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11月15号,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约,接下来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老百姓无一不对这经历8年达成的重大国际合作成果报以期待,尤其是今年各行各行都深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急需猛药来为来年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它真的对包括旅游在内的各行各业是绝佳利好么?如果是,那我们旅业同仁应该具体从哪些地方去切蛋糕呢?
RCEP的意义
为了做这篇作业,笔者也在知网等各类平台浅显的研究了RCEP的相关内容,认为这一次协议的签署,真正体现了各国领导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的合作态度,比如以下两点:
RCEP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
RCEP的15国包括了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中日韩)和最不发达的国家(老挝、缅甸、柬埔寨),没有强推美国主导的TPP的过高标准,充分认识到了亚洲地区发展多样性的现实,在多样性与高标准之间找到平衡,以具有灵活性的安排和方式,推动RCEP更贴合不够发达的国家的国情,对无法立即承担更高开放标准的国家来说,这也更具现实操作性。笔者坚信“不考虑实践水平的公平一定是假公平”!
RCEP创造性的通过包容性的制度弥合碎片化的地区架构,正好避免了美国一贯主导的国际贸易准则中的所谓“公平贸易”、“互惠对等”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制。
笔者的看法是:两个经济实力完全不对等的国家,实施完全公平、对等的贸易机制,才是最大的不公平、不对等。成人组和幼儿园组比赛,能用绝对公平对等的游戏规则吗?
RCEP具体措施足够务实
因为笔者是电子商务科班出身,所以能更深刻感受到RCEP对电子商务的影响:RCEP将制定跨境传输数据的规则,并限制成员国政府对数字贸易施加各种限制,包括数据本地化(存储)要求。
RCEP还对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领域进行了规范,旨在促进跨境贸易的同时,保护区域内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怎么理解这一条款呢?举个例子,美国为何要对抖音的海外版Tik Tok诸多限制,其中很重要一条理由就是出于数据安全,Tik Tok必须把所有的数据保存在美国本土,哪怕抖音已同意执行该要求,依旧被拒之门外。但RCEP对这种贸易限制措施Say了No。
这对平台级的企业是利好,无论是抖音还是淘宝是微信,都可以放心得输出数字应用而无需考虑它存储在哪里,只要符合约定的跨境数据传输的规则,并确保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即可。可别小看这个进步,文旅行业未来最值钱的就是基于大数据画像后的标签数据,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精准营销和以最低的成本获客。如果15国消费者的标签数据可以打通,会大大促进RCEP地域经济的超级大循环。
RCEP对在15国内的跨国贸易无疑可以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媒体都在举纺织品的例子,中国从澳洲进口免税的羊毛,在中国的工厂制成半成品后,再用越南的廉价劳动力生产为成衣,这个最终纺织业产品的议价能力将大大提升。
在笔者求学时,老师就说过,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果这条供应链借助RCEP打通了各自具比较优势的各国,越过了关税这样一个重要的限制,它的想象空间将无比巨大,所以不论是大卫·李嘉图还是卡尔·马克思对全球化贸易便利性都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经济社会分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疑,对中国以及协议内的其它14个国家而言,饱受今年的疫情冲击之后,RCEP的签署确实是一个宏观、微观各个层面都受惠的好消息。也是在某国近几年一直主推贸易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本国优先主义,到处任性退群、减缓全球化步伐之后,实质性的一次回击。它也证明了,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越开放才能越自信。
RCEP对旅游所能带来的利好
RCEP签署后,旅游业的朋友也有不少观点发表出来,有人就预计,后续各国可能会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比如相互免签、更便捷的落地签以及配套的各种人员自由流动的便利措施,甚至YY像欧盟一样,人员可以在15国内任意行动。这不是不可能,只是不会再特别短的时间段内轻易实现。
笔者为何给各大旅行社企业泼这盆冷水,因为从收集到的情况来看,RCEP暂无区域内旅游人员自由流动的便利政策(当然,我们都在盼望全方位、全要素的人员流通便利性政策)。
