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旅游投资和消费

本文作者:马牧青 2015-08-18
本文中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六大方面: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旅游投资、促进旅游消费、提升乡村旅游、优化休假安排、加大改革创新的26点措施进行再解读。

前不久国办发〔2015〕62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一经发布,业内反响极大。作者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解读:

一、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

(一)关于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

解读点:旅游消费软环境应与培育当地文化气质结合起来,从发掘到发扬,从自发到自觉,从文化到文明,这种软环境有共性,也有特质,形成一种异质文化诉求。单提旅游风尚和消费软环境,太过肤浅,既没有切中旅游真谛,也没有彰显文化底蕴。

旅游地形象要有一种与旅游诉求相吻合的城市个性和精神,并由此带动软环境改善,这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而且是异质的、正面的、令人向往和愉悦的。

(二)关于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

解读点:咨询中心应是包含在集散中心和游客中心里的。对于旅游城市,集散中心是必须的,最好建在方便入城和旅游景区的交通枢纽位置;而且除了承担人流、信息咨询、交通等集散功能外,最好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与城市主题性广场或公园结合起来,凸显旅游城市精神和形象;二是与市民休闲中心结合起来,合理利用集散中心的服务和展示功能,做到淡季不闲置。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归根结底要表现在市民的理念和行为上,而不能仅仅体现在生硬的景观和设施上。

(三)关于加强连通景区道路和停车场建设

解读点:对于旅游景区相对集中的区域,修建旅游绿道是必要的,这既是强化景区的可进入性,也是休闲旅游市场的所必需的。游客需要,市民更需要。

至于城市与外围的乡村旅游点的连接,别具特色和情调的乡村公路,不见得不好,城里人到乡下去,就是要沾点土气和野气,不接地气怎么叫乡村旅游?

(四)关于加强中西部地区旅游支线机场建设

解读点:从国家层面看,我们需要建大旅游目的地,对于国家重点旅游线路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为必要。

(五)关于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

解读点:李金早将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增加了一个“厕”,实有必要。说厕所跟饭店一样重要,虽不好听,但不为过。老百姓将日常生活理解为“吃、喝、拉、撒、睡”, 有进口必有出口,一香一臭,雅俗共赏。

“拉、撒”者,五占其二,可见其重要性,只是中国五千年来直到前不久才解决温饱问题,没来得及考虑罢了。现在解决旅游区厕所问题实在接地气,当然需要一个从强制到自发自为的过程。

二、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六)关于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

解读点:既然是引导,就由市场决定数量,以目前的市场勃动,1000个可能不止。休闲旅游既需要自驾车房车营地,也需要帐篷营地、民宿、木屋、野奢酒店、茅草居之类的特色住宿。

(七)关于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略)

(八)关于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

解读点:山水是旅游永恒的主题,正所谓游山玩水。我们已看遍了山,以后,水的玩法有无限花样,邮轮、游艇之兴起顺应了休闲旅游发展大势,邮轮、游艇从高端走向大众,从贵族接近平民,形成大产业,市场可期。

(九)关于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

解读点:“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特色旅游城镇”。这句话几乎没有错,既然要“功能齐全”,那只能在“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上寻找不同的特色了。

从千城一面到千村一面,我们又如何才能在“功能齐全”之外突出城镇特色呢?游客追求的是一种异于常态的特质文化感悟,这既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包括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

但是,试看如今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是现代建筑,只有个别的节日或者特意的展示,才可见到具有民族风情的服饰之类的东西,至于原生态的文化已经荡然无存。

至于江南的古镇古村,几乎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看了乌镇,再去甪直;看有西递,再去宏村。你可能会觉得累。

(十)关于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解读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俨然“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几年产品推出了不少,市场环境也渐成气候,可总觉得那么遥远,还是老问题,劳动力还在劳动者,没有得到解放,政策还需要推动,最好形成劳动者的权力,并用法律来保护。

另外,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分地域和层级的,重点是分清区域内外和高低端,这就需要精准的市场定位。

至于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等,重要的是慢下来,这就需要适合的休闲环境、休闲设施,最重要的是休闲文化氛围。

“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生态机器高速运转了30多年,我们需要停下来修整一下了。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人们的生活更需要高质量,毕竟生存问题早已解决,生产的目的只是为了生活。

(十一)关于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

解读点:这个市场太诱人了,旅游产业链条已经被无限拉长,可见旅游产业带动性之大。但是,现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旅游装备专卖店,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闹的专卖柜台,由此考量,相关制造业定然匮乏。

当然,安全性很重要,有关方面应未雨绸缪,尽快制定行业安全标准,以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旅游装备制造业已被顶在“风口”上,大力发展正当其时。

(十二)关于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

解读点:互联网可真是个好东西,甚至连小姐也在与时俱进“互联网+”了,这是街头打的,听已经“互联网+”的出租车司机开的玩笑。

不过,对于“互联网+旅游”,大有文章可做,孕育着无限商机,线上、线下,纵向的、横向的,城市的、乡村的,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再到智慧乡村,智慧旅游无处不在。但是,千万不能炒着概念玩,关键是落地,如何实施。

三、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十三)关于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

