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首先感谢大家的到来,这次私享会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包括港澳台,像李梅李总从台湾赶过来,刘赵平教授从香港过来,还有很多朋友从上海,湖南,广州赶过来,真的非常感谢大家对执惠旅游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这是执惠旅游第一次在深圳和大家见面,所以关于执惠旅游,我做一些简要介绍:执惠旅游的“执惠”二字出自《尚书·顾命篇》,“二人雀弁,执惠(惠,古字指兵器三棱矛),立于毕门之内”,士兵执惠守卫,续周成王遗命,传承文化、守卫体验。
2015年5月28号执惠旅游上线,以“互联网+旅游”资讯、研究、深度报告等优质内容为载体,促进旅游局、目的地、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OTA、新型在线旅游公司等产业链整合,线上线下双线互动及融合,促进“互联网+旅游”创业创新。
执惠旅游定位于“互联网+旅游”移动产业新媒体。我们与其他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关注成长型企业,同时执惠也是一个创业公司,所以我们更加懂得创业者。
下面进入主题,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互联网+旅游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这个演讲我分成几个部分:行业背景、供给侧的变化、需求侧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旅游”的模式创新。
一、产业背景
图一
首先要说的是资本寒冬。我们来看高盛的一个报告(图一):从图片上的数字可以清晰的看到:过去的20年GDP是将近10%的增长速度;2015年GDP的增速降到6.8左右;但这样一个降低,未来会成为一个常态。
虽然目前资本市场回归理性,但是和几位嘉宾交流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的嘉宾都很低调,企业都活的挺好,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在扎扎实实做事情。所以即使是资本寒冬,也并不产生多大影响。
例如:道旅旅游已经上市。一块去的很快也筹备了,很快登录新三板。
图二
第二个关键词是增速放缓,从今年的GDP的增长应该是在6.9%左右,未来的五到十年有可能保持5-6%的增长速度,这样的速度会成为一个变态,经济增长的放缓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一个基本事实。
图三
第三个词是股灾,从股市来看,最明显的就是A股交易在今年5月到9月,四个月跌没了1.8万亿。相信在座炒股的同志们会感同身受,你们有可能贡献了一份。
第四个关键词是互联网泡沫,这是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一个曲线图,2000年互联网在纳斯达克火热,最高点五千点,实际状况就是很多公司非常的火爆,包括雅虎、亚马逊。但在2002年跌到最低点,一千多点,很多互联网初创公司倒闭。其实互联网泡沫破灭的这一段非常像旅游O2O的发展阶段。当时那一段时间活过来的互联网公司,过了2002年之后,所剩下的和新出现的伟大公司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互联网行业巨头们。
旅游业的细分行业超过109个的行业,这是一个几万亿的市场。我统计了一下今年到年底旅游O2O的投融资的数额会超过600亿美金,去年是300亿美金,所以这里面一定是有泡沫的。
例如:流传的O2O死亡名单,各种各样的,出来一波又一波,很多人觉得资本寒冬来了。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被这种死亡吓住,仔细看一下死亡名单后面的企业意味着什么?自己是不是在做和他们一样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资本的寒冬其实是商业本质的回归,是正常的淘汰,虽然有一定的市场残酷性。但是如果你的产品没有价值,服务又不被消费者认可,那么被淘汰是应该的。
有没有尊重消费者?有没有尊重基本的商业规律?商品有没有真正创造了商业价值?或者有没有解决市场痛点?这是回归理智、理性分析的一个基本的素质。
二、供给侧的变化
旅游业是仅次于医疗的第二大行业,3.48万亿的市场,未来还会翻倍,这样的产业链拿出来单一的细分市场都非常的庞大,但整个的旅游业上中下游都很复杂。
图四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有效性和生产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我们相信明年的三月份供给侧改革会成为关键词。其实在旅游业里面,供给侧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ToB行业与ToC的行业的共同问题是产品同质化,服务类似的也很多,ToB的行业或者是专注于垂直细分的出现了一些很有潜力的企业,因为各自的领域不管是ToB还是ToC把价值做了出来。
图五
供给侧的改革是未来的趋势,过去的十年需求侧的改革效果不大。而供给体系的有效性和供给效率低下,其实是供和给两侧的错配造成的,而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国内消费需求的刺激无感,但是海外是狂购物热潮不退,国外航运的运力下降,但出境游依然火爆。中国的贸易顺差保持了10年,但旅游行业的逆差去年是1000亿的逆差。企业不知道主流的消费群要什么?所以产品30年保持不变,这样的的情况下如何期望市场好的回馈。
所以首先是供给之间的错配扭过来,之前的产品很丰富,但是不是消费者想要的。
