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6月8日,海南省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全省累计完成进出岛旅客吞吐量2.7亿人次,较“十二五”期增长39.7%。初步完成琼州海峡南岸港口和航运资源一体化整合,旅游客运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到2025年,力争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200亿元,“两主两辅一货运”的运输机场布局加快构建,全省运输机场保障能力达到6200万人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建成立足海南岛、服务全国、面向“两洋”、联通世界的国际航空航运枢纽。
《规划》指出,旅游交通体系要更加完善,“交旅融合”“运游结合”快速发展,陆海空联动的生态立体旅游新模式、新产品、新供给加快形成。展望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运输服务能力和品质全面升级,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门户枢纽高效集约竞争有力,打造成为我国面向“两洋”的国际门户枢纽,形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领先的机场群和港口群。岛内交通畅通融合乐享,实现全岛交通一体化,交通运输和旅游、生态深度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国际邮轮港,构建以三亚国际邮轮母港为核心、海口国际邮轮始发港为重要组成的邮轮港发展格局,逐步建设儋州邮轮挂靠港等港口。重点建设三亚国际邮轮母港、海口国际邮轮始发港、儋州港邮轮码头工程,满足国际主流大型邮轮停靠。推进邮轮游艇产业加快发展。依托三亚国际邮轮母港、海口国际邮轮始发港、儋州邮轮挂靠港等,发展邮轮游艇业务。积极开展与国际邮轮公司的战略合作,推动开辟环海南岛、北部湾近海邮轮航线及东部沿海地区至海南航线,努力构建环东南亚、RCEP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邮轮旅游航线。积极推动延伸邮轮游艇及娱乐、演艺、文化等产业链,培育旅游观光、体育与各类体验等新消费。
《规划》还提出,打造美丽的旅游公路网,推进环岛旅游公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旅游风景路。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结合环岛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一批具备多元旅游服务功能的新型特色公路服务区和公路驿站。鼓励在干线公路沿线具备条件的区域配套设置驿站、观景台等旅游服务设施。引导有条件的客运枢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研究具有多元旅游服务功能的新型特色公路服务、公路驿站、飞行驿站/起降点。
同时,推动旅游交通服务产品创新,围绕滨海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特色农业区、中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区域,发展环岛旅游公路及驿站、自驾车、房车营地、低空飞行等旅游新产品。鼓励企业在高铁车站、港口、机场周边开展汽车租赁业务,推广异地还车服务。围绕高铁车站、轮渡码头、邮轮码头等实施高品质综合开发,形成集交通、旅游、商贸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构建集出行、休闲、体验、娱乐、消费为一体的“快进慢游”新模式。加快推进环岛旅游公路等“智慧公路”建设。
在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上,以数据衔接公众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在城市公交、旅游出行等领域试点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体系建设,整合既有信息发布、导航、购票等功能打造数字化出行助手。依托“一部手机游海南”平台,整合国际邮轮、骑行、电动车等多种出游特色方案,丰富海南环岛智慧公路服务体验。积极推进民航“无纸化”便捷出行,提升旅客航空出行体验。
以下为《规划》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