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度打出糯米+去哪儿套拳 美团能度过2016吗?

本文作者:罗海资 2015-07-25
从l量级来说美团占优势且优势在继续扩大,接下来要看百度如何组合资源,利用好去哪儿与糯米的互补优势,与美团展开较量。

美团向媒体证实全资收购酷讯以及去哪儿网资源接入糯米网,是近期在线旅游堪称重量级的两则新闻。去哪儿是从元搜索跨界踏入OTA模式的,曾让作为OTA的携程与艺龙陷入支绌。

美团收购酷讯,意味着本地服务巨头大举进入异地旅游;去哪儿资源接入糯米,则代表着百度系整合异地旅游与本地生活的布局,双方竞争势必激化。

目前,去哪儿酒店业务的与美团酒店业务在非标准民宿的争夺,其实就是美团与百度的代理人战争(Proxy War),成败攸关双方未来在O2O世代的市场格局。

跨界竞争再升级

市场传言美团近期数千万美元全资收购酷讯,开始了美团进军旅游的全面战争时代——虽然过去美团一点也没有想掩饰这件事。过去美团的主要标签是移动、高频、本地(近距离)。

从旅游的角度来区分,大致是境内酒店、周边游为主,境外产品主要以港澳目的地为范畴,只在签证产品更远的延伸到东北亚、东南亚。通过投资酷讯,基本可以明确了美团对境外的好奇比业界想象还大,美团期待快速将生活服务从境内往境外扩张。当然,怎么将流量从本地转往异地,甚至是境内转往境外,这是另一个问题。

如果说美团从本地生活跨界迈向异地旅游,百度通过旗下去哪儿与糯米的分进合击,整合本地生活与异地旅游,一样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去哪儿的周边生活频道加入电影票与外卖已有一段时间;从UED看,百度糯米酒店与旅游频道的思路,则与美团如出一辙。

百度CEO李彦宏宣布要投资200亿元用于支持百度糯米的发展,这不禁让人思索,Uber用了10亿美元就能在中国的用车市场对决滴滴快的翻云覆雨,并且在部分城市取得优势地位。那么,百度的200亿人民币是否能用得好,百度糯米与去哪儿网的未来走向,将决定百度在O2O战局的影响力,也就是决定百度的未来。

代理人战争

美团与去哪儿的战事,其实是个不对称的战争。如果把美团对目标“大众点评+格瓦拉+饿了么+去哪儿”市值加总,美团上市至少要有京东400亿美元的市值,这样的公司只要倾斜一部分资源到旅游事业群(特别是移动资源),就不是去哪儿能从容应对的。

一旦深入旅游领域,美团的大O2O边界可以扩张到什么程度,没有人知道。从这个角度看,百度投200亿入局是正确的。美团多面作战,在O2O领域赌上自己的未来,百度移动变现的真正出口尚未明朗,用200亿换得未来,其实很便宜了。

至此,这场战争已不只是美团与去哪儿的战事。严格来说,这是美团与百度的O2O争夺战,争夺战的主战场是美团的酒店旅游事业群与去哪儿的战争,其中的先锋战则是美团酒店事业部与去哪儿目的地事业部,在二三四线非标准住宿在间夜数与间夜均价上的比拚。

这是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团酒店事业部与去哪儿目的地事业部各自的负责人,代理了百度CEO李彦宏与美团CEO王兴,在这场本地异地的比拚中攻防。

为什么先锋战会在酒店?而且是二三四线的非标准住宿单位?

因为二三四线的非标准住宿单位同时兼具标准化、低价、(相对)高频、低服务依赖的特色。而在移动时代,酒店业务在本地与异地的界限已经越来越不明确,自然成为竞争核心。

举个例子,本地生活在酒店领域的标签中,肯定有个是提前预订天数为0天(少于24小时)。根据境内外OTA的调研,移动预定酒店的提前天数0天的占比已经接近8成。

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理解为本地异地已经没有区别。双方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与行为已经极为类似,差别的是去哪儿均价高一些,美团的间夜量多一些。

当然双方还是不断延伸主战场的战线,比如电影票、外卖之于去哪儿,一如签证、境外游之于美团,是个防御性的进攻,试探对手的防守力度,但重点还是在非标准住宿单位。

2016大局将定

双方的胜败,现在虽难判定,但是从量来说,美团占优势,而且优势还在扩大;接下来就是百度能怎么倾斜资源给到去哪儿助刀、百度战略地图中的糯米与去哪儿能怎么互补,而去哪儿又能怎么用技术做好间夜争夺。

去哪儿如果做不到间夜量远超美团,只要做到间夜均价远超美团,或是通过技术让成本/费用率远低于美团,也是种胜利。

战事既已升级,力度会比想象中大,时间会比想象中短。美团与去哪儿各自进行了新一轮的融资,也就是不希望打到旷日废时,决胜的时间越长,就越留给其他对手整合增长的机会,如途牛与携程。

因此,这场仗不会像携程与艺龙,从1999年打到2014年;更不会像携程当初面对去哪儿,放任去哪儿从2006年到2012年快速增长,养虎遗患。

这场代理人战争,对照美团的上市时间与去哪儿的盈利预期,很有可能在2016年四季度前就告一段落;而其结果,将同时决定美团的O2O边界与百度的移动未来。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虎嗅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