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回应《网络约租车管理办法》:建议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出发展空间

大交通 本文作者:滴滴出行 2015-10-19
10月10日,交通部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尽管被誉为“全世界第一次把专车合法化”,但收获更多的似乎是“差评”:“保守”、“专车出租车化”、“扼杀共享经济”等等。10月19日,滴滴出行公司向交通运输部正式提交了修改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给予了网约专车合法地位,提出了出租汽车行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鼓励改革并创新的原则。过去一周,滴滴公司认真学习研究了征求意见稿,并向交通运输部正式提交了修改建议,同时,我们愿意公开这些意见建议,以促进修改和完善工作。

1、建议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出发展空间。滴滴平台上75%的司机每天接单数不超过4单,属兼职性质,作为社会化力量补充,有效满足了城市交通的峰谷落差,帮助解决了打车难问题。如果要求网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兼职司机需考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可能使大部分兼职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而在一年多的运营实践中,滴滴公司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专车平台通过对汽车、乘客资源的灵活匹配,不但让出行安全、便捷、舒适和高效,也让数百万司机获得了工作机会和劳动报酬,而这还只是中国共享经济的开始。我们期待文件修改能够顺应和推动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大潮。

2、建议以“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的方式管理网约专车。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为人员、车辆发放牌照,允许各地对专车采取数量和价格管控,并在全国各地申请行政许可,沿用了过去管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办法,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行政成本,影响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我们恳请相关部门将管理人员和车辆的权力下放给网约专车平台,共同制定准入门槛和监管标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放开专车数量和价格控制,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性的出行需求。

3、建议为地方探索网约专车发展和管理留空间。由于城市交通的复杂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鼓励和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在车辆性质、平台、人员和车辆管理等方面,因地制宜,发挥先行先试的灵活性,做差别化探索和各种有益尝试。例如,上海规定在规范的前提下,网约车辆无须变更为营运性质,寻找了一条专车服务开放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可行路径,受到各方面好评,值得借鉴和参考。

作为出行行业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体验,完善的司机、乘客的安全和保障机制,是滴滴公司最为关心的事情。在车辆安全和司机准入门槛方面,滴滴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车辆和司机服务的全程跟踪监管,并率先引入了乘客对司机的评价和投诉机制。我们设立了最高赔付金额达100万元的保险基金,并与保险公司探索设立针对接入专车的创新保险产品。我们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更为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出行体验,维护司机和乘客合法权益。

从3年前滴滴公司创办之初,我们就以共享经济理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致力于让人们出行更美好,成为“中国人领导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目前,近1000万人每天通过滴滴平台,享受出行的便利;数百万人每天通过兼职开专车顺风车等勤劳工作,既服务社会,方便了他人,又增加了收入。时代成就了我们,2亿5千万用户的支持激励着我们。我们将一如既往,投身互联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不懈努力服务人们的美好出行!

2015年10月19日

滴滴出行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