RCEP没有旅行者的跨国便利措施
费力啃完全文,笔者要报告一个坏消息,如果作为一名旅行者,想要去东盟十国、日韩、澳新旅行,期待RCEP的条文会为中国护照带来更多免签国,那么很抱歉,你可以直接跳到结束语了。
因为RCEP几乎没有谈及作为旅行者的跨国便利措施,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旅游签证还是“外甥打灯”——照旧。
RCEP约定了统一的商务访问政策要求
RCEP协定文本第九章“自然人短期流动(Temporary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专门讨论人员流动问题,包括九个条目,分别是定义、适用范围、配偶与被扶养人、短期入境许可、附件IV(有关自然人短期入境的特定管理表)、申请处理、透明性、合作、争端解决。
协定的第一和二条目确定了自然人过境政策的主体范围,具体限定在了“短期商务访问”和“企业内部调动”两大主要人群。如果是为了短期商务访问目的在15国内旅行,或是跨国企业内部员工的跨国调动,应该会有比现在更方便的措施出台。
但即便如此,附件IV中部分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细则要求,对于符合RCEP协定中短期入境人士的要求承诺差异还是很大的。
RCEP协定框架内的跨国人员流动都是基于商业合同的,虽然有一些国家对于自由职业者做了宽泛的界定,但主体协定条文中仍然拒绝先入境后求职的策略,这直接否定了打算先出国再就业的可能性。作为旅游从业者,可能暂时不要夸大RCEP对行业的利好,至少人员流动这一块,远不如本区域内的商品流动、技术流动、服务流动、资本流动所将具有的便利度。具体流动便利性政策将何时出台,只能观望最新政策。
旅业对RCEP的想象空间
以旅行为目的的人员自由流动暂时还不便利,那我们旅游业对RCEP还有想象空间吗?笔者在本文先提出2个可以着力的方向,请旅业的同仁们参考和拍砖。
引入高端旅游服务人员
为什么笔者会想到这一点呢,有人撰文提到,菲佣是否会随着RCEP的推进和落实,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普及。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朋友们,家庭聘请菲佣的现象早已很普遍。因为菲佣的人工成本并不高,雇主提供吃住的话,只要大概5000港币一个月(新加坡更是只有600新元),但聘请一名菲佣,前期相关手续费用比较高,办理流程也很复杂。
数据小分享:1、2017年数据显示,香港有35.2万名外籍家庭佣工,其中18.9万人为菲律宾籍。香港外佣的最低工资为月薪4310港元(约合人民币3712元),比菲律宾当地工人平均月薪1700元高1.5倍。同时期,新加坡的菲佣数量为7万人,最低工资为570新加坡元(约合2826元人民币);2、2019年数据显示,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外籍家庭佣工(外佣)的“规定最低工资”将维持在每月4630港元,涨幅并不大。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起已开放外劳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熟度已较高,所以市场稳定性较好。
那如果基于RCEP相关流程简化以后呢?前面不是说了,基于商业合同的人员流动是会逐步放开的?5000港币也就是4000多人民币,这个性价比,在房价动则好几万每平米的一线城市,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引用外界的一句玩笑话,家里请了菲佣,连英语家教和补习班学费都省了。因为英语本来就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英语能力一直都是菲佣的竞争优势,所以菲佣的工资收入通常要比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佣人工资高。
如果说菲佣还不算高端服务人员的话,那回到旅游业,酒店的中层管理人员算不算,泰式SPA的熟练技师算不算,一些户外项目比如帆板、潜水和摩托艇的资深教练算不算?东南亚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比如巴厘岛、普吉岛和沙巴,这样的人才在国内应该算比较稀缺吧?但在东南亚他们虽然也属于收入较好的职业,却远远没有中国市场这么稀缺。
今年疫情封住了国境线,大家不得不选择国内游,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景、人文毫不输国外,但要论到我们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且不说日韩,哪怕东南亚这些小国,我们也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RCEP形成了自由流通,那么水往低处流,就得倒逼国内服务水平的上升,知道整个区域内都趋于相对平衡为止,打破某些国营景区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
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相对较强的付薪能力,随着RCEP的推进,聪明的旅企,哪怕你就是一个国内的高端民宿,或者综合度假村,是不是可以考虑搭建一个“国际化”的服务团队?
