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发布:中国消费市场新未来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 尼尔森市场研究 2015-09-20
昨日尼尔森中国消费者360论坛顺利落下帷幕,总结了来自行业精英的深刻洞察和演讲精华,大把干货与您分享。本文结合了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的开幕演讲和生动图片详解为您揭示中国消费市场新未来。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消费者从“会花钱”到“花好钱”

2015年中国市场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进入到7%左右的中速增长状态。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二产业增速放缓,投资和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未来新的增长驱动力将更多转向消费。从2015年上半年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初显端倪,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服务业等增速领先。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集群的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进入新常态,整体信心水平较前一年有所下滑,在进入2015年之后企稳,保持在107左右,依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消费来看,整体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尼尔森监测的快消品销售额增速较前一年放缓,消费者开始从“会花钱”转向“花好钱”。如何挖掘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将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同一中国梦, 不一样的实现消费者信心城市差异化

从最新发布的尼尔森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可见,虽然总体信心指数均保持在100以上的乐观水平,但是,各级别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一年前的趋近开始逐渐分化。分化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更关注生活品质、家庭、教育等,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则追求更丰富的品类选择。同样的强国富民之梦,在不同城市级别的消费者身上有了不一样的实现。这样的变化势不可挡,依靠同类产品、相同策略去统一布局全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更加深入地挖掘消费者需求,实现差异化的精准营销变得尤为重要。

线上线下碰撞融合数字化发展新常态

数字化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产业和新趋势,中国在数字化发展道路上遥遥领先于全球。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历了前几年爆发式的增长之后,线上渠道的增速开始变慢,从原先超过7倍于传统线下渠道的增速放缓至约4倍;与此同时,厂商对于新型宣传媒介,如互联网、手机广告等的投入持续加码,投入金额总量已经将近传统电视广告的87%,大大高于美国等其他国家,由此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线上线下之争。如何平衡线上线下投资战略,如何优化投资效益,成为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厂商和零售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日益坚挺 消费驱动力量开始显现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线上线下激烈碰撞、消费者需求越加多样化,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但是,机遇同样并存。

首先,拉动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居民消费的稳步增长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尼尔森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在经历了前一年的波动之后,2015年开始稳步回升,第二季度对比第一季度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而在宏观经济中,消费对于2015年上半年GDP的增长贡献达到60%,对比前一年的54%,提升了6个百分点。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东部引领经济转型 一带一路注入新活力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产业优势明显减弱。但可喜的是,无论从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尼尔森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依然引领发展潮流。结构转型初见成效,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了新的活力。东区消费者信心依然保持在117的高水平,领先全国其他区域。

改革与开放并行,在“增效”的同时,我们还要“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具体落实,中国将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区优势,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重心向中西部内陆转移,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带动全国经济再次起飞,从而进一步提振包括西部在内的各地区消费者信心水平。

城镇化推动 下线城市增长潜力

这里大家看到的是根据尼尔森城市发达指数绘制的2012年中国零售格局,越接近红色代表该城市越发达;可以看到,2012年的发达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而到2015年,有两个显著的变化。红色区域的增多,意味着有更多的发达城市群出现;而西北着色区域增多,说明城镇化发展正在向该区域推进。

中国城镇化比例预计到2020年将从现在的55%提升的60%。新型城镇化将更着眼于人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届时,将有超过8亿的城镇人口,蕴藏着巨多的消费潜力。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教育水平的提升,将进一步催生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发达城市的消费者继续引领消费潮流,以提升生活品质为中心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深化。

互联网 为消费者连接一切

第四,互联经济。以前消费者的购物过程更多发生在单一渠道,也就是实体店中,但现在随着互联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有更多获取产品资讯的平台和渠道。对于厂商而言,将有更多的机会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进行沟通和互动。

另一方面,在这个复杂多变,高度碎片化的消费市场,消费的全过程,从产品信息查询、优惠消息获取、购物行为产生到最后的使用反馈,数字化工具、互联网渗透于整个过程,给厂商带来巨大的信息宝藏。更好地掌握、利用大数据,挖掘有效信息,可以成为在创新、执行、推广中的致胜法宝。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 尼尔森市场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