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当人们关注各种富豪榜单上闪光的财富数字之时, 是否也曾探究:创造者的力量来自何处?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快公司》FastCompany的答案是:创意是令人类致富的重要工具,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具有一个创意的源泉。
在《快公司》刚刚发布的2016“全球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Most Creative People in Business 100)榜单里,我们看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中国女性:她所在的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最近还刚刚拿下了苹果10亿美金的战略投资,她就是柳青,滴滴出行总裁。
在这份100人的榜单里,柳青位列第四名。前三位分别是著名艺术家Lin-Manuel Miranda、苹果医疗团队负责人Divya Nag和著名经典美剧制作人Jill Soloway。
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涵盖出租车和专车服务的共享出行服务平台,任职滴滴出行总裁的柳青拥有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馆里,当时身为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柳青和滴滴CEO程维一起用餐。这次是柳青第三次代表高盛,想要投资这家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明星公司,却依然失败。席间,柳青佯带愠怒地说了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让她意外的是,程维开始和她认真讨论此事。
除了滴滴公司本身,滴滴CEO程维及其团队是吸引柳青的另一个因素。“程维是一个极有远见、抱负和魄力,又愿意为梦想付出的人。他脚踏实地又目标高远,当时非常打动我。在这一代年轻企业家里,程维在格局、心胸、眼光、能力等方面都是上上乘。”
经过在高盛的12年投行生涯后,柳青加盟了滴滴打车。此后滴滴公司频频出手,其中之一便是出人意料地与其头号竞争对手快的打车合并,组建了如今的出行服务巨头滴滴出行。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该公司的员工人数从700人扩张到5000人,增加了巴士、拼车等服务;并与Grab(新加坡)、Ola Cabs(印度)和Lyft(美国)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方便乘客在滴滴的应用内用这些服务叫车。
滴滴还成功筹资30亿美元展开进一步扩张, 同时遏止Uber向中国市场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滴滴团队还与全球同行达成了重要合作关系,包括新加坡的Grab、印度的Ola Cabs和美国的Lyft。
《快公司》专访滴滴出行总裁柳青
快公司:滴滴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调整?
柳青:滴滴的原则是派遣“老人”(在公司工作超过两年的员工)去探索新的领域。已经熟悉团队文化的成熟队伍会被派去开拓新业务前线。这样一来,沟通成本就会大幅降低,因为这样的同事对公司业务已经很熟悉,并拥有足够的号召力来凝聚整个团队。
快公司:也就是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找到合适的员工是你们的工作重点。
柳青: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不仅要有最优质的产品,还要有最优秀的人才。滴滴希望从许多不同领域吸纳最优秀的年轻人才,确保他们能够感觉自己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滴滴5000名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6岁。
快公司:滴滴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柳青:中国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汽车。政府的各项政策实际上是在希望减少汽车上路,因为中国人口密度极高。我们打造的平台需要考虑为这个庞大的人群提供多元化交通出行服务,有专车,有出租车,还有细分的拼车服务,甚至还有巴士。
快公司:滴滴还必须遏制Uber的发展, Uber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希望在中国抢占大量市场份额。
柳青:在我们看来,Uber的到来并没有令市场格局产生太大变化。竞争总会让滴滴更加优秀。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同业的产品往往是针对收入较高阶层人群的。但滴滴的服务对象要包括还不能负担汽车消费的同胞,滴滴最大的挑战是在庞大而密集的市场中构建高效的网络。在中国,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有40多个;滴滴2015年完成14亿订单;但中国的挑战仍然很艰巨。
快公司:是什么让滴滴保持斗志?
柳青:当人们望向窗外时,会看到严重污染的天空,这令人心情沉重。城市的拥堵引发了各式各样的后果。中国有8亿城市人口每天都在努力奋斗。滴滴的目标是,要在3年内每天服务于3000万人,帮助他们在3分钟内叫到汽车、巴士或任何交通工具(包括其他共享车辆)。滴滴的使命是为所有中国人服务,切实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号外】以“融合·新生态”为主题的《执惠·2016中国旅游大消费创新峰会》将于6月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国内旅游、投资、体育、营销、娱乐、媒体、户外等近千名各界精英将齐聚一堂,直击旅游大消费产业前沿,探索广阔未来,分享最具创新性的产品体验,聚合最优质的投资与营销资源,积聚能量,共创价值。欢迎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并报名:http://www.tripvivid.com/activity/new-eco#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