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专题报道:从0到700亿美元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李海强 2016-10-16
一直以来,Uber高达700亿美元的估值和以补贴烧钱换取市场份额的发展模式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不过,为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斥巨资开发地图软件、拉拢人才显示出Uber推动未来交通变革的强烈愿望,而投资者也因其处于轻资产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和消费升级三大颠覆性趋势交汇点看好其发展前景。

2016年以来,继滴滴、Uber的风头过后,另一个出行领域的烧钱大战已经燃起——城市自行车交通出行,魔拜单车和ofo骑游近几个月受到资本疯狂追捧,不到两年时间,双方融资额均接近或超过2亿美元,投资方几乎涵盖所有一线资本。这疯狂追捧的状况与2015年似曾相识,错过了滴滴、Uber,不能再错过魔拜、ofo。究竟是什么魔力能够吸引众多资本的关注?本篇来自《经济学人》的文章深入分析了Uber从0到700亿美元估值背后的逻辑,同样是共享出行,也许可以为我们揭开谜底。(本篇是上部分,下部分文章会相继发布。)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几个实业家都曾在匹兹堡建立产业帝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便是其中之一。如今这个城市又引起另一个满怀志向的新兴强盗贵族的注意。去年,打车应用巨头Uber突然造访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中心,目的是寻求无人驾驶汽车的专业技术。2015年2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6月Uber便斥资从该校的全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NREC)挖走至少40位顶级研究人员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几个月来,Uber一直在匹兹堡的城市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不久之后乘客就有机会享受无人驾驶汽车打车服务。

Uber自2010年发布其第一款手机打车应用UberCab以来,便以股权和债权的方式获得180亿美元融资,目前估值接近700亿美元,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历史上从未有科技公司在上市之前获得如此多的私人投资,Uber的大财主包括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共同基金、硅谷风投及多个其他公司。眼下其他领域的投资回报令人失望,这些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押到下一个能让他们赚得盆满钵盈的技术上。

Uber目前在全球72个国家超过425个城市开展业务,每月用户量3000万左右。2016年的净收入预计将达40亿美元左右,是去年的两倍多。起初,Uber专门提供高级轿车和其他豪车服务,2012年推出P2P服务UberX后,所有汽车类型的司机都可以通过下载APP为乘客提供服务,而公司的大部分营收正是来源于此。此外,Uber还推出拼车服务UberPool,前往同一方向的乘客可以通过APP预订共乘一辆车。Uber并没有自己的车队,但向司机收取平台服务费,一般是25%,其余归司机所有。

三大颠覆性趋势预示增长潜力

对人员和货物运输的方式带来颠覆性影响

Uber因其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像之前的Facebook和Google一样,现在Uber已然可以当动词使用(“咱们Uber过去吧”)。Uber创始人兼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接受英国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Economist) 采访时表示,Uber的目标并非仅仅是颠覆现有的出租车市场,而是提供廉价便捷的服务,让人们习惯于使用Uber打车,不再去买私家车。同时,Uber也在积极拓展新领域,比如外卖和快递行业。8月,Uber 以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主营无人驾驶型货车的初创企业奥拓(Otto),另外,奥拓投资者还将收到未来Uber货车业务20%的利润。美国卡车运输协会 (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 的统计数据显示,卡车每年的市场规模为7000亿美元。卡兰尼克认为,科技可以提高收入,降低卡车司机的事故率,对小型业主运营商尤其重要。

如果Uber能够在这些领域取得成功,那么它将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之一,对消费者生活和城市面貌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Uber未来拥有无可限量的盈利能力。互联网广告业务是网络巨头Google及Facebook持续盈利的主要来源。2016年全球范围内投放在互联网广告的资金高达1750亿美元,超过出租车行业大概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但是,据摩根斯坦利投行(Morgan Stanley)的Adam Jonas估计,全球个人出行的市场规模高达10万亿美元。

出行领域拥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Uber估值比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中87%的公司市值都要高便不足为奇。尽管2015年通用汽车全年的销售额达到惊人的1520亿美元,Uber的估值比通用汽车目前的市值还要高出三分之一。但是,Uber还在持续亏损,估值却是2016年营收的17倍之多,这不免引起人们对这个公司盈利能力的质疑。而要打消质疑,Uber只能靠未来不断增长,但增长是要靠雄厚的资金做支撑。为了给现有投资者提供一个撤资的机会,Uber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市,但是新股东能够忍受这种以增长的名义继续亏损的发展模式吗?

不仅如此,还有其他问题。面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不论是现在美国的Lyft、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还是未来Alphabet的Google,Uber在自己的业务领域里已建立足够高的准入门槛来防范他们了吗?市场监管是否会阻碍Uber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公司如何完成向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型?Uber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人员和货物流动的方式,这些正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产生颠覆性影响的领域。Uber在科技领域引领此次技术变革可谓迫在眉睫,必须先于汽车制造商、同业竞争者以及从这一趋势中获利的实体预见未来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

堪比Google和Facebook的成长潜力

当下的两大科技巨头可以在市场定位和发展规划方面为Uber提供借鉴。基石资本风险投资人兼Uber董事会董事Bill Gurley表示,Uber管理层在描绘公司未来蓝图时始终在借鉴亚马逊 (Amazon) 的经验。纵观整个发展史,Amazon大部分时间都以实现增长为目标,追求增长胜于追求利润,其策略是,以低价赢得客户忠诚度,然后扩大市场份额。Uber采取类似的策略,以补贴司机的方式降低价格,或在新城市迅速扩张,或推出新服务(比如外卖及其他服务)。 

投资人喜欢拿Facebook跟Uber做比较。2007年,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接受微软投资、估值升至150亿美元时尚未有盈利迹象,有人觉得这个估值高的离谱。2012年,Facebook以估值1000亿美元申请上市时,出于对公司能否适应移动消费的担心,指责之声卷土重来。时至今日,Facebook的市值已超