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执惠消息,2016年8月30日晚间,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旅游”,股票代码:600749)发布2016年半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1至6月西藏旅游营业收入4,910.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3%,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亏194.36万元。
据执惠盘点了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西藏旅游的营收,发现2014年开始至今西藏旅游出现了连续性的营收下滑现象,主要原因是单一景区依赖程度过高,导致受大环境和自然状况影响,单一景区营收下滑,造成整体营收状况。
2016年上半年主营业务营收和分析
1.景区业务营收和营收下滑分析
旅游景区资源开发与运营业务(不含景区内酒店收入,酒店业务收入归集至旅游服务业务):景区业务包括阿里地区阿里神山圣湖旅游区、林芝地区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苯日神山(尼洋河 风光带)景区、巴松措景区以及鲁朗花海牧场景区,2016年1月至6月共实现营业收入4,455.3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12%。其中,大峡谷景区实现营业收入3,242.73万元,占景区业务收入贡献的72.83%,较去年同期增长33.36%。但是西藏旅游景区收入来源对于单一景区过度依赖,一旦大峡谷景区收入不及预期或增长趋势减缓甚至下滑,会使整体收入实现面临较大的挑战;阿里地区景区本期实现营业收入454.0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幅为645.92%,主要原因系2015年同期因尼泊尔地震造成香客入境中断,同期相比较的收入基数仅为60.14 万元。
主要下滑原因分析:(1)2015年尼泊尔地震导致原 印度香客主要入境通道樟木口岸关闭并有永久废弃的可能,计划开放的吉隆口岸仍未开放,目前主要入境渠道普兰口岸受尼泊尔方道路状况无法通行旅游车辆的限制,仅靠直升机小规模转运运力极其有限,上述因素对于阿里景区的恢复性增长造成相当程度的阻碍;
(2)西藏“两限一警”政策的延续以及自治区旅游车辆体制改革,致使旅游运输成本持续偏高,旅行社对2016年西藏旅游行业持谨慎观望态度,推广西藏游的力度与意愿下降造成西藏旅游行业整体增长受限;
(3)受气候原因影响和自然条件限制,旅游旺季来临之际,318 国道(川藏线)林芝市至鲁朗至四川省巴塘路段多处遭雨水冲毁严重,交通部门断路施工抢修,交管部门进行交通流量管控限时单向通行,导致鲁朗景区客源人数下降。
2.旅游服务板块
旅游服务业务:旅游服务业务包括酒店、旅行社、旅游客运等业务单元。
酒店业务在2016年1月至6月合计营业收入为 321.67 万元,增幅为 185.75%,收入实现一定增长,实现增长有 2015 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仅为 112.57 万元)的因素。但景区内酒店是公司因应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向的趋势转变所做的战略布局,目前西藏休闲游尚处于萌芽状态,酒店出租率不理想,西藏旅游行业淡旺季差异机器明显,酒店板块整体收入尚不能与较大的固定成本进行匹配,故酒店业务仍将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
旅行社业务2016年1月至6月收入 72.53 万元,较上期同期下降 55.20%,主要受自治区旅游车辆体制改革后,形成拉萨交通产业集团实质性对自治区旅游汽车运输市场进行垄断经营,旅游运输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及变动幅度无法预估,为避免盲目接团造成更大的经营损失,旅行社采取观望下一步西藏旅游市场状况的态度,业务出现大幅收缩;
旅游汽车运输业务在2016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 4.0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91.21%;主要原因是受自治区旅游运输车辆体制改革影响,西藏旅游下属西藏圣地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的非定线旅游运输车辆均被收归国有企业拉萨交通产业集团统一运营,目前车辆正在办理过户手续,圣地汽车公司基本上处于停业状态。
3.文化传媒业务
文化传媒业务主要为圣地文化业务板块。由于西藏旅游原有的广告代理业务西藏国风广告有限公司因与旅游主业关联度低,未能与西藏旅游主业达成协同效应,已于2015年末出售给第三方,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现有的文化板块本期共实现营业收入29.22万元,较上年同期文化板块(已剔除国风广告出售影响)下降 4.54%。
西藏旅游简介
西藏旅游于1996年9月28日正式成立,1996年10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西藏本土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以旅游、文化传媒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旗下共有15家参股或者控股子公司。
据执惠了解,西藏旅游目前的主要业务包括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旅游服务业、传媒文化业务。 但2015年末为集中资源发展旅游主业,已经将广告代理制作业务出售给第三方。
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开发运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苯日神山(尼洋河风光带)景区、巴松措景区和鲁朗花海牧场(鲁朗五寨)景区、阿里神山圣湖景区等5个4A级景区;旅游服务业务主要包括酒店接待、旅行社、旅客运输,景区内规划设计建造品牌酒店;传媒文化业务包括广告代理制作及杂志发行。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行业格局:中国旅游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中国政府将多策并举,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内旅游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行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西藏旅游的机遇:政策支持,资源独特
政策支持方面,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优惠政策,完善了对口援藏机制,为推动西藏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其中特别提出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西藏自治区政府也在十三五规划中,拟重点打造三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景区:拉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公司在西藏旅游行业打开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资源优势方面,西藏旅游拥有自治区拟建的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以及以公司神山圣湖旅游区的极强竞争力和一定的垄断优势;并且拥有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苯日神山(尼洋河风光带)景区、巴松措景区和鲁朗花海牧场(鲁朗五寨)景区在林芝地区旅游景区的独特自然资源。
未来发展的挑战
随着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旅游转向,团散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线上渠道话语权越来越强,更多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关注旅游行业投资机会,西藏旅游行业的重新整合迫在眉睫,如果未能及时适应互联网给西藏旅游行业带来的最新变化与挑战,有可能丧失已经建立起来的区域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