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之前,执惠旅游已经发表《初创公司被大公司吃掉体验之一:市场产品契合度篇》、《初创公司被大公司吃掉体验之二:财务管理及公关篇》、《初创公司被大公司吃掉体验之三:人与产品营销篇》,本章是最终篇,主要是彻底回顾创业者从辍学开始创业以来的心路历程。
有关辍学、开办「真正的公司」以及迈入「成人」这几件事上:
回首往事,我觉得我很高兴自己能做出辍学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这样一来我能够比我的同龄人更快的学到东西。
这里要澄清一点,是因为我辍学之后的创业经历让我的人生有了厚度,而不是单纯的辍学让我人生有了厚度。当时我觉得如果我再等上一年,等我毕业之后在去创业,那个时候整个机会就会完全错过去了,所以我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辍学会直接影响你和朋友家人之间的关系,它让你顿时拥有了一段非常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其中你和很多人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如果更糟的话,比如你的家里人强烈反对,那么你的人生会顿时掉入地狱。
但幸运的是,我的家人特别支持我的决定。有时候想想我自己也觉得有点儿遗憾,没能让家里人见证我在毕业典礼时的样子,更何况那所大学还是我祖父的母校,我毕业的话就能跟他是校友了!
在科技行业,辍学的经历对我未来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影响。不,应该说一点影响也没有。也许我到了别的行当,辍学会让别人对我皱一下眉头吧。
第一年最难熬。我那个时候是从一个学生开办的初创公司转型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在 Facebook 上,我成天看到朋友们在临毕业的时候到处聚会的照片。而那个时候我刚到波士顿,什么人都不认识。
当你跟朋友说你辍学了去创业,尤其是开了一家科技初创公司的时候,他们就像是有简单的膝跳反应一样的直接联想到扎克伯格、乔布斯以及比尔盖茨,几乎没有一个人例外的。
他们在这个事情上无外乎两种看法:「哇,马克·扎克伯格以及比尔盖茨都是辍学过的,你一定跟他们一样酷!」,第二种看法是:「他们俩都辍过学,看看人家现在多有钱了。」前者这个说法固然会让人困扰,但是后者这说法就带着一点傲慢的姿态了,似乎他们是在说:你能跟人家比?
总而言之,人们还是适应不了「辍学」这个概念,它总是能引来更多的关注,当然这也是公关领域很好的一个题材,你可以适时的利用这一点来做宣传,吸引大家的眼球,提供炒作的话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辍学绝对不是一个明智选择,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一些真正考虑过利害关系的人来说,它会给你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图注:当时还在上学的我,墙上挂着的照片是祖父和小时候的我的合影)
当你真正走出校门,你并不是想着光是依靠工作时间的累计,迅速渐进,自然而然地过渡成一家真正的商业公司的。
从你跨出校门的那一天开始,你就需要全盘重新思考,意识到你的全职创业身份会影响到你方方面面,从如何管理你的项目开发进度到你的招聘再到每天以公司的整体目标作为导向思考问题。当然这其中有无数的痛苦,老实说,这些痛苦真的不好受。
正因为上面这一点,如果你是初出茅庐的创业新手,需要将你全部的时间用在创业上,这意味着你完全腾不出来任何的精力来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了。当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你压根没有其他活动让你转移注意力,此时你的负面情绪肯定会放大很多倍。
学校里教的那些东西完全没用,它根本无法让你成为一个创业者,甚至也无法保证你成为初创公司里面的关键成员。完全没有一点作用。
但是虽说商学院在这方面帮不到我什么,但是在其中度过的三年时光,我身边围绕着一大堆聪明、充满雄心壮志的同学和,当然还有可敬的老师,跟他们相处能够让我发现我自己的好几个版本。如果你不进大学,这些东西你是根本没有机会发现的。
关于创始人和 CEO
如果不是创始人的话,你是无法体会到创业一路走来的那种酸甜苦辣的独特经历的。这也是为什么到最后,你真正算得上亲密的朋友只有 1 到 2 个,有可能他们就是其他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或者大学年轻时代的朋友。
当然,作为 CEO 来说,你面临的又是绝然不同于他人的一条路,甚至于创始人都无法体会。
