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户外网张海峰:户外出行能否成为将来中国旅游的主要业态

活动 本文作者:张海峰 2016-03-22
2016年3月17日执惠公开课第18期,中华户外网创始人兼CEO张海峰开讲“户外出行能否成为将来中国旅游主要业态” 。本文为课程分享内容,文字由执惠根据语音整理而成。

户外出行是否成为将来中国旅游的主要业态

我们最早从帐篷节开始,也是做了一些探索,从整个行业判断,户外旅游这块有可能成为今后成长型的业态,现在大家更关注体验,传统的旅行社的产品在体验的打造上相对匮乏。一旦提到旅游体验,传统的OTA也同样面临瓶颈,因为体验是非常重的部分,它取决于产品的提供者给大家带来的感受,它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而我们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户外俱乐部,国内消费的人群从生存型向精神型的转型过程中,对于产品已经不是简单的去哪看一看,而是把内心的体验放在其中作为主要的诉求,我们需要从供给端来提供产品,首先需要创新产品的需求,其次提升供给的效率。俱乐部本身就是为喜欢玩、关注体验的一个群体去做的创新产品,从而聚合一批会玩的人,所以俱乐部是最有可能成为将来户外休闲的出行渠道,而旅行社体验会相对差一些,最大的原因是在生产输出的方式上面,整个行业是被旅行社自己玩坏了,没把用户当用户来对待。那户外俱乐部是近十年成长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它们相较旅行社而言有更深的体验,用户之间是良性的接触,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以服务取胜。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俱乐部出行,旅行社做零团费负团费,这个生态系统已经坏了,信任的重构是短时间无法做到的。

我们是寄希望于户外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的组织能力和对当地资源的整合能力越来越强,如果我们再提供一些培训,运用互联网的工具和平台,将游客的主权主张出来,选择一批优质的俱乐部作为地接的角色,这样可以重构一个旅行社的服务生态。而这个重构起来的基因是和传统旅行社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真正能够提供旅行产品的注重体验的,在三四线城市不仅提供了目的地旅行的产品,同时还是本地化社交的一种产品,给旅行者一种归属感。俱乐部可以很好地起到遮阳的氛围,你会发现俱乐部内聚集了社会上的众多角色,是一个庞大的、政府之外的以休闲为目的的良性群体。只要俱乐部和领队专业且有一定的声望,队伍会发展的非常壮大。资质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一个门槛,从提供产品价值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是谁提供的产品有价值,谁就应该永远长青。

国外的出行都是户外休闲为主,除了商务旅游,过去的国外是我们今天旅游转型的一个趋势,从需求端越来越接近传统户外的方向,我们的需求已经不能被传统所满足,所以就希望在供给端提供相应的产品。这些户外俱乐部信心满满,承担起国民休闲的重任,我希望传统旅行社也加入进来,使我们的休闲成为主流业态。

户外活动与全域旅游的关系

全域旅游大家都知道,就是全要素。目的地所有要素都是旅游吸引物。相对来讲,户外线路就是典型的无景点旅游,需要把各个点连接在一起,所以应该说户外活动是全域旅游最好的一个产品实现方式吧。

这里面可以补充一下,Phocuswright的一个报道,户外活动区别于传统观光,在于选择目的地主要靠当地的活动为吸引物,所以户外产品的呈现方式往往是通过活动来呈现。

从体育旅游融合到本土赛事IP开发的可行路径思考

结合全域旅游来讲,首先是户外、体育、旅游。如果说把户外活动定义为窄重的户外,那么就是传统的徒步、露营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户外休闲归结的更加宽泛一点,而休闲这块的融合了体育和旅游。从概念上说,往大众出行方向走就是旅游行为,如果往专业竞技的方向它就是一个体育内涵。

所以说户外活动助力全域旅游这一块,稍微补充说一下。一方面就是户外活动可以通过一些户外大型极限赛事推一个目的地,就让游客知道目的地怎么到达和游玩。通过一次大型活动,基本上就是通过旅游出行里最具影响力的人群,可以快速推出目的地。

另一方面,全域旅游的目的地对户外人群来讲,户外人群比较偏好全要素,所以会比较适应全域旅游的这样一个概念。

户外休闲如果往体育竞技方向发展,是一个比较可行路径。目前非常流行一个赛事IP。例如足球、篮球的赛事转播,光比赛内容转播价格已经是非常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大的体育赛事IP的价格非常高,一方面消费升级,出行人群就是体育休闲偏好的人群越来越多,例如近几年马拉松人群特别多;另一方面大家对这块非常看好,就是消费升级的趋势。过去大家不太注重身心健康、不太注重运动,运动健康一般在中产以上,但是现在一般人群越来越注重这些,所以成为一个趋势,价值就会非常高。

在体育赛事IP价值非常高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参与的有哪些?能不能培养一下本土的赛事IP。我觉得这个路径是有的。

首先你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赛事IP,你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的培养,并且做出一定的知名度,能够打造成知名度和差异性的赛事IP。例如满大街城市马拉松,这种的话实际上短期内是很难形成一个赛事IP的概念。本身马拉松是个大众化的产品,它不具有差异性的标签。

所以赛事IP一定是高于大部分群众参与性的基础,然后高于普通群众参与性的活动。高于普通群众性参与的话才会有品牌效应。那我们来看整个体育行业大背景,46号文件规划到2025年整个行业要达到五万亿,各省分下来应该有七万亿规模! 2015年整个体育产业的GDP应该是在七千亿,也就是说十年时间,整个产业要有十倍的增长,从宏观来说,说明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期待是很大的,所以投资也很大。

那体育行业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服务业等,以及一些传统的竞赛表演。我们国家的重点是体育用品制造占的比重相当大,体育服务业比较少。而美国刚好是相反,当然发达国家就是我们的标杆,我们的明天就是应该在那个方向发展。

所以未来我们服务业也可能会占非常大的比重。但体育服务业,我们能够参与的可能就是群众参与性赛事或者是全民健身赛事,因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也比较能够切分。因为传统赛事IP,包括球类溢价已经很高,属于重资产高估值,进入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庞大,走没有办法去超越,参与不一定会获得溢价更高。

那么在群众参与性赛事这方面,参与后用户基础起来了,第二就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耕耘一批赛事IP,无论是结构上比重越来越大,还是整个产业的增量都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现在所走的路径就是,引进一些国际赛事品牌,就比马拉松还高的项目,然后在国内的一些目的地快速落地,再通过几年的运作形成一个品牌。当然我们会借助媒体的传播,然后引入一些基金成为一批赛事集群。最终要把这些赛事IP培养成赛事集群,可能冲刺新三板上市,基本思路就是引进、落地、再集群。如果大家对这个群众参与赛事感兴趣,或者对品牌传播感兴趣、或者想和我进行资本合作,大家可以和我私下沟通。

*张海峰,中华户外网创始人&CEO。南京大学EMBA在读,南京大学戈11挑战赛总队长,全球户外休闲旅游大会发起人,中法合资江苏悦动旅游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2004年创办中华户外网(huway.com),拥有5000多家战略合作俱乐部和500多万注册会员,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户外旅行行业网站。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