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8月30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航空”,证券代码600115)发布了2016年半年报。报告期内,东方航空实现营业收入463.32亿元,同比增加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33亿元,同比下降9.29%。
报告期内,由于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需求旺盛,航空客运市场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贸易量持续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航空货运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另一方面,航空运输业继续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低位运行,但仍面临汇率波动、地缘政治冲突及境外恐怖袭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报告期内东方航空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报告期内,航空运输收入428.39亿元,同比增长4.81%,占营业收入92.46%;其他业务收入34.93亿元,同比增长1.63%,占营业收入7.54%。
航空运输收入中91.70%为客运收入,达392.85亿元,同比增长6.01%;货邮运输收入占航空运输收入6.25%,达26.78亿元,同比减少16.44%;其他收入占航空运输收入2.05%,达8.76亿元,同比增长43.37%。
客运收入中64.33%为国内航线收入,达252.72亿元,同比增长3.21%;客运收入中31.62%为国际航线收入,达124.22亿元,同比增长12.95%;地区航线收入占客运收入的4.05%,达15.91亿元,同比增长1.08%。
航油成本是东航最大的运营成本。报告期内,平均油价同比降低29.66%,东航航油消耗量约287.97万吨,同比增长12.57%,飞机燃料支出83.63亿元,同比减少20.82%。
报告期内,东航财务费用为27.95亿元,同比增加138.28%,主要是由于美元升值,汇兑净损失同比增加12.99亿元。汇率波动产生汇兑净损失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主要业务回顾
报告期内,东方航空引进飞机42架,退出飞机12架,净增飞机30架,机队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报告期末,东航共运营飞机581架。报告期内东航安全飞行时长共计95.2万小时,同比增长9.9%,起降39.8万架次,同比增加7.2%。
上半年东航稳步推进枢纽网络建设,围绕上海核心枢纽新增上海至布拉格、阿姆斯特丹、马德里、圣彼得堡和芝加哥五条国际远程航线,中转联程旅客数量及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5%和24.1%;完善市场销售体系,优化官网、移动客户端等电子商务直销渠道,直销收入同比增长57.2%,直销收入占比同比增加14.4%,销售费用中的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减少4.2亿元;拓展高端客户资源,两方集团客户总数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3%和26%,常旅客会员人数达2,740万人,同比增长10.3%,二次乘机比同比提升4.0%。
报告期内,东方航空稳步推进九大机场内24家贵宾室新建与改建工作,推广境内外航站自助值机服务,国内自助值机率突破60%,同比提升17.9%,实现上海枢纽42条国际航线双向自助值机;依托线上通知平台,提升不正常航班通知及时性与覆盖面,推广环球行李查询系统,行李运输差错率同比降低3.51%,实现自主改签系统上线。
关于东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我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经过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基本形成了以航空运输业为核心,通用航空、航空食品、进出口、金融期货、传媒广告、实业投资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航空运输集成服务体系。
作为集团核心主业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1997年成为首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航企。东方航空超过580架的机队构建了以上海为核心枢纽,通达世界177个国家和地区、1052个目的地的航空运输网络,年服务旅客8000余万人次,机队规模、旅客运输量等多项运营指标跨入全球航空公司十强。
近年来,东方航空相继荣膺 “中国民航飞行安全五星奖”,荣登《财富》杂志(中文版)“最具创新力中国公司25强”、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十强,连续多年被国际品牌机构WPP评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强”,净资产回报率位列央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