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遗产的现代旅游发掘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 2015-09-07
开放的文化包容性是丝绸之路的精神遗产,它所折射的是民族的自信和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记忆,也是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必需的胸怀。

一、丝绸之路:从商贸之路到文化交流之路的演化

1.文化旅游的黄金走廊

丝绸之路是自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动脉,横跨欧亚、纵观千年,作为世界两大帝国——汉唐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联通纽带,丝绸之路被喻为世界商贸文化历史展开的主轴,见证了四大文明和无数帝国的兴衰。

丝绸之路起于汉、兴于唐,宋元时期几度阻塞中断,随着海路贸易的崛起和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功能一度弱化,而超越贸易本身的文化交流却愈加凸显,丝绸之路已从贸易之路转化为文化交流之路,千年岁月沉积的人文历史更让它成了主要的人文旅游之路。

丝路沿线文化多元、积淀厚重、风光绮丽、特色鲜明,既有名城、关隘、烽燧、寺塔、石窟等历史景观,也有森林、沙漠、河流、绿洲、戈壁、雪山等自然风光,还有民俗、歌舞、传说、服饰、艺术等人文元素,其资源丰富程度绝无仅有。丝绸之路仅中国段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0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长安望断丝绸路

西安是古丝路的东方起点,从汉代张骞出使到大唐盛世,丝绸之路这条商贸之旅,始终从长安出发。虽然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多次变动,沿线城市沧海桑田,但始发站长安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线33个遗产点中西安有5个,是项目最多、等级最高的城市。

3.文化多样性是丝路旅游的主要吸引点

丝绸之路沿线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构成其旅游的主要吸引点。中国、印度、希腊、中亚为代表的四大文化体系因丝绸之路而串联起来,囊括了世界上主要的文化类型,历史上所覆盖的国家之多、民族之众、文化差异之大,成为其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沿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冲突又融合,区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既有相互影响又保持了相对独立性,构建了动态发展的历史文明生态,承载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和变化、互动和交流,构成文化上共性与特性、多样性和典型性,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和内在关联,这是重走丝绸之路的核心人文吸引力所在。

4.自然风光的独特性是丝路旅游的先天优势

丝绸之路沿途自然风光绮丽,是“丝绸之路旅游带”的基础条件和先天优势。丝绸之路覆盖区域拥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各种复杂地形地貌。沿途地域气候类型多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亚寒带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由此造就了丝绸之路上的森林、沙漠、河流、绿洲、戈壁、雪山等多种自然风光,体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自然资源富集之地。

二、当代丝绸之路旅游的组织与特点

1.丝绸之路旅游的点与线

陆上丝绸之路东起长安,途经凉州(今武威),沿河西走廊向西,经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到沙州(今敦煌),而后在敦煌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起,经楼兰(今若羌县)、于阗(今和田)、沙丰,越过葱岭,至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安息(今伊朗)和条支(今伊拉克),直至大秦(古罗马)。北路从敦煌起,经吐鲁番、龟兹(今库车县)、疏勒(今喀什),越过葱岭,向西直到地中海沿岸城市。

绵长的丝绸之路在岁月中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点,合力支撑着丝路旅游,这些点跨越省际、国际、洲际,是丝绸之路旅游的核心构成,但其布局的分散又是整体旅游产品开发的掣肘。

2.丝绸之路旅游的段与链

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由于跨度大,内容丰富,很难一次性体验观览。同时,丝路沿线各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旅游开发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在共同树立丝绸之路旅游的品牌意识,共同做好线路开发和配套服务的同时,需要分线为段,就国内来说即以省、市为单位做好丝绸之路的分段旅游开发。

各省市深入挖掘丝绸之路主题的相关景点,综合考虑人文与自然、体验与休闲、吃住与购物等各个方面进行主题产品设计和路线组织,分段活了,整体的链条也就活了。

3.丝绸之路旅游的忙与闲

丝绸之路的纬度区位和气候因素决定了丝路旅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部分区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冬夏温差大,旅游淡旺季特别明显。游客绝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于是旺季时会出现人满为患、酒店客满、交通紧张等问题,而淡季时则游客稀少。

近年来,虽然丝路沿线地区陆续进行了滑雪场等冬季旅游项目的开发,但由于起步较晚,在景点景区开发、冬季娱乐设备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丝路旅游仍然忙闲分明。

4.丝绸之路旅游的娱与遇

客观地讲,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多数古迹并没有直接的观赏吸引力,主要是去追怀历史,在想象的空间里延续历史的弦音。不管是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文景点还是自然景观,在旅游观览模式上仍然属于传统的观光游,缺乏互动体验的娱乐性元素,需要在现代旅游模式下重新予以审视和梳理。

