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携程去哪儿?看高盛如何看中国在线旅游市场

本文作者:黄莺 2015-10-28
携程和去哪儿的“合并”后,高盛发布了对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看法:1、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已经出现整合;2、中国旅游市场前景良好;3、移动端的崛起;4、出境游成热点;5、未来机会将在细分领域产生;6、大平台机会消失,机会在细分领域产生。

在经过滴滴和快的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携程和去哪儿也告诸天下他们的合作。高盛于10月26日发布了其对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看法,以下让我们看看投资报告里的主要信息。

首先,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已经出现整合

高盛认为,携程和去哪儿是长期赢家,而这也将改变投资者对待长期竞争的思考角度。预计到2017年,携程和去哪儿在线机票和酒店预订的市场份额将达到约82%。携程被视为可持续的领先者,其股票评级被高盛上调至“买入”。去哪儿被认为其盈利透明度将会增高,股票评级也从“中性”被高盛调高至“买入”。

第二,中国旅游市场前景良好

高盛认为,中国旅游市场前景良好的原因在于:

1)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的预算之一,尤其是年轻消费者;

2)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机场的增建;

3)政策推持:2.5的周末假期;

 4)在线旅游商的激烈竞争;

5)愈加宽泛的签证政策鼓励境外旅游。

其中在线旅游是互联网行业中第二大分区,屈居电子商务次位;也是中国互联网市场中快速发展的业务之一,受经济增速缓慢的影响颇低。由于在线选票选择多,票价更便宜和额外促销,在线航空售票将成为各航空公司的主要目标。由此,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扩展3倍至1960亿美元,旅游行业的在线渗透率将达到50%(2014年为28%),与发达国家相当。

第三,移动端的崛起

由于4G网络和智能手机用户的增长加上在线旅游社提供的移动设施订制福利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在在线旅游市场领域发展得力。2015Q2,去哪儿85%的酒店、52%的机票预订来自移动端,携程80%的酒店、65%的机票来自移动端。

第四,中国旅游市场广阔、出境游成热点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高达4.4万亿元,其中63%是国内旅游,8%是入境旅游,23%是境外旅游。国内旅游交易数始终占据主导,但远距离导致的高额交通费和当地花费使得境外旅游成交额却以最快速度上升。而境外旅游大多为包办旅游(Packaged Tour)业务,预计在线包办旅游将在2020年持续增长到26%(12%,2014)。因此,境外包办旅游商,尤其是团体包办旅游,在5年内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预计将会有更多境外旅游者选择包办旅游,而国内旅游相对较少选择包办。携程和途牛占据境外包办旅游市场,分别占31.1%和16.3%。

第五,酒店的增加为在线旅游提供充分库存

酒店的增加加剧了行业内低入住率的险象,尤其对于四星和五星酒店。由于在线酒店的预订拥有相对较高的承接率(酒店提供的每单10%-15%的提成)、相对较低的网络渗透率和过于零碎细化的供给,这对在线旅游社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尤其是携程和去哪儿将受益。

第六,大平台机会消失,机会在细分领域产生

中国将很难再出现全面解决方案旅游商与携程/去哪儿/阿里旅行并肩,BAT三巨头和Priceline也均投资这三家企业。更多机会将会在更细分的旅游行业产生,比如途家在的非标准化住宿领域,马蜂窝所在的旅游社交化领域;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巨头或者全面解决方案旅游商进军这些细化行业。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亿欧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