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四五”拟建15项旅游文化广电体育标志性工程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执惠 2021-07-10
其中,包括推进环岛旅游公路、全省免税购物系统工程、海南康养旅游建设工程等。

7月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十四五”旅游文化广电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十三五”时期,海南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 3.52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364.91 亿元。2016 年至 2019 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共 2.87 亿人次,年均增长 11.4%;实现旅游总收入 3492.05 亿元,年均增长 15.9%。全省共签约旅游项目 65 个,协议总投资额 1802.96 亿元。“十三五”时期,旅文系统共拨付 2.23 亿元旅游发展资金、31.52 亿元公共文化设施资金、5.91 亿元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资金、3.73 亿元广播电视发展资金、10.34 亿元体育公共服务和全民健身资金。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海南省要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医疗、养生、农业、海洋、科技、工业等产业的融合,破解旅游业效益不强、服务质量管理相对落后等问题,形成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到 2025 年,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文化强省、智慧广电、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文化广电体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海南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强大力量,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其中,在旅游目标上,将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围绕初步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目标,构建国际知名度假天堂、康养天堂、购物天堂和会展高地,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文化目标则为打造“一先行区、三基地、一窗口”。即将海南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先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世界文化艺术品交易基地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体育方面,打造“两区一中心”。即将海南建设成为全国体育改革先行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

《规划》提到,在“十四五”期间,集中力量推进环岛旅游公路、生态旅游工程、全省免税购物系统工程、海南康养旅游建设工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高A景区创建工程、旅文系统会展工程、智慧旅文工程、主题公园工程、省会城市十大重点文化工程、博物馆发展工程、文化文物品牌工程、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体育品牌工程、市县体育“一场两馆”工程等 15 项旅游、文化、广电、体育标志性工程建设工作

同时,积极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海南希望东方演艺主题公园、三亚亚特兰蒂斯二期(复游城)、Hello Kitty 主题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压实项目责任主体,建设三亚市文化中心、三亚孔子学院体验基地、东方市文化中心、海南昌江棋子湾文化产业创意港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完善重点体育项目建设,建设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三亚市国际体育产业园、万宁冲浪小镇、海南陵水国际足球训练基地等一批重大体育项目。

“十四五”时期,海南还将重点关注重大旅游、文化、广电、体育项目的招商引资与市场主体引进,进一步提升行业发展环境与行业发展质量。聚焦行业重点领域,加大招商优惠政策扶持,在“十四五”时期,围绕旅游主题公园及A级景区、影视基地、体育旅游特色小镇、体育教育培训基地等领域,给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到“十四五”期末,力争实现一批旅游、文化、广电、体育头部企业入驻海南省。

在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通过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改善投融资环境、简化境内外企业经营手续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与强化海南省旅游、文化、广电、体育市场的投资、融资发展。鼓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创新文化旅游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有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转让、风险投资等方式融资。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产业特点创新开发旅文广体金融产品和旅文广体消费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产业类投资基金。

《规划》还提到,立足海南省“十四五”期间,构建“一中心、三天堂、一高地”的旅游发展目标,通过供给侧、需求侧、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三个方面,谋划海南省旅游发展核心吸引力、旅游宣传营销方案、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等核心路径,支撑海南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际知名度假天堂、康养天堂、购物天堂和会展高地。在海口、三亚等地高标准建设国际化、高端化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和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加快推动一批国际文化旅游品牌落地。

培育国际级旅游产品和业态。主要打造购物旅游、医疗康养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 5 大重点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会展旅游、环岛旅游公路、主题乐园及景区旅游、生态雨林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城镇旅游、乡村旅游、婚庆旅游 8 大特色旅游产品,聚焦高品质、国际化区域,打造高端游客集聚区。发挥海口江东新区、三亚亚龙湾、三亚海棠湾等地景区和度假区集聚优势,改变旅游项目单打独斗的局面,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健全完善旅游全产业链供给体系。

同时,还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适当延长开放时间,鼓励开发时尚夜游项目,丰富高端康养度假、品质乡村旅居产品,完善全时、全季旅游产品体系,引领中国旅居时代,实现游客人均停留天数从目前的 3.8 天延长到 4.5 天以上。

提高旅游消费质量和水平。优化旅游消费品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消费旅游消费品,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商品档次和附加值,带动旅游消费从基础消费到附加值高的精品消费转变。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省国内游客人均消费从“十三五”时期的 1032 元增长到 1350 元以上。

在医疗康养旅游方面,结合全省“一核两极三区”的健康产业构建格局,将优质医疗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效协同,打造健康旅游目的地。以乐城先行区为核心,积极融入医疗健康消费内外双循环,发挥高端医疗服务、专病康养、中医药康养、涉外医疗等健康旅游产品,打造医疗旅游消费回流重要平台。提升打造 7 个雨林养生基地、7 个温泉养生基地,重点发展亚健康管理、照护康复等产品和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健康养生养老社区、大健康及生命康复中心,全省布局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放宽健康医疗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吸引高净值人群来琼康养度假。

在海洋旅游方面,在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琼海市等地培育、引进高品质国际滨海度假旅游项目,举办海洋旅游国际论坛,打造大型海洋主题文旅综合体。优化近海生态休闲游产品布局,重点支持蜈支洲岛、西岛、分界洲岛、鱼鳞洲等发展游船、海钓、低空飞行等新业态。推进有条件的中心渔港和海洋牧场发展休闲渔业,支持更多企业投资发展近海游船旅游和海钓旅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广远洋海岛观光游,开发海底观景、南海俯瞰、海岛光影等亮点产品,培育远洋海岛旅游品牌。

在体育旅游方面,按照《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一圈、五区、五极、七核”空间构想,统筹推进全省体育旅游有序发展。到 2025年,全省打造 2-3 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国际体育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沙滩运动,积极发展水上运动,推动高尔夫、黎苗特色运动、热带雨林户外运动、环岛旅游公路赛事、琼中足球等特色体育项目旅游化发展。鼓励发展体育旅游装备制造业,推进重大体育旅游项目建设。

《规划》提出,拓展多层次住宿空间。控制经济型酒店规模,支持中高端度假酒店发展,提升星级和度假酒店服务品质。创新发展品质民宿,吸引专业公司、平台进驻,打造一批品质感不低于四星级酒店、带有本土文化特征和设计感的高端民宿。鼓励农户改造自用住宅休闲空间,有序发展主题民宿客栈。“十四五”期间新增评定 30 家金宿级、银宿级产品。鼓励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篷酒店、特色家庭旅馆及生态、文化主题酒店等新型住宿业态。建立闲置房屋盘活利用机制,鼓励发展房屋专业托管公司,积极发展一批共享短租平台。

附件:《海南省“十四五”旅游文化广电体育发展规划》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