图六
第二是中美之间的产业链的差距。图六是美国的产业链的细分图六,所有产业的细分程度,包括邮轮、PMS、GPS细分领域诸多环节,对比中国,其实我们会发现有非常多的空间,很多模式我们中国根本没有出现过。
虽然整体看,大家的感受是旅游行业已经很丰富了,但其实我们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争斗。全球有非常多非常好的对标模式值得大家探索,我们要有信心。
图七
第三不要只看到巨头的整合。记得去哪儿携程合并时候,我第一时间写了篇文章《携程去哪儿合并,在线旅游大一统?别高兴太早!》,主要就是想说:巨头的整合部分仅在于标准部分,休闲度假领域才是未来的大市场。
标准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原来是供需的错配,再过来是产业链出了问题。
需求侧的变化
图八
从需求侧上看,千禧一代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而他们未来的有孩子和父母又组成另一个消费群体,而他们的消费特点是个性化、移动化、体验化。所以旅游产品如果说忽略了这个人群,那么肯定会出现问题,而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里这个群体占比超过一个亿,4000万的中产家庭这个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
图九
而旅游旅程了什么?我很认可某个会议上胡总提出的一个概念: 现在的旅游方式是本地生活的异地化,旅游已经远超了传统旅游的理解方式。
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一定是体验层面的提升,一定是刚需,那么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乘坐一架飞机、住一个五星级酒店,我还要喝酒、吃好吃、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深度体验当地的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在碎片化整合的时候,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垂直细分该专注于哪个领域?所以应该有新的模式和新的尝试。
图十
图十是整个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每个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从最初阶段,到投资者和媒体开始关注,也就是鼎盛一直到衰败下降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有陷阱的。包括熊市陷阱和牛市陷阱,只不过这个陷阱会不会被自己的企业赶上?需要企业从自身考虑,自己处于哪个阶段?
因为市场没有绝对的红海,也没有绝对的蓝海,只有发现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需求问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图十一
另外再看技术,从1995年到2020年,技术层面对商业模式的改造,不难发现非常多的创新企业关注的还是消费端。其实,在供应链端中国做的不比他们差,但由于对整个对中国的ToB市场理解比较浅,他们更关注分销。
所以全球的技术变革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包括可穿戴、虚拟现实等。现在看来很多没有发挥价值的,未来会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出现。
“互联网+旅游”模式如何创新
分享经济的各种模式,其实我们已经体验到了各种各样的做法。无论是ToB端解决错配问题,还是ToC端解决消费者和供应端的供应问题,对于企业本身而言,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图十二
图十二是一个商业模式的画布,企业的模式创新需要考虑到:在勾画商业模式的时候是否考虑了关键的模块,有哪些是自我缺失的?有哪些是找人合作的?哪一块是需要把控的?
虽然所有的成功的商业模式未必去遵循了这块画布,但最终去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候,企业可能还是需要回顾基本的资源和基本的素质能力。
图十三
2015年11月16号,美国Phocuswright举办了一场46个企业2000多人参加的全球顶级旅游业峰会,执惠旅游很荣幸被作为荣誉媒体受邀参加,参会三天,我感受颇深。
例如图十三,是我列举的当时获奖的九家公司,多是在机票、酒店等领域的微创新。我仔细分析了这九大模式的创新方法,他们都是在巨头生态夹缝里寻找狭小的生存空间,当然这跟海外的旅游业态发展成熟度有关,但对于国内同行有一定借鉴意义。因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环境及基础条件迥异,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旅游O2O企业爆发空间将远大于海外这些企业。
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现在把时间留给今天的主角,邀请的嘉宾和在座的你们,我希望执惠私享会带来的是思想的盛宴,充满干货的会议,谢谢!
* 本文演讲人:刘照慧 (执惠旅游创始人兼CEO); 整理:四夕。
* 执惠私享会·深圳站其他嘉宾演讲文章也会陆续整理出来,敬请期待。
* 本次执惠私享会奖品赞助来自安科运达、锦尚达、深圳捷旅,执惠旅游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