解读点: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那么,毫无疑问,异质文化是旅游的心动点和诱惑点,这样说来,岂只是特色旅游商品,凡涉及旅游的一切东西都需要有特色,特色商品、特色饮食、特色民俗演艺,等等,特色就是爆点,就是卖点,就是利润点。这与旅游景观价值的排他性、唯一性、垄断性之类的说法一脉相承。

当然,这种特色要承载一种特质文化和精神内涵,个人认为旅游地除了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还要有自己的旅游吉祥物系列产品,这才是最的的特色商品,且对宣传旅游形象是最有利的。

(十四)关于积极发展老年旅游

解读点:当“养老产业”遇上“老年旅游”,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你想到了什么?这不仅仅是改变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养老观念,它解决了令人头疼社会养老问题,解除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推动了一个极大的养老旅游产业;往小了说,甚至于给广场大妈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减缓了社会矛盾。

现在,几乎每个地方都在搞旅游,不管有没有资源,有没有市场。一些搞规划的,机械得很,总是按固定套路出牌,搞程序化加工,什么国内、国外,基础市场、重点市场、机会市场,有的简直是扯淡,糊弄鬼,别说国外,国内稍远一点,也没有市场机会,立足所在区域就不错了!

千万不要再提什么建什么高、大、全的旅游地,事实上,旅游主题定位单一会失去另外部分游客,功能齐全照样会失去另外部分游客,问题是做精、做细,做专一、做唯一,做到目标客户的心里。可以这样说,单单抓住“老年旅游”一点,就可以做活一个市场。

(十五)关于支持研学旅行发展

解读点:研学旅游市场不比白发市场小,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性的领悟、形象化的学习、贴心的感受,不只学生需要,人人都有这种诉求,达尔文、徐霞客式的科学考察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研学旅行吗?

我还是为“研学旅行”的说法而高兴,“研学旅游”与“研学旅行”,一字之差,天地之别,境界真的提高不少。旅游在游,有玩的成分;旅行在行,关键在行,自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学之不如行之。

对于旅行而言,不只在景区,而是在路上,且要慢下来,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便是研学旅行的意义。

(十六)关于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

解读点:中医是国宝,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尤其大,即便对于国人,因为不了解,也具有相当的诱惑力,神秘、神奇、神效,养生、养颜、养心,这不正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元素吗?发展中医药旅游不仅仅是弘扬国粹,还有切实的经济效益及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关于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

(十七)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

解读点:当乡村旅游遇到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有了瓶颈。不是任何一个乡村都可以搞旅游,得有资源、有特色、有市场。

更关键的是,不要把乡村建成城市,乡村旅游的目标游客是城里人,如果建成花园式、公园型、城市化的乡村,城里人还会去吗?更要命的是千村一面,就像现在的千城一面。我们已祸害了城市,就不要再殃及农村了,给自然和人一个和谐的安顿吧。

(十八)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略)

(十九)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略)

(二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解读点:对于边远的贫困山区,如果条件允许,旅游真是一个脱贫的抓手。当年,由于没能力去破坏自然,到如今反倒成了好事。我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思考:同属于华南地区,如果用广东的GDP去换广西的生态,广东人愿意,广西人未必高兴。

眼下,贵州在奋起直追,大力发展旅游,因为很多高速路陆续修通了,原生态的环境立马成了宝贝,我可以体会到贵州人那种心颤的感觉,真担心当局者把持不住,迷失自己,随随便便就糟蹋了那片绿色。在没有好的规划之前,最好先静下来想一想,放一放,别急着去做。

有一个反面例子是,十年前去古徽州地区,自然与人文契合得是如此完美!但是现在去,惊得我半天说不上话来,此前我极力向人推荐,等到了实地,令人汗颜!怎么回事?通路了,有钱了,遍地的现代建筑镶着刺眼的瓷瓦让人眩晕,感觉与环境格格不入。

尽管原生态的乡村已然成了名符其实的景区,尽管有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个想想就令人窒息的口号(请原谅我,说是口号,而不是称誉)。阿门,好好的徽州,甚至把名字也改成了黄山,徽州那么深的文化底蕴,怎么就比不上黄山了?

五、关于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二十一)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略)

(二十二)鼓励错峰休假(略)

(二十三)鼓励弹性作息

解读点:仅仅是鼓励,关键什么时间落实?连续几年了,我们一直在提带薪休假,对于这个好的主意,大家已经没有快感了。最好学学新加坡,先强制,后才能自发自觉。这不是强奸民意,只要有快感,让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休息一会。

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

(二十四)关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解读点:基础设施是前提。贵州是个好例子,高速公路一通,旅游很快就搞起来了,南方沿海城市的人也去避暑了,有的还买了房子,贵州真的快成了贵族居住的地方。两次提到贵州,说的不是一回事,并不矛盾。

(二十五)关于落实差别化旅游业用地用海用岛政策

解读点:民间资本投资旅游是水到渠成的事,投资者有利可图自然就蜂拥而至,这几年民企涉足旅游项目的已经很多。对于景区土地限制很多,现在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过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倒是容易得多,我们就做了几个类似的规划,而且效益良好。

(二十六)关于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

解读点:逮住“62号”,只图痛快,乱侃一通,话多就容易出错,况且人家是发了红头文件的大事,本身就字斟句酌,推而敲之。错就错吧,“62号”毕竟比“31号”又前进了一步,只是太泛,感觉不到爽,也许是去年就听过的原因吧。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旅游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