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估值腰斩,论投资人及企业正确的过冬姿势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杨溢 2015-10-13
①资本是逐利的,不是讲情怀的。一二级市场的收紧、下跌都在说明,资本寒冬确确实实到来了;②“资本寒冬”只是相对市场高位的一种状态,是检验项目质量的时机;③存粮过冬才是正确姿势。

“寒冬”的到来,对投资人而言,正是进场的好机会,也是难得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的好机会;对创业者而言,也是检验项目质量好坏的时机,考验的是项目自我造血的能力以及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在如今“现金为王”的情况下,企业应尽快融资,别太在乎估值,做好存粮过冬的准备。目前,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是现实,线下产业和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O2O企业需要回归线下,加强对线下资源的把控,这比线上的一些数据会有用得多。

资本是逐利的,不是讲情怀的

资本是逐利的,不是讲情怀的。一二级市场的收紧、下跌都在说明,资本寒冬确确实实到来了。

自2015年6月下旬开始,中国A股的断崖式下跌传染全球资本市场。二级市场的大幅滑落、IPO暂停等,导致一级市场投资项目退出渠道受到限制,特别是前期以较高价格介入的项目,此时退出会比较难。所以资本开始谨慎起来。

从一级市场本身来看,在项目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政策已经激发起全民的创业热情,“互联网+”创业项目成为其中最大的热门,但不靠谱的项目非常多;在资金端,各种新玩家、土豪资金进入 ,“人人创投”导致不靠谱的资本更多。这两三年大热的烧钱类项目,仍然很难看到盈利的希望,加上互联网创业项目的数据造假等负面新闻近期大量的集中曝光,都迫使资本方变得谨慎起来,各个行业的项目估值都有下降的趋势。其中,烧钱较多的O2O项目则是估值下降的重灾区。原先O2O项目估值在2亿左右的,现在估值多半已腰斩。

总的来说,无论是二级市场的大幅波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穿透到一级市场,还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本身进入到了一个洗牌的阶段,又或是机构投资节点的考虑,“资本寒冬”确确实实到来了。

寒冬是检验项目质量的时机

“资本寒冬”只是相对市场高位的一种状态。市场长期过于乐观,产生了泡沫,需要在寒冬挤一挤,这未尝不可。“寒冬”的到来,对投资人而言,正是进场的好机会,也是难得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的好机会;对创业者而言,也是检验项目质量好坏的时机,考验的是项目自我造血的能力以及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来看,创投背后的非理性繁荣正在冷却,投资机构的战略、逻辑、方向都可能面临转变。我们知道,每年3-7月份是投资机构的集中投资期,二季度更是每年投资的最高峰,是所有企业“拿钱”的最好时候。而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大部分机构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年底收尾及年终总结,伴随着外资机构的圣诞大假、本土机构的春节,如果企业没有在这之前融到需要的资金,接下来一直到明年的第二季度,日子会非常难过。不管是对投资人还是对期待拿到第一、二轮融资的创业者们来说,在寒冬将至时抓不住时机的话,很可能没有机会走得更远。

存粮过冬才是正确姿势

正是因为二级市场震荡太大,不少投资人将资金转移到一级市场,交由专业的投资人进行判断,做长期投资。由于PE/VC机构投资趋于谨慎,投资金额到账需要较长时间,不少项目选择在众筹平台上进行快速融资。

以我所创办的互联网股权投资平台智金汇为例,每个融资完成的项目,我都和创始人说尽快启动下一轮融资,别太在乎估值。在如今“现金为王”的情况下,做好存量过冬的准备。目前,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是现实,线下产业和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O2O企业需要回归线下,加强对线下资源的把控,这比线上的一些数据会有用得多。

作者:杨溢,智金汇创始人兼CEO,毕业于四川大学,日本Sapporo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亿欧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