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一个O2O平台的价值取决于其业务的“边际价值增加”。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用最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最高的价值!我们把一笔业务为用户创造的价值称为边际价值,把为这一笔业务支付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把边际价值减去边际成本的差额称为边际价值增加(边际增值)。我们常见的有以下四类平台:
第一象限(贫瘠区):边际成本低、边际价值低
比如说我要找一个顺丰的快递员寄快递,我们可以给顺丰公司打电话获得这个快递员的电话,也可以用快小递、快递100这样的平台获得这个快递员的电话。假设给顺丰打电话需要3分钟,使用平台获取信息需要1分钟,那么这节约的2分钟就是平台创造的边际价值。
由于提供信息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所以边际成本几乎为0。所以这个业务提供给我的边际价值增加=2分钟—0=2分钟。
这样的业务往往体现出的特征是:单价低或者使用频度低,所以也不容易得到用户的关注,我们把这个象限称为贫瘠区。很多低频的O2O项目都处于这个象限。
第二象限(黄金区):边际成本低、边际价值高
假设我要找一条信息,我的选择是去图书馆,或者在百度上搜索下。
去图书馆找到图书,把信息摘录出来,成本是1个小时时间;在百度上搜索是1分钟时间。那么这节约的59分钟,就是百度为这一次业务创造的边际价值。由于该搜索服务是系统自动提供的,边际成本接近0。
这个业务提供给我的边际价值增加=59分钟—0=59分钟。
再比如说我要打一个出租车,
第一个选择是下楼在路边等15分钟拦一辆出租车;
第二个选择是用滴滴花一分钟找一辆出租车。
用滴滴节约的14分钟,就是滴滴为我这单业务创造的边际价值。滴滴的边际成本也是0,所以这个业务的边际价值增加就是14分钟。
这个象限里的业务最容易实现规模盈利,我们称之为黄金区。
第三象限(烧钱区):边际成本高、边际价值高
假设我要吃午餐,我的选择是下楼去饭店吃,或者用饿了么叫外卖。去饭店吃,往返需要花费30分钟;如果在饿了么下单,需要花费1分钟;
那么饿了么给我创造的边际价值就是29分钟时间,而饿了么的边际成本是一个送餐员跑一趟,大概15分钟。这个交易的边际增值=我的29分钟时间—送餐员的15分钟时间。
这个模式的边际价值比较高,但是边际成本也比较高。如果地价在上升,人工在下降,这个模式的空间就比较大;如果地价在降,人工在升,这个模式的价值空间就变小了。目前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地价增值放缓,人工刚性高速上涨。
这个象限的业务由于给用户创造的价值比较大,容易得到用户的关注,所以烧钱买用户就容易成规模。我们把这个象限称为烧钱区。
第四象限(危险区):边际成本高、边际价值低
假设我要洗车,我可以选择自己开到洗车店洗、或者叫个上门洗车。自己去往返加上洗车时间大概1小时,叫人上门大概10分钟。
如果我选择后者,洗车平台给我创造的边际价值就是50分钟的时间节约,而洗车平台的边际成本是一个洗车工人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业务的边际增值=我的50分钟时间—洗车工人的1小时时间。这个值很有可能是负值。这意味着获取用户成本高,而且看不到盈利的希望。所以我们把这个象限称为危险区。
结论
1、仅分析“痛点”是不够的,商业模式的价值取决于其边际增值。
我们常说的痛点和本文的边际价值创造是一个意思。由于没有覆盖成本分析,所以并不能体现一个平台的价值。比如说北京的交通一定是很多人的痛点,但是解决方案太贵(比如直升机),所以并不能成为互联网创业的好领域。好的商业模式就是用很低的边际成本创造很高的边际价值,或者说就是边际增值高。
很多平台并不直接通过用户变现,但是边际增值高的平台变现价值同样高。比如百度,虽然是广告主出钱,但是大家用的多,所以平台价值就高。
一个平台,即使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只要它的边际价值增加比较高,盈利是比较容易的,平台的价值就大。如果一个平台实现了收入,但是边际价值增加不大,平台的价值也不大。
2、“烧钱买用户”的前提是边际价值高。
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业务,由于给用户提供的边际价值高,所以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烧钱就容易买来用户。而在第一象限或者第四象限的业务,由于给用户提供的边际价值低,即使烧钱,也难以获得有效的用户。
3、规模不能改变模式的价值。
在第二象限(百度、滴滴打车)的模式下,随着供求双方的增加,边际成本是无限趋近于0的。但是在第三象限(饿了么、美团外卖)的模式下,随着规模的扩张,边际成本也会无限趋近于一个值,但是这个值一定不是0。假设一个送餐员一天的极限送餐份数是50份,他的工资是200元,饿了么的这个极限值就是4元。换言之,规模的增加并不能扩展第三象限业务的毛利率。
4、先圈用户对不对,取决于之后能不能找到第二象限的业务。
很多平台要先圈用户,有了用户之后,如果平台找到了黄金象限的业务,盈利就会比较容易盈利,如果找到的还是一、三、四象限的业务,就会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