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票管家VR文创小试牛刀,重现“虎丘塔”攀登体验

本文作者:执惠 2016-08-24
景秀创新工场将为虎丘山展开一系列景区科技文创策划,首期将通过VR(虚拟现实)复原“虎丘塔”的登塔体验。据悉,VR等视觉交互系统的应用,将是景秀创新工场在景区科技文创领域应用的重要布局,并将很快在其他景区批量复制。

2016年8月24日,票管家旗下景秀创新工场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达成之日起,景秀创新工场将为虎丘山展开一系列景区科技文创策划,首期将通过VR(虚拟现实)复原“虎丘塔”的登塔体验。据悉,VR等视觉交互系统的应用,将是景秀创新工场在景区科技文创领域应用的重要布局,并将很快在其他景区批量复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丘塔”是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也是苏州古城的地标。但由于长期受风雨雷电的侵蚀,该景点于2008年关闭,游客则只能远观,无法体验登塔和俯瞰虎丘山景观的乐趣。

景秀创新工场基于人文景区这一痛点,将“虎丘塔”作为原始素材,通过100%实景采集的拍摄方式还原登塔路径,以 VR的形式向游客立体呈现“虎丘塔”内的面貌,以及登顶后的景观。使用VR设备,游客可以从第一视角感受登塔过程,参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体验。

事实上,旅游文创商品如何开发既是国内5A景区的短板,也是5A景区实现文化变现的巨大价值洼地。现阶段国内众多5A景区旅游文创产品方面收入占比不到10%,如何在旅游文创商品方面发力,提升游客在景区的二次消费,进而带动景区经济收入,是景区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业内看来,5A景区难以在文创项目上有所突破,主要因为旅游文创商品开发是一个需要景区多部门协同作战的产业,从景区的角度必须要一把手主抓,充分调动景区的财力、渠道、销售、营销、地段等资源,才能为游客提供立体化的游览体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文创商品的变现转化。

然而,VR技术的应用仅仅是科技文创的其中一环,景区建设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共服务、营销策划、移动互联等全产业链式配合,尤其在数字化智慧景区的浪潮下,景区迫切需要一位聚合上下游资源和智慧的联结者,这也正是景秀创新工场成立初始的定位——景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景区在陌生领域中需要一个专业的引导者,不仅能够对接优质的VR资源,更重要的是拥有资深的旅游行业背景,充分了解景区需求,这是我们选择景秀创新工场的原因。“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薛梁说。

另一方面,尽管VR日益火爆”试水”的旅游企业不在少数。但多以720度全景,或是刺激性体验项目为主。类似复原“虎丘塔”登塔体验,与景区特性完美结合的VR项目尚属首次。

票管家董事长黄荣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旅游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有趣”的旅行。文创融入旅游,将景点、景区的特性结合起来做文创,不仅可以让游客的旅行更有趣,还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特性和故事性,我们需要将这些结合起来做文创。”

旅游购物市场在变、消费者群体也在变,而5A景区旅游商品却一尘不变。目前5A景区销售的文创商品远远脱离了现代人的需求,陈旧的设计形式难以让80、90后主要目标人群买单。

伴随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科技文创所带来的互动体验消费形式必将成为未来景区不可小觑的盈利来源和竞争优势,VR技术的合理应用将极大的推动传统景区顺利转型。当然,任何旅游文创商品的开发最终还是要回归游客潜在需求,只有需求与产品巧妙结合,这样的文创商品才能火爆。

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每年拥有超过400万的游客流量。黄荣预计,景秀虎丘VR登塔体验项目每年将辐射超过百万人次的游客。旅游文创产品,一方面要有文化属性,一方面也要有趣味性,不能单纯为了开发而开发。“我们研发的文创产品是否能为游客所接受,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从VR自身特点来说,体验、娱乐也是一个很好的入口,我们在尝试将VR复制到更多的景区,不单单是全景拍摄,而是与景区自身深度结合的体验项目。”

研究机构BigData-Research数据显示,2015年度中国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规模达到了1037.9亿元,出游人次达到了10.4亿。VR不但不会蚕食门票收入,相反会创造出一个新的营收源。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