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 从舌尖到心灵的智慧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原群 2015-08-24
发展乡村旅游关键是化解一种乡愁,这需要心贴心的经营,不仅要经营美味、经营生态、经营效益,还要经营乡情,经营心灵,经营家的感觉。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乡村改造有7次。第一次,解放初的土地改革,改变的是农民土地所有的问题,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它使得新中国站在坚实的基础上,后来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就是保卫胜利果实。

第二次是50年代的破四旧,把农村的祠堂、孔庙等毁之一炬,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物质依托。

第三次是6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的尝试。

第四次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虽然是缓解了城市大量的用工难的问题,但是确实锻炼了一批人,这些人目前是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第五次是80年代的农村土地承包,这是对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储备了物质基础和人才红利。

第六次是90年代到新世纪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这是中国发展工业的趋势所在,所谓的孔雀东南飞,也导致了农村的空穴化。

第七次就是发展乡村旅游。

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效看,它是现代中国改造乡村的一个重要的、成功的手段。

乡村旅游对乡村物质、精神、生态等方面的冲击和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包括硬环境和软文化,它的目的是让游客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为城市居民抒怀,同时为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是一个概念,但从实际运作讲,会发现很多的产品需要提升,很多的旅游习惯需要改变。

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城市居民或者长时间在城市打工一族,换换空气,换换胃口是主要收获。对空穴的村来讲,不仅仅是人流的回潮,哪怕是短暂的,旅游者的观念、服饰、言语等对乡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有好的风景自然是旅游的人多,人满为患也就成了必然。

中国是美食王国,国人往往以自己先吃到了一种美食为荣耀,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受欢迎的原因,这样,乡村就成了美食者蜂拥而至的地方。

大约有美食的地方,也往往是物产丰富的地方,所谓的山珍海味,山肯定是深山,既然是深山,交通、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就不一定是很先进,等大量旅游者的到来,留下的是大量的垃圾,乡村对垃圾的处理还处在填埋阶段,这会大大的破坏乡村的土壤和水质,乃至环境。

我们不少的旅游者不会考虑这些,只会为自己感官的舒服买单。不管后来者如何,也不管随行的子女是不是从自己身上感受到正能量。

作为旅游者到乡村旅游,享受了美好的风景,品尝了美食,应该为保护了这片绿水青山的乡民点赞,为他们付出的劳动点赞。以自己良好的素养、优雅的行为,教育和影响自己的子女爱护环境,这样好的山水,才可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有的旅游者不是入乡随俗,而是对淳朴的乡村经营者以城市酒店经营者的水平要求,稍有不满,就恶语相加,甚至挥动拳头,也不顾身边的孩子,是不是在意。

他不知道,他的行为不仅仅伤害了淳朴的乡民,也伤害和影响了自己的子女。一次有意义的乡村旅游获得的不仅仅是胃的充实,还有思想的充实。

其实乡村给城市旅游者的不仅仅是新鲜空气,可口的食物,中国农业的24节气,各种庄稼、植物生长的特点,鲜花的种类,鱼的种类,菌的种类、功能,甚至天上云的形态与次日天气的关系等等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丰富知识的很好途径,如果家长自己学习、充实了,对自己、对孩子都是很好的收获。可以说,修学旅行无处不在。

作为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也要对旅游者做一些关于乡土的适当的、准确的介绍,让旅游者知道绿水青山来自不易。要让城市旅游者知道正是乡村多年来没有大力发展工业项目,才保留了绿水青山,才有放心水、放心菜。

乡村经营者要坚持和气生财的古训,不要依仗在自己门口,就蛮横不讲理。“爱吃吃,不爱吃滚蛋”这样的话最伤人,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嘴舒服,后面的结果很悲催。

经营者也要认真的学习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我们的穿着可以是乡村的,语言可以是乡土味道的,但我们的服务应该是细致的,有水准的,感人的。有的经营者还会讲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就更好了,目的就是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规划单位在规划乡村旅游产品时,不可以仅仅是设计规划硬的产品,软的环境设计,同样要注意,比如墙上的标语、绘画、门上的雕刻,门上的对联等等。要使旅游者享受环境的同时,感受好的文化环境,从舌尖到脑袋有一个提升,需要润物细无声。

从舌尖到脑瓜,三寸之远,却是心的距离。乡村旅游关键是化解一种乡愁,这需要心贴心的经营,不仅要经营美味、经营生态、经营效益,还要经营乡情,经营心灵,经营家的感觉。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第一旅游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