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旅游的基本问题是旅游文化的问题

本文作者:杜一力 2015-11-20
旅游业必须立足本土,突出差异。“旅游业的超地域性要通过地域性来体现;旅游文化的共同点就是‘不同’”。旅游的区别度主要在于文化。文化作为底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特质、基因、身份证——这是文化和旅游关系的基础层面。

传统说“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旅游产品。传统把旅游资源归纳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包括现在不断创新产生的社会旅游资源,也可以归纳到“人文资源”。三类和两类法科学依据不同,但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都一样。所以从旅游资源构成我们可以大致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半壁江山”。但仅在这个范围内理解文化旅游,其实是局限了对文化旅游的认识。

现实中关于文化旅游有三个层次的混谈: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各地党政领导同志提出发展文化旅游,实际上是以文化为资源的旅游产品;有的地方政策是在抓文化,实则是在抓旅游;部分领导同志没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划分的技术性概念,认为文化旅游就是旅游业,或者认为旅游业就是文化旅游业。附带解释一个观点:从旅游学科概念说,“文化旅游”不是“文化旅游业”。基础理论上以文化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产业体系产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融合形成产品。市场操作中旅游业也不能把文化旅游分离出去,市场的基本问题是供需问题,文化资源吸引的旅游和其他资源吸引的旅游都是旅游需求,无法区分也不需要区分;从产业运行说,各种资源的产品进入旅游市场都遵循共同的供给、交易和消费的规律。

“文化是基因”,覆盖全面;文化是身份证,是我们与他人的区别度;是“我们是我们”的标识。从这个角度认识旅游和文化的相互关系,那么文化在旅游业整体发展中无处不在,在各种产品中无处不在,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无处不在。在“观光、度假和商务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中,都有“文化问题”。讨论很多文化旅游问题,其实是旅游文化问题。

关于旅游业中文化问题,在世界上不是一个新课题。我认为要关注研究两类国家的旅游文化表现:一类是经济发达并文化发达的国家,如欧美国家。旅游发源于欧美,乘上了蒸汽火车、喷气式飞机的不仅是旅游者,还有旅游者的欧美文化观、欧美旅游美学观、欧美旅游生活方式。欧洲灿烂的古文明和文艺复兴的所有辉煌,还有工业革命的成就,都成为旅游的内涵,成为旅游文化的底气。美国只有300年开拓史,但是荒野法、荒野公园、现代社会建立的每一点历程,以及高度现代化之后的休闲娱乐方式,都携带着强势,成就着“属于自己"、也“属于所有人”的旅游文化。所谓发达国家,其旅游文化与经济发达的程度是相适应的,方谓之“旅游发达国家”。

再一类就是原本经济不发达,而旅游超前其他领域先一步发展起来的国家。世界上三个片区应该研究:60-70年代的南美、80-90年代的东南亚、90-2010年代的中东。南美旅游发展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差别最大。墨西哥旅游业40年代以模仿美国国家的度假产品起步发展,作为本国旅游业支柱的品牌酒店、休闲沙滩基本是西方文化的翻版。还有,隔断了本土力量和旅游发展的联系,”气泡式”的发展,不仅文化外来,经济利益也外溢。这个现象引起各方政治考量、文化批判和经济调整要求。这个情况在旅游经济学家罗吉那.施庐特《旅游业发展:拉美国家透视》有一些分析。90年代南南合作之后南北对话,各种力量的参与,墨西哥旅游大的调整,以“文化”是旅游的基本色为方向,全面开始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玛雅海岸”。欧共体为此支助了“玛雅之路”即世界玛雅工程的援助项目,把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萨尔瓦多等地的玛雅遗址都连接起来共同开发,欲使坎昆的海滨区别于地中海、东南亚和美国夏威夷,从而更具南美文化基因。墨西哥旅游文化重建之路,说的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的旗帜和目标,文化也会像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一样,发生“文化的陷落”。“文化的陷落”发展的时候,旅游业一定会有症状,会发烧或者感冒。

最近关注“迪拜旅游文化”现象。生机勃勃的物质创造,伴随的文化追求也比较积极,一个有钱的城市或者国家,如何在世界上创新高楼、海岛,极尽豪奢的同时,建立自己的文化以传之久远,“发展史”正向阿国提问设答。

从这个层面推进,文化可以贯通产业链、整合上下游。文化不是旅游产品的补充而是底色,所以对旅游资源的认知开始,到旅游项目的设计,聚合到“旅游特色”形成,贯穿的都是文化。特别在“地域旅游”“旅游目的地”层面,文化就是特色就是价值就是吸引力。在全球化时代,生活方式趋同,旅游业的设施、标准和服务都可以引进和借鉴,唯“文化底色”只能立足自身,并且凭此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砝码。

因此中国旅游业不仅要有自己的文化基因、文化标识,还要从基础层面推进文化提升,自觉理性地激活培育我们的文化基因的生命力。这是旅游业“跨越和提升”的主要任务。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一心一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