三、丝绸之路旅游的主要产品形态

1.人文历史遗存

丝绸之路绵延千年、绵延千里,从空间和时间形态上,都像一串串珍珠项链,留下了西安、武威、敦煌、乌鲁木齐、撒马尔罕、伊斯坦布尔等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是丝路旅游的重点。由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及摩尼教等其他宗教在丝绸之路上得到了大范围传播,沿途的塔寺、石窟等宗教相关的文化遗迹使丝路旅游骨肉丰满。丝路上众多的关隘、烽燧、驿站、博物馆等系列公共建筑使丝路旅游节点合理,不单调,不乏味。

2.主题文化活动

丝路旅游的另一种主要形态是主题文化活动,其中包括民俗、歌舞等艺术演出活动,少数民族的古尔邦节、肉孜节、赛马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3.综合主题类项目

第三类旅游产品是既有的及正在开发的综合类项目,主要是观光、休闲类的综合性服务景区以及丝路主题自驾游。

四、丝路风情城:旅游引领,文化兴城,产业融合

1.中国与世界的融汇

针对目前丝路旅游的现状,陕旅集团拟在丝路起点西安打造主题旅游综合项目——丝绸之路风情城。该项目拟选址于西咸新区沣东、沣西新城内,横跨沣河两岸,按照丝绸之路的历史空间顺序为布局主线,项目设置所依据的文化内涵依次为汉唐长安、西域、东南亚、中西亚和欧洲,每个片区在建筑形态、景观和文化内容上都力求萃取其经典样态予以表现,甚至在路网结构上都要体现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布局理念,中式的城市传统路网大多是方格网状的道路,西方则主要是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和自由式道路网为主。

因此在项目地大致会形成古丝绸之路的不同文化形态的集中汇聚呈现,游客按照动线的游览实际上就是一场时空穿梭和体验之旅,从长安代表的汉唐文化到别样风情的西域文化,再到中西亚、东南亚、欧洲,将构建一个包括建筑样态、景观绿植,以至人文风俗、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的立体空间感知系统。行在其中,游客可以直观感受到丝路沿途的多元风情,感受到以丝路为桥梁的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动。

2.古与今的对话

秦汉三桥遗址、汉武帝茂陵、汉长安城、昆明池等历史上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遗址分布在丝路风情城项目区域周边,成为项目的有力支撑,新景区与旧遗址相互依托,可以有力提升区域的旅游吸引力。

作为文物古迹的沙河古桥遗址更是直接成为风情城的子项目,这是古丝路从长安西去上林苑和入巴蜀跨渡沣水的主要桥梁,被称为“万里丝路第一桥”。

丝绸之路的遗产不止于文物遗迹,更多的是在岁月中淡去的历史:长安城的胡姬歌舞、罗马贵族身上的丝绸、中亚集市的市井贸易、大漠边疆的渭城曲以及凶险征途上不尽的传说。我们力图将这些需要用想象力才能触及的文化用建筑、景观、演艺及现代科技等手段进行整合表现。

如项目区域的主干道——丝路大道,即以国王公路为蓝本,东西走向,贯穿秦汉唐、东南亚、中西亚、欧洲四大文化板块,沿途设置万国来朝、丝路英雄谱、博望定远、和亲纳贡、马踏匈奴、市井商贸、边塞诗歌、丝路艺术、佛教东传九大主题景观项目,行在其中,感受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3.产业与城市的结合

旅游业的就业带动效应和放大效应显著。根据国际经验,旅游直接就业与所带动的间接就业的比例达1∶5,也就是说,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就业人数,社会的就业机会就会增加5个。旅游业的繁荣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又有利于引导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新城区的发展,尤其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新城区的发展,不仅需要旅游业本身的支撑,还需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既能满足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能将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最大化。

丝路风情城项目中,我们依托文化旅游规划了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国际贸易、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多种业态。同时,项目一期将建设西北第一家慈善免费医院,作为新城区的医疗服务配套,提升区域影响力。项目一期还策划了丝绸之路主题的情景购物公园等新型商业形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五、结语

开放的文化包容性是丝绸之路的精神遗产,它所折射的是民族的自信和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记忆,也是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必需的胸怀。

丝绸之路的开辟蕴涵着汉唐精神、西安精神,丝绸之路风情城致力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示范区,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有力支撑和新时期国家向西开放的引领性项目。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张小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