1) 无论是创始人还是 CEO,你要面对来自外界特别多的反馈意见。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能力将一部分的话当耳旁风,而将剩余的话认真的考虑。
2)你是岩石,一块坚强的岩石哦。不管你多恨其中的一位投资人,不管你是多么恐惧于公司很快要破产,不管你多么生气于一名员工在某件事情上的表现,你都不能随意表露这种情绪,如果你做了,你可能会让更多的员工置于更大的压力下,甚至于更多的员工会选择离开公司,整个公司的文化也会彻底被破坏掉。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你需要成天跟其他公司创始人待在一起。因为你们承担的是相同的压力,掌握的是相同的信息,面对的是一致的真相,你可以在他面前流露情绪,但是就算这样,你也有可能担心自己的牢骚话是不是找对了人。
你一方面不能盲目乐观,一方面还不能太过现实悲观,你需要在其中找到平衡,这是你身为 CEO 最难做到的事情。
你需要将所有的压力都吸收到你个人身上,让团队成员能够专注于工作本身,但是这种压力是需要经过你的过滤,在你可控的情况下释放出来一些的,这样能保证团队成员在适度的压力下拥有紧迫工作的高效率。
这都是你作为创始人或者 CEO 应该掌握的管理的艺术。
3) 所以说,你作为创业者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无数不确定性的世界,这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边际!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吧,在整个创业历史中起码出现过三次,我们只有几个星期了但是找不出发工资的钱来,还有的时候我认为公司所拥有的所有现金顶不过一年的时间。
关于公司很可能完蛋的迹象你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但「很可能」毕竟只是「很可能」而已啊!它只是一个概率而已。你生活在一个无数呈现开放式问题的世界中,你必须告诉外界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的故事,所有人当然也包括你。
每一个 CEO 都必须说服人们相信一些 CEO 自己也许都不太确定的东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公司的发展机会将彻底被摁灭。
作为创始人,你真的没有必要事事精通,但是每一件事你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我知道我自己是一个多面手,并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如果撇去我创业经验丰富的这一点不谈,光看我技能的任何一个方面,估计很多公司都不会聘请我的。有些人的多面手特点决定了最适合他的角色就是创业。
作为创始人或者 CEO,你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你的角色注定了你需要多出去走动,多交朋识友,而这些社交活动要尽可能的带来实质性的成果,而不是仅仅要跟某人喝喝咖啡度过一个无聊的下午。
要对自己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知道你擅长什么,你的短板又是什么。好好花足够多的时间放在前者,而将后者交给其他人来办。
当你在很年轻的时候开始融资,你会对钱有了颠覆性的全新认识。在我 18 岁的时候,2 万 5 千美金在我眼里已经是了不得的一笔巨款了。但是到了我 21 岁的时候,我经常要别人给我投数百万的美金。
在这过去的三年时间,在我的 Chase.com 银行账户下的数字上涨了至少十倍,公司账户里的钱多到足够可以买下一座小岛,但是与此同时在我私人账户里的钱有时候困窘得甚至无法请别人吃一次午餐。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最后,你的工作其实就是将充满才干的人聚拢到一起,授权给他们,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我没想到在这一点上会干的如此出色。
有关管理压力
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你自己,然后是如何应对压力的最佳方式。我在 Fetchnotes 这个项目上忙了几年时间后,我才发现我自己是那么容易的沉浸在音频书籍的声音里,于是每次散步的时候我都会一边听它一边放松心神。
请保证每个星期拥有自己的私人时间,给自己安排一件工作以外的事。我就是每个星期六的时候去看密西根的足球比赛,赛季后,我每个周六就会一边听音频书一边进行长跑或者骑行。
请保证你能拥有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个放松地点,如果还能远离电子邮件就更好不过了。使用一款电子邮件 App 来管理所有的邮件,(比如 Acompli 或者 Mailbox)。每一天结束的时候请确保你的邮件箱里空空如也。
