射2小时左右的城市圈。”亿翰智库中国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化东分析说。

李坚说,目前这套系统正在广西柳州文化科技主题乐园内试验,明年年底正式对外推出。前期先在欢乐谷和春秋淹城等主题公园内铺开线上系统。后期,线上线下全面展开,争取在全国批量推广。

“很多主题公园升级不到位,是导致游客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我们先后升级了7次,在升级中也会保留原来的一些硬件产品,但会增加类似于多功能眼镜之类高科技元素,来升级游客的体验。”李坚说。

弥补不足

在外界看来,华侨城仍然是一家房地产企业,执行的是“旅游+地产”的经营模式,具体是把主题旅游与主题房地产结合起来,再融入主题商业,几大元素之间互为依托,形成独特的“华侨城模式”。

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欢乐谷作为大型共建项目,华侨城在与地方政府洽谈土地中增加了相应筹码,以旅游品牌的优势低价拿地,再以地产开发快速回笼资金,补贴旅游地产。

华侨城的毛利润虽高,但这一“地产+旅游”模式偏向于重资产运营,这决定了其造血能力一般。事实上,纵观华侨城20多年的发展,其旅游地产模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然而,在行业巨变的情况下,现有模式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

目前,华侨城尝试改变,弥补现有模式的不足。

具体做法是:一方面,把一部分门票收入作证券化尝试,未来在开发项目上,更多引入资产证券化、轻资产等一系列增强现金流的操作。此外,今年3月华侨城就抛出80亿元定增方案,加快欢乐谷布局。

“原本轻资产模式如果加入重资产,竞争力会更高,同样的,原本重资产行业加入轻资产,竞争力也会加强。”张化东说,华侨城的关键在于如何打通融资渠道,特别是打通资产证券化的渠道。甚至可以加入其他的金融手段,这更有利于华侨城的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上文提到的,利用互联网,插上文化和科技的翅膀,实现城市智慧旅游城市系统。

按照李坚的构想,华侨城智慧旅游终端将被打造成平台入口,实现旅游景区门票收入之外的收益多元化。而这,正是华侨城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生命力和动力所在。

事实上,欢乐谷与迪斯尼等国际巨头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欢乐谷的营业收入中80%依赖门票,20%为园内的其他收入,包括餐饮、主题纪念品等。迪斯尼方面,过去10年里,迪士尼公园的年收入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14年总额超过50亿美元,其中还不包括公园内食品饮料等商品的销售收入。其中,迪斯尼乐园门票收入只占其全部营收的30%-40%,更多的是商品、影视、图书等衍生产品。

据悉,迪斯尼有一个园子,每年更新产品的三分之一。欢乐产品的更新是一个公园成长的生命线。而这个生命线从哪里来,华侨城认为从文化上来。华侨城试图通过“难以用报表解读”的文化与科技,推出新产品,使产品、产业乃至资产结构得以优化升级。

“华侨城跟其他企业竞争,还需要建立起自己主题公园的文化与品牌,在文化塑造上加大投入。未来比拼的,不是华侨城开了多少个主题公园,门票收入多少,每年增长多少,而是看文化与品牌有没有拓展开。迪斯尼可以在中国开,华侨城也可以拓展到国外,这是相互的作用的过程。” 张化东如是说。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奇创旅游规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