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效益尚未完全释放

大交通 本文作者:199IT 2015-10-14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旅游的趋势使得的邮轮竞争也日趋激烈,但由于产业链对接不足,从而导致经济效益还未完全释放。

邮轮旅游对于消费人群的经济实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直被认为是高端消费。按照国际邮轮旅游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到8000美元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将随之发生变化,邮轮旅游将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部分发达城市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这些地区已具备了邮轮旅游消费的能力。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国际邮轮旅游业也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世界各大邮轮公司近年来同时看上了中国这个规模庞大的市场,不断把触角伸到内地各大港口城市,邮轮旅游也开始逐渐被国内居民所认知,邮轮旅游消费市场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

邮轮港口“三足鼎立”,竞争日趋白热化

截至2013年底,上海、天津、三亚三大邮轮港口共接待国际邮轮377艘次,比2012年增长55.8%,接待国内外邮轮旅客116.8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97%。中国邮轮经济发展迅猛,除上海、天津、三亚、厦门等邮轮母港投付使用,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也正进行邮轮码头的规划建设。预计2020年,邮轮市场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成为航运业和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我国许多沿海港口城市已把邮轮产业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各港口城市对建设邮轮港口设施的热度直线上升,邮轮市场爆发式增长,邮轮竞争日趋白热化。今年以来,上海发布《加快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在2015年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国际邮轮港,邮轮旅客达100万人次。福建省也出台了《关于提升水路运输服务的实施意见》,加快厦门邮轮母港和平潭邮轮挂靠港建设步伐,开展包租外籍邮轮从事两岸邮轮运输业务。

目前的发展态势已形成“三足鼎立”、“群雄并起”的三大港口集群: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港口群,以上海、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港口群,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代表的环渤海港口群。三大港口群南北呼应,各自依托于当地产业、文化和地域优势,超前规划、抢占滩头,形成港与港竞争、群与群竞争的格局。

产业链对接深度不足,经济效益远没有充分释放

按照国际惯例,邮轮产业链条可以划分为核心邮轮旅游部门、邮轮产业供给行业(农业、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批发业、其他交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业)、其他的服务行业等。北美邮轮经济对制造业辐射带动作用远远高于服务业。资料显示,北美地区的纺织、电子产品、石油、塑料等产业已经成为邮轮经济最主要贡献因素。

以下为相关数据信息图表: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199I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