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游客喊“退票”,景区该反思了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王远方 2021-05-06
五一期间部分景区由于人数过多超过景区承载量。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客流量预计达到2.5亿人次,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已显著超过2019年同期。五一期间在部分景区,出现了由于人数过多,超过景区承载量的“退票”行为。据媒体报道,在湖北荆州方特东方神话主题乐园,现场十分拥挤,有游客要求退票。景区方面称确有此情况,已为游客全额退票。而在四川阿坝州毕棚沟景区内,大量游客滞留后,大喊“退票”。同样的“退票”场景在这几天里多次出现。

游客“退票”的呼声,或许主要并不是为了挽回门票的损失。抢到了出行的车票,穿过了拥挤的车流,最后却堵在了景区里,“退票”的背后多少有些无奈。即使退了门票,不少游客的计划也会被打乱,出行的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在五一假期开始前,频上热搜的“抢票难”“订酒店难”等话题已经表明,这个五一的热度非比寻常。此前由于疫情积攒的出游需求,在这几天迎来了集中的爆发。虽然网上有着各种五一“逃避人群”的参观攻略,但对于第一次到来的游客来说,去网红场地、景区打卡依然是有着仪式感的环节。

并且,对于游客来说,假期旅游市场火爆,行程往往需要提前确定。虽然对景区的人流量有了一定的预期,但面对暴涨的客流,游客也往往只能按计划前往。

但是,与商圈、步行街无法精准测算人流量不同,景区事实上可以通过提前预售门票对客流量进行提前预判,及时根据景区承载量调整接待安排。售出了门票,景区需要做的不只是提供入园的机会,也需要做好配套保障工作,而不是无限制地售票。景区的承载量不只是应该看能够容纳多少游客,更应当关注后勤、车辆、设施的保障能力。只要一方面出现不足,游客的体验就会受到影响。

旅游需求的爆发,也是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绩的体现。人们防疫的信心与安全感提升了,出行的需求自然增加。此前,预约入馆、提前购票成了有效降低人员密度、减少疫情传播可能性的方式。在今年五一期间,比如故宫、湖南省博物馆等场所的门票一早就被抢购、预约一空。相关场馆也多次发布通知,请没有预约、购买门票的游客不要前往游览。

由于提前实施了相应措施,虽然旅游市场火爆,但故宫等景点依然保持平稳有序运行。馆方对入馆人数做到心里有数,在措施的制定上也能够走在前面。由于取消了线下购票的环节,未抢到门票的游客也不会在线下扎堆。

与其一味地劝告游客减少出行、避开人流,倒不如在景区的管理上多下功夫。景区提前实行分日期、分时段预约制,未能预约上的游客可以及时调整游览计划,实现人流量的均衡化,而不是在同一时间全部挤向热门景区。新闻中的“退票”结果,看似补偿了游客的金钱损失,景区似乎也尽了责任,但是这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带来的体验却是负面的。游客在时间、精力上耽误的功夫,是一次退票和道歉弥补不了的。

既然当时在面对疫情防控带来的压力时,预约制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那再次面对旅游市场的考验时,不少景区却还是在被动应战,“亡羊补牢”?或许这次“退票”事件对相关景区也是次教训。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ID:gmrb1949),作者:王远方,原标题:《多地游客喊“退票”,景区该反思了》。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