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运营新思考

大景区 本文作者:程芳芳 2023-02-13
重新思考产品、市场、需求、流量、渠道,从价值观到方法论,都要打破之前的固有思维。

每到岁末年初,总会习惯性的总结思考、复盘规划,今年要更特别一些。2020年至2022年,文旅行业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业务反复中断、损失惨重,给诸多市场主体、从业者以痛击,颠覆了原有的经验模式。疫情管控放开之后,行业已处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起点。从元旦假期客流恢复,到春节前消费需求的释放,我们欣喜地看到文旅行业强大的韧性和较高的复苏弹性。但此繁荣已非彼繁荣,作为景区从业者,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产品、市场、需求、流量、渠道,结合新需求、新市场、新形势,从价值观到方法论,都要打破之前的固有思维。以下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思考,与各位文旅人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一、市场与需求分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众旅游兴起,旅游市场格局逐步从入境游转变为入境游、国内游蓬勃发展且国内游体量迅速增长。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同年,第一个国庆“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小长假制度也被视为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9年国内旅游7.18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832.77亿元,此后国内旅游便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期(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的波动外)。

null

1999年至2021年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统计,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0-2011)、《超多图表!数说文化和旅游业十年发展》

景区竞争激烈,出局者将更多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2022年发布的关于文化和旅游业十年发展的相关数据,2012年全国A级景区6042个,其中5A景区147个;2021年全国A级景区14196个,其中5A景区318个,较2012年分别增长135%、116%;但营业收入、门票收入受疫情影响,分别较2012年下降23%、59%。null

null

1999年至2021年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统计,数据来源:《超多图表!数说文化和旅游业十年发展》

疫情限制了人员流动,旅游的范围从全球缩小为国内、缩小为省内乃至市内,为抢夺省内周边游客流,景区这三年来各种花式降价促销,优惠力度只有“更低”,没有“最低”,一度陷入到极度的价格内卷怪圈。2012年至2021年全国A级景区数量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长不成比例(数据存疑,见文末说明)。业内有种说法,国内90%以上景区都亏损,虽缺乏真实全面的数据统计,笔者亦有同感。元旦以来国内旅游市场复苏的实际情况“冷热不均”,有的景区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再难启动,无奈转让。在经济大周期的趋势压力之下,消费更加追求性价比,将对利润率进一步挤压,在经济震荡调整期内,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必将有更多出局者。

null

null

图片来源:景区之家

市场需求多元,产品更新迭代

在疫情之前国内旅游就已经出现需求多元化、产品多样化、竞争激烈化的趋势,疫情的催化加速了市场更为激烈的分化,简单的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已经不足以描述和划分现实的旅游市场。我们能够观察和感受到不断涌现的诸多潮流风向,如国风热潮、露营热潮、户外热潮等;能够看到景区之间相似的营销主题活动,如汉服节、音乐节、电音节、泼水节、灯光秀等。曾经的“网红产品”玻璃桥、滑道、呐喊泉、网红秋千、摇摆桥、小火车等,也已经不可避免地降温失色;而基于文化IP特色,注重场景打造和体验感,植入情感互动,能引起心理共鸣的产品更加受到市场欢迎,如大连熊洞街、西安华清池《长恨歌》演艺、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在产品的设置和更新逻辑上,既要考虑需求趋势的变化,也要契合自身的资源特点,放大相对优势。

null

延展业务范围,盈利模式多元

2017年故宫博物院文创收入15亿元,同年门票收入为5.9亿元,文创收入是门票收入的2.5倍。2019年2月河南博物院成立文创办,当年营收约200万元,到2021年营收4200万元,两年营收增长20倍。2022年6月,甘肃博物院一款“丑”出圈的马踏飞燕玩偶天猫店铺月销1万+,“卖到断货,缝纫机都踩冒烟了”。

抖音网红导游“普陀山小帅”在2019年10月18日发布了第一条视频,三年多时间粉丝量已达到1711.8万,根据蝉妈妈数据,小帅近180天直播带货GMV高达2500-5000W。河南郑州永安国际旅行社,疫情之前主要开展旅行社和电子票务业务,疫情中断组团业务之后,开始转向本地电商服务,2022年底公司本地电商业务占公司总体收入80%,实现了压力之下的成功转型。

反观景区主体,在疫情中虽然也都开始直播,通过直播间“景+酒”、“门+车+索”套票组合,达人探店等方式促进销售,但这只是销售渠道的改变,在业务范围的延展方面其实还有很大空间。在轻量化投资运营的前提下,目的地型的大景区具备向本地生活服务商平台转型的优势,除了景区票务、餐饮住宿,本地农特产品也是可以带货的方向。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同样可以打开思路,山水自然景区做文创,如不好关联文化IP,可换个方向,能不能朝科技感、治愈系的方向考虑考虑?

二、精神和文化引领

1月3日,由丁梓光执导,刘亦菲、李现主演的田园生活剧《去有风的地方》开播,讲的是北京“社畜”许红豆在遭遇闺蜜去世、工作生活陷入低谷后,前往大理云苗村的“有风小院”休息调整,以及此后发生的一系列温情故事。目前全网播放量已突破16亿,豆瓣评分8.1分。这部热播剧也毫无意外地展示了其强大的“带货”效应。据云南大理刘官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陈琴介绍:“在《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前,我们每天的游客量大概在50到100人,在电视剧播出的大概第三到第五天,就暴增到了500到1000人左右,这两天(1月17日)应该是突破两三千人了,随着这个电视剧在线上的热播,线下已经形成这种打卡热,我们预计春节(单日)可能会到三至五千人。”

null

之所以能引发网友广泛的关注和热议,除了女主、男主的高颜值和美好的爱情故事之外,秀丽清新的大理风景、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让许许多多与许红豆身份相似的焦虑打工人精神上得到了慰藉,并将“向往”转化为“前往”,从线上热播到线下打卡,去治愈自己疲累的身心。

马斯洛精神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优先满足直接关系个体生存的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求,然后逐步满足归属与爱、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结合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变化,国民旅游体验已经逐步从满足社交、尊重的需要向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升。

null

从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再到最近挂满“诗灯”的古诗词街,西安重现大唐盛世都城长安的繁华,极大地激发了游客、网友的文化自豪感。老君山的雪景、云海、金殿营造出的“云顶仙宫”场景特别符合我们对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仙山”的想象。武功山蓝的天空、绿的草地和白的云朵,漫画一般的滤镜感,是年轻人心中对自由浪漫的最佳图解。

自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来,从政策层面的要求、产业层面的引领,到市场层面的需求转换,文旅融合就一直在路上,持续在深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这是接下来文旅事业持续发展的纲领,也是文旅行业最大的“确定性”。

在经历了疫情的伤痛之后,接下来,文旅行业要牢牢把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政策要求,更加关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民深切的精神需求。对于景区而言,就是要树立独属于自己的精神旗帜和文化气质,只有先找到文化之根,并在景区产品、服务、营销全过程中持续植入文化内容、强化自己的精神气质,才不至于在大同小异的营销主题活动、模仿复制的旅游产品竞争中迷失了自己。

而挖掘和呈现景区的品牌精神文化,核心还在于梳理清楚自己的精神文化脉络,在此基础之上创新、创造、创意,丰厚、丰富、丰满。可以入手的几个方向,如:

1、历史文化呈现与讲述的新方式

故宫博物院的系列文创、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甘肃博物院马踏飞燕“丑玩偶”等“爆款”文创产品,说明文化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亦正亦谑的、古今融合的、实用有趣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华清池的唐文化演艺广受游客喜爱,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火爆出圈,最近国产动画《中国奇谭》系列频上热搜,说明文化审美要根植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尊重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

2、民俗风情和地格特质的融入

旅游的异地性既包括地理上的区别,也涵盖文化与心理上的差异,正是异地的陌生与神秘,才使旅游具有独特的体验和诱人的魅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三级阶梯的总体地势不仅形成了多样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景观,也同样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独特的性格特点、语言表达方式和生活习惯。我国民族多元,许多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他们传统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也是旅游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服务用语、手势、服装、标识等方面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或民族文化,能够让游客有鲜明的记忆点和独特的旅游体验,也是景区特色产品的重要内容。

null

3、景观即文化,寄情山水休憩身心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山、河、湖、海,星、月、云、林,不同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景观,在我们的文化中几乎都能默契的找到相对应的精神心理状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秋水长天、落霞孤鹜,诗词歌赋里比比皆是。山水自然景区中,有的适合赏云,有的适合观星,有的适合赏雪,有的适合观瀑,有的可以听雨,有的可以闻香。不仅仅是局限于视觉观感,五行五色五味五音,打开思路和感官,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4、主客共创,挖掘创意传播点

除了以上景区本身具有的“天赋异禀”之外,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更要关注“主客共创”,即景区要及时、敏感地从游客、网友的反馈中发现槽点、创意点、关键词,在这些点上多尝试“微创新”。如强化游客感兴趣的内容,将评论中的概念或情绪“场景化”,营造出特殊景观“常态化”的氛围;改进游客吐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口碑,可能是一种试错成本低、见效快的产品升级方式。网友们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可能会替景区挖掘出意料之外的传播点或文化符号,景区要及时关注、互动并有意识的策划、引导、推波助澜,如“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顶吃泡面”,南宁动物园“不正经”动物,都引发了网络上巨大的传播量。

null

三、景区数字化运营

2006年,原建设部出台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试行)》,以指导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化工作。2011年开始,原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智慧旅游城市、景区、企业试点。2016年,《“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建设一批国家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及智慧旅游乡村。从数字化景区到智慧景区建设,对景区管理服务的提升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实现景区总体运营的数字化重塑。笔者参观过许多景区的智慧化指挥中心,其实也就是监控和票务两部分主要数据,真正能将数据运用在指导运营、提高人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

景区在经营过程中,积累有财务、营销、运营、规划等方面数据,但由于业务部门之间的相对独立,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数据“孤岛”,各环节数据没有打通,缺少交叉分析。因景区主体之间差异化太大,是典型的“非标”产品,景区的数字化精细运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对于智慧景区建设基础好、有运营数据沉淀的景区,如能打通各环节数据,建立景区数字化运营模型,有助于提高景区运营效率;而对于智慧景区建设基础薄弱、运营数据沉淀少的景区,重点做好市场营销数据的精细化运营,有助于提高景区的费效比。以下思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利用数据传导机制,建立景区数字化运营模型。各个景区运营流程不同,设想这样一个景区游览过程:

null

再设想这样一个数字化运营流程:游客车辆集中进入停车场的时间停车系统实时获取,数据传导至售票系统,售票数据传导至闸机系统,闸机数据传导至车辆调度系统,车辆数据传导至索道站,索道站数据传导至景点出入口流量统计系统,入口数据传导至景点设施管理(如智慧厕所)系统,根据景区热力图,可直观反映游客在游线、设施的分布情况,测算游览时间并传导至景点出入口流量统计系统,出口统计数据传导至索道站,索道站数据传导至车辆调度系统,停车场出口时间数据反馈。

流量数据在每个环节的抓取和传导几乎可以是实时的,运营过程却有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是提高人力物力资源调配效率的关键点,而经过景区长期的运营数据积累后,可以建立起景区运营的数字模型,在达到停车场车辆入场高峰预警值时,各个环节的预案就可以启动。 

建立营销大数据库,精细化运营私域流量。没有数据为参考的营销,就是蒙上双眼过独木桥。景区营销“大”数据非互联网所指的Big Data,行业大数据对景区而言是个趋势参考,景区营销要建立的数据库包含以下几类数据:

景区基础客流和收入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年度、季度、月度、主要假期与主题活动期间的数据,客源地排名、占比情况,团队、散客数据等。

广告、宣传预算投放数据,包括年度形象广告、节点性市场投放、主题活动宣传推广。营销预算执行数据要进行多维度分类整理,如形式上的分类,时间维度上的划分,投放市场的划分。互联网信息流定向投放的反馈数据一定要整理出来,如曝光量排名、TGI排名。

传播内容、互动评论、搜索类数据。传播数据包括年度内景区的热门话题、主题活动的网络曝光量数据,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各类自媒体平台的粉丝量、阅读量数据等。互动评价类数据来源有景区自媒体平台热门文章、微博、微信推文、短视频的评论、私信,整理其中的高频词汇。搜索类数据,如百度指数、巨量算数关于景区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及趋势。

目前景区的私域流量主要来自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的粉丝,各类平台的粉丝量是重要的品牌资产。精细化运营就是要精细分析景区各个自媒体平台的粉丝画像,更加注重与粉丝的互动、共情,打造景区的“人设”,将与粉丝之间的弱关系变成强关系,增加粉丝粘性,通过“铁粉”扩散传播并提高复购。

此外,景区数字化还可用于模拟项目规划、优化成本管理。在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之前,如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模型,并在模拟时导入淡旺季实际运营数据,既可了解设施、设备对周围用地的影响,也可测算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转化率问题。通过方案模拟,将成本投入、转化产出、运营效率进行更为精准的测算,充分研判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可以大大减少重复性建设,避免重大项目无效、低效投资风险。在成本优化管理方面,细化人工、设施、设备、营销等各项成本数据,与游客接待量数据进行交叉分析,测算人效比、物效比、费效比,建立景区成本管理模型。

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这里,感觉有些点还是没有表达清楚,有些点也不够深入,总是欠点意思。不过正是通过总结梳理,才更能发现不足,也希望能得到更多同行的指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愿穿越寒冬阴霾的文旅人,能更勇敢坚定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作者系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