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美国航企刚刚经历有史以来利润最丰厚的一年,那么今年又将有哪些表现?首先,要面对现实——不能因为目前各航企的财务业绩很好就指望它们会降低票价。当然,如果燃料价格仍维持较低,那么一些航线的票价也可能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而下滑。另一方面,各航企都在努力维持这样的盈利能力,甚至还希望能更上一层楼,因此,美国所有航企都很有可能通过升级附加产品并促进其商品化来推动总收入的增长。以下是2016年可能出现的一些局面:
1、“运力约束力”减弱(票价下滑)
美国航企实现利润新高部分是由于四家大型航企实施的“运力约束”或限制运力增长策略。即使燃料价格不断下滑,这些航企也仍会极缓慢地增长运力。但由于供需关系已较正常,因此预计2016年 此类约束力多少将减弱。
利润达到新高意味着稍微提升一点运力便可盈利。随着新机型的到来,航企能轻松地在目前有利的情况下继续保留旧机型,从而暂时性地提升总体运力。
传统航企一直以来都试图在低成本航企也运营有业务的航线上保持市场份额。随着低成本航企在一些最强的传统航线上持续两位百分数的增长,传统航企也很可能会通过提升运力来予以回击,绝不会在其枢纽的重要市场上退却。
2、“基本”票价(服务较少的低票价)
美国航空与美国联合航空都宣布正研究推出“基本”票价,以更有效地与精灵航空和边疆航空等超低成本航企竞争。
目前,美国航空与美国联合航空最低票价所包含的内容比超低成本竞争对手的要多(美国航空的最低票价包括免费携带登机行李、更长的伸腿空间、免费饮料、免费提前选座以及收费改签)。而尽管内容“更多”,但美国航空的最低票价常常与超低成本航企的票价相差只有几美分,因此仍能够吸引到对价格极为敏感的乘客。美国航空的“基本”票价将使其能够与超低成本航企的票价相匹配,同时又含有更多内容,因此性价比更高。达美航空已推出了“基本经济舱”票价,并称这一新的低票价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航空与美国联合航空都将于2016年推出自己的“基本”票价。同时,美国航空、美国联合航空以及达美航空也很可能会在今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试用这一低票价策略。
3、更多附加销售(提升总收入)
2016年附加收入将继续增长,甚至会出现更多的附加销售选项。美国四大航企(美国航空、美国联合航空、达美航空、与美国西北航空)均与“附加销售冠军”之间有很大差距(其附加销售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甚至更少,而精灵航空的附加销售收入则占其总收入的45%),因此仍有增长的潜力,包括可以针对机上行李收取费用。同时还有一些所有航企均未挖掘的、全新的附加销售机会。例如土耳其“自由鸟航空”就为航班延误或取消的乘客推出了一种新的、有保障的重新预订服务。美国航空与美国联合航空均提供有保价选项,但目前此类选项库存与持续时长均有限。
4、更多高端服务(提升总收入)
一项能够带来更高附加收入的内容就是高端服务,其中包括“豪华经济舱”。例如阿拉斯加航空便于近日宣布将推出新的“更大座位”选项。同时,各航企也再度投资以提升商务舱与头等舱座位的档次。捷蓝航空称,其全新产品已获得了巨大成功。尽管大型航企都意识到自己必须更进一步与超低成本航企竞争,但它们也仍在努力利用更好的产品来吸引那些对价格并不敏感的客户。
5、个性化/商品化(提升总收入)
各航企会继续对其目前已推出的各项服务实施商品化。这仍是航企在附加销售领域最大的机会,即,更具传播性的选项与更个性化的内容。但是购买流程也由于有过量的附加费用而变得更加复杂,这与客户利用智能手机预订时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各航企在采纳如今电商所用的技术以创建更有效的在线客户体验时一直显得步履迟缓,而2016年预计会有一些实验性的做法。IATA推出的新分销能力(NDC)目前正在接受各航企的测试,此标准可在2016年促进第三方的销售。
当然,与成本相关的冲击(包括燃料价格或更高的人工成本)可能会使各航企在实现更高利润时受挫,但这些不会改变各航企通过上述举措提升收入的兴趣。无论发生什么,2016年都将是航企业绩强劲的一年。不过行业预测并非总是可靠的,通常都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但无论怎样,各航企都将在提升收入方面有进一步的实验性举措与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