有人说,RCEP对我国优势行业是机遇,对薄弱行业则是挑战。那对专业服务人员,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还停留在靠山吃山,占山为王的旅游服务水平上,那先吃螃蟹引入国外优秀服务人员的旅企,将会尝到服务品质提升带来的甜头,国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到了需要大幅度提升的时候了。
加大对外旅游项目的投资
在投资方面,RCEP约定,进一步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实质性开放待遇。其实在东南亚国家,早已不乏中国人开公司、雇佣当地的人员、赚中国游客的钱这样的案例。
比如在菲律宾的锡基霍尔岛,笔者遇到一个中国东北老板,在当地投资开了一家酒店,靠着对国内OTA的熟练运营,客源很稳定。但在整个以宿务为中心的菲律宾中米沙鄢地区,住宿业的基础建设还不够好,优质的酒店和高端的民宿占比也不多,当地人也不太热衷于做旅游生意,这和泰国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笔者不知道这是不是菲律宾在对待国外投资人的政策上有所限制造成的,如果RCEP能够真正在15国范围内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国内手握动辄手握几千万甚至几亿资金的金主们,是不是就不要全部挤到浙江去开精品民宿了?脑洞再开大一点,长隆、华侨城这样的劳动力密集的大型旅游企业,也可以到更多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还更低廉的地方,去开辟新的战场。
在东南亚和日韩输出旅游项目,不仅仅是重资产投入一条路。笔者本身就是中国创业者的一个缩影,能深感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充满机遇,但也随时体验着竞争的残酷。就以市场竞争而言,如果更多的中国的创业者能走出国门,吃苦耐劳且智慧丰富的中国企业其实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在文旅数字化服务、OTA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媒体传播这几个领域,中国的头部企业已经利用14亿规模的超大市场积累足够的数据分析能力,如果进入RCEP市场,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几乎没有对手。
笔者熟悉的一家中国旅游企业Klook,就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这家创立于中国香港的在线旅游企业,近几年在中国国内市场比较低调,但在亚太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市占率非常稳定,几乎没有对手。
Klook一直深耕目的地的碎片化旅游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优异成绩,也得到了资本的追捧,2019年最新一轮融资高达2.25亿美金,参与的软银愿景、红杉中国、经纬中国、TCV、OurCrowd等诸多全球顶级投资机构都看好它的持续发展。所以,随着RCEP政策的不断优化,未来文旅产业的国际化之路是一个趋势。
有了RCEP,我们旅企为什么一定只能在国内的严酷竞争中,去拼个你死我活呢?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总结
“一带一路”的推行,可以把我国成熟的产品、服务或模式输出到海外,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输出产能和资金的同时,也可以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让整个中国的经济体系都重新获得更大的推动力。
现在RCEP又来了,它意味着覆盖总人口达23亿,GDP26万亿美元,占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这是全球最的大自贸区。
短期内笔者还没看到基于旅行为目的的人员自由流动的政策,但对内引入高端旅游服务人员、对外加大旅游项目投资,可以成为饱受疫情影响的文旅企业的一个新机遇和新的切入点。
RCEP签署之后数日,11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RCEP给所有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新机遇,中国的互联网+技术拥有着很大的比较优势,如能应用到RCEP内15国的旅游产业,潜力无限、机遇无限!
原标题:《RCEP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它对旅游业有啥好处?》
(执惠对内容略做编辑,作者:佳程在线CEO肖远山、中国青旅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经理孙逸。执惠真诚欢迎业内同仁投稿,沟通可加微信:tripviv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