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明假期旅游收入83.4亿元,家庭自助游、亲子游成为市场主力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姚嘉莉 2021-04-06
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458.8万人次。

4月5日,从广东省文旅厅获悉,经初步测算,2021年清明节假期三天,广东省共接待游客1721.8万人次,收入83.4亿元。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458.8万人次。截至4月5日15:30,全省景区总预约数为66.5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一。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明显复苏,传统的祭扫、踏青和短线近郊旅游兴旺,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井然有序。

全省各地文艺活动精彩纷呈。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推出话剧演出《牛虻》;广州大剧院上演以广州市黄埔区发展为题材的精品舞剧《到那时》;广东音乐曲艺团组织器乐演奏员在陈家祠演奏《银河会》《雨打芭蕉》等广东音乐曲目;红线女艺术中心展出“我的生命属于艺术我的艺术属于人民”红线女艺术生平展、“戏无不可与人言”——粤剧大师马师曾的戏剧人生展览,放映《余乐生平》红线女经典名剧唱段特辑和纪录片;深圳仙湖植物园举办“2021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深圳世界之窗举办国风嘉年华,表演《盛世纪》《凤舞东方》等国风史诗舞蹈秀。

清明节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在广东省各地文化场馆和景区景点举行。深圳市东部华侨城组织“青团制作体验”活动;韶关市博物馆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节——清明敬思手抄报征集展示活动”,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推出了“品阅珠玑”——我们的节日·清明——“艾糍飘香”亲子活动;珠海市斗门区图书馆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故事会”和“A goose——英语绘本故事会”,斗门区文化馆公众号上线“我们的节日”,播出清明节传统非遗美食,传承斗门非遗。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清明假期“缅怀英烈、崇尚英雄”蔚然成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推出“云祭扫”活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开展“缅怀先烈·农讲所故事”线上活动;辛亥革命纪念馆举办第五届“走读广州辛亥革命史”线上和线下扫墓活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展“诵先烈家书奠黄埔英魂”为主题的清明祭扫系列活动,将黄埔军校史迹点作为开展党史教育的生动课堂,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乡村红色旅游景区也吸引大批市民前往祭拜英烈,缅怀追思。在入选首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增城大埔围村,不少家长专程带孩子前来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了解东江纵队的红色光荣历史;广州从化的黄沙坑东江纵队革命遗址纪念馆展出“党史长廊”长篇农民画,吸引诸多年轻人前往打卡;梅州市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区推出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

清明期间,广东省乡村旅游回暖复苏,周边短途自驾出行比例上升,家庭自助游、亲子游成为市场主力,游山玩水、赏花摘果热度提升,打卡网红景点、追寻红色足迹、品尝农家美食、入住精品民宿等多样化乡村旅游体验颇受市民游客青睐。除了自然风光美景,充满文化韵味的传统村落也成为假期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好去处。极具岭南风格和特色的番禺沙湾古镇、花都塱头古村、南沙大稳村等地保存着大量完好的岭南古建筑,随处可见摄影爱好者拍照打卡;充满文艺气息的海珠小洲村、拥有广州首个航空科普和航空基地的白云凤和村等网红乡村,也颇受市民游客的青睐;从化区、增城区高精品民宿受热捧,平均开房率达7成以上;广州首批10家精品民宿纷纷推出特色体验,位于增城的吾乡石屋策划踏青活动,组织农耕插秧及采摘体验,制作手工艾糍;湛江市徐闻“菠萝的海”凤梨采摘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云浮市大金山、南山公园、植物园、大江头村、城头田园综合体、富丰公园、水东古村等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点,垂钓休闲、草莓采摘、踏青赏花等亲近自然、体验农事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深受市民热捧。

*:读创,作者:姚嘉莉,原标题:《复苏!广东清明假期旅游收入83.4亿元,家庭自助游、亲子游成为市场主力》。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