尽量不要在家办公,如果你这点做不好,那么至少不要在床上办公。如果有些工作非得让我在周六的时候忙,我会有意的带着我的笔记本跑到附近有 WiFi 的酒吧里办公,因为我刻意的要营造出来家是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
另外,我觉得与其你把工作拿回家做,还不如你直接在公司加班晚一点,这样效率会来的更高吧!了解并且顺从你的生活作息,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完结篇,一些零散的想法
每一个创业时代都孕育着某种科技思潮,或者说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里,人们普遍采取的一种思考方式。Growth Hacking 就是我在 2011 年的时候遇到的一股非常强有力的思考方式。请明白它是如何塑造你看待世界,以及如何影响公司文化的,无论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作用,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你无须在硅谷开办公司,但是你确实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来打造跟硅谷的关系。先别急着说我还没做好准备,比如我现在的用户增长还没有做到能够让投资人注意的地步。一旦你所打造的公司确实有让你得意的地方,那么你就应该去联系那里的投资人。
有时候,要分清楚「技能」和「运气」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往往庆祝结果,但是却没有回过头来想一想它到底是幸运女神给我们的礼物呢?还是本身一个充满才干的人主导的结果?我发现这一点在硅谷特别适用。
很多大公司早期就加入进来的员工,他们都成了万人敬仰的偶像级人物。他们到底是因为自身的技术水平高呢?还是恰好是那个时机进入公司的呢?很难说得清楚。
创业跟「优先级排序」有关。每一件事情都非常重要,但是在特定的时间总有一些事比另外一些事更加重要,你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前者,而忽视后者。你需要首先解决那些对你公司的存在带来巨大威胁的问题。
创业还跟「鸡与蛋谁先谁后」有关。一般来说,你需要钱来发展业绩,但是你需要业绩的发展才能获得钱。成功的创业者能够很准确的找出起点应该落在何处,而失败的创业案例则只是浪费了投资人的时间和金钱,往往分不清楚到底以哪个为先机。
创业还跟「讲故事」有关。你的产品告诉顾客一个故事,让他们了解产品将如何提升生活质量;你会告诉投资人一个故事,让他们了解如何通过投资该项目而赚的盆满钵满。
你还会告诉员工一个故事,你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值得来的公司,你花精力和时间在这上面包赚不赔!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看重记者从业经历的原因。
上面提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创始人讲给自己听的故事,为什么这个公司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个故事应该讲的滴水不漏,充满说服力,并且从来不会有任何细节上的改变。但是一旦它的故事结构和内容出现了变化,创业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了。
请大量阅读、请成为多面手,请尽可能走更远的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身为 CEO,你的职责其实就是鼓舞别人,如果你能够做到越来越了解人、地、事,那么你就能够跟这个世界结成一种更加深厚,亲密的关系。
上面说到请大量的阅读,但是请不要埋头死读书。现在市面上有好多企业管理和心理学的书,它们都太平庸乏味了。
我在读了很多书之后发现其实人类学和遗传学方面的书籍最为有用!它们能帮助你更加了解如今社会的运作机制,而不仅仅是着眼于一些个体为什么要做出那些愚蠢的举动。
最后,请时刻保持心门敞开,对服务你的人要再友善一些。你之所以创业,也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加有修养,更加优秀的人,你的一言一行大家都会看见。
以上就是我所能总结出来的一切,是我这过去四年里面的点点滴滴的总结。这并不是类似于「初创公司死亡后的反思」(毕竟我们公司现在还活着呀!),但我却希望同样能够给同行者以力量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