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执惠沙龙讨论一】如何理解“互联网+”新业态

本文作者:执惠旅游 2015-08-15
互联网未来会是向线下的辐射,尤其未来几年商业领域里面就是服务业的再造,让用户在一个很高的消费的认知和行为上;在互联网过程中,帮助自己降低成本,帮助用户降低成本,你就已经胜利70%了,然后再提增加收入的事。

8月14下午,执惠旅游联合亿欧网举办的第二期O2O垂直行业沙龙“互联网+旅游新业态下的流量入口”圆满闭幕;此次沙龙涉及旅游行业中出境游、定制游、创新旅游、旅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邮轮产品、旅游社区、小交通和非标准住宿等细分领域;邀请到的嘉宾有爱嘉途旅游网总经理洪喆、票工厂创始人CEO张建国、游啊游创始人兼CEO周旭东、走着旅行运营副总裁杨青琨和世界邮轮网董事长兼CEO Steven Donne。

其目的是给行业从业者搭建一个桥梁,为大家对接项目、拓展资源、建立人脉提供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促进旅游O2O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以下是执惠沙龙圆桌讨论,主题为:如何理解“互联网+”新业态

刘照慧:今天有幸听到几位去分享,为了让大家了解更深一点,我抛出几个话题供大家进行讨论,大家来共同思考,看一下业界资深的从业者怎么做的,从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价值,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希望这一块的讨论达到一个更深的深度,也会给大家的一点启发。O2O大时代已经来临,对于旅游O2O线上线下转型认真思考的问题,谁都回避不了。那么,关于“互联网+”怎么理解,有5种版本,总理说了,李彦宏说了,马化腾说了,马云也说了,雷军也说了。对于“互联网+旅游”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角度,希望听到几位精彩的阐述。

张建国: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政治概念,根本就不存在互联网+。非要现实化的,就是一切加上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但是互联网这一块,未来向线下的辐射,尤其未来几年商业领域里面就是服务业的再造,让用户在一个很高的消费的认知和行为上,那么线下的一些服务业的企业,服务业企业注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在互联网过程中,还是帮着他们降低成本,促进交易,企业成功的前提。帮助自己降低成本,帮助你的客户,帮助你的用户降低成本,你就已经胜利70%了,然后再提增加收入的事。

刘照慧: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可能你提到服务业的提升,或者说标准化,或者达到一定产业的高度。不知道洪总对互联网+是什么意见?

洪喆:张总说的政府导向问题。其实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只要挣钱,我们每家不一样。可能刚才说的,我们用互联网,跟别人用互联网方式方法不太一样,各有所需。只要能挣钱,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刘照慧:互联网就是现在挣小钱,将来挣大钱。互联网思维今天可以亏,有朝一日可以挣钱,我现在做这个生意,本身上就是一个正常运转的,能够坚持回报的。可能转型的互联网这一块,周总这一块理解上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周旭东: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去年2014年,我们探讨这个问题,他们说互联网是什么,传统思维是什么?传统思维我做一个人四百块钱,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做一个人赔二百块钱。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思维是由一种模式转变另外一个模式的改变。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3年,2013年的时候,我们到国外去了五个国家,第一个是泰国,一个是新加坡,一个是越南,一个是柬埔寨,我们用微信直接就可以开会。然而在2012年以前,可能我们这个可能需要一千块钱才能结束。但是到2012年下半年无线费用一分钱没有花,到2014年以后,中国电信也好,电话联通也好,每年损耗好几千亿。第二个,我们传统的苏宁也好,包括国美也好,在十年以前,其实所有的企业讲的最多就是连锁加盟,连锁经营。而且当时的融资额度是连锁这一块,到今天为止连锁加盟转变成网络,而且网络是什么?移动的互联,不是PC的互联,而且是移动互联网,未来是什么?你所有的生意拿着手机就可以完成,说天津前天晚上发生爆炸事件,如果按以前来讲一天以后知道这个事情。但是现在手机一分钟所有人都知道。我觉得这是一个时空的转变,行业从一个点转变到另外一个点,传统的模式搬到虚拟世界去转变,而且未来一切都可以完成。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概念。

Steven:我们原来做传统旅游,跟传统行业不太一样。我们那会儿做自驾,大家听说过103.9广播,他们去美国,去加拿大,去澳大利亚的都是我们做的。后来慢慢感觉出做这一块人很多,好在我们2007年就开始项目运作,中间经过很长时间,2014年有资本进来以后真正推动这个事。也是因为互联网这浪潮,我们确实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我们就想,不能够停留原来的传统的业务上,就跳出来互联网这一块。从我个人来讲,我认知上有一些改变,原来不太理解,为什么有的公司可以做旅游的事。他们确确实实非常理解这个事,原因在哪儿,可能在旅游产品亏了一点钱,不管营业额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扩大,在估值上,或者说市值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乘以多少倍的增长。他完全每单生意的亏本与否,这些对我们传统旅游形成非常大的冲击。这就是电商进来了,我们看到同程、携程、途牛这些,原因有一些。各方面的成本在上涨,包括人工、租金所有的利润空间的下降,有的时候真的是弄得,我觉得旅行社如果不考虑转型的话,确确实实应该说,不管现在还是在未来,当然家乐福这一块是对的,确确实实占了一个先机。

刘照慧:总结这一块,互联网流行一句话,说的很槽,但是不无道理,叫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这一块你学会让狗买单了吗?

Steven: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我觉得互联网的思维来讲我们是用户思维。正好我们做旅游的,我觉得就是说,做互联网更在意用户的思维,大家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考虑去做旅游的产业的话,应该把服务做得更好。

刘照慧:那就是说互联网+能够促成我们旅游产品做得很好。实际上对于旅游产品复杂度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单一的产品,那个已经过去了。如果只做机票或者酒店,或者机+酒都非常大。自由行的产品,通过小交通,再切到这个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它的APP,我实际写过一篇文章,交通成为旅游O2O的入口,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交通工具。

杨青琨:实际是互联网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的,最本质是商业和服务。有了互联网这个概念,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概念,是一个工具。互联网有一个特性,能够分享交流,成本更低,我相信初步看法是这样的,互联网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如果利用互联网工具的话,或者利用互联网+思维概念,真的可能你就做不下去了,可能被淘汰掉。举一些例子,就是说,他说实际上做线下的入口,首先就是说它通过系统的方式,来把这个信息录入。然后再触屏的方式展示出去,又是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刚才说的并发式的处理,互联网是可以提供的。同时把整个资源能够共享,原来你这个资源,就是只是在你小部分整个资源被分享了,通过这样P2P的方式也好。大家在平时当中也看到被互联网颠覆的太快了,甚至最近出来一个笑话第一开光。大家在网络上火锅,水果也可以买,美甲也可以买。就是说原来的商品和服务,通过这种新的方式改变了这种通道和这种成本。导致你如果还是你,原来的思维方式做事的话,我觉得很难做下去。具体到咱们走着旅行,咱们走着旅行要做好的,不管在网络上让多少人知道,或者成本控制多低,最终我们的线下服务是做好的。举个例子我们有时间上岗的,这个需要做出很多培训也好,投入也好。不管流量获取,都需要互联网概念的,现在是一个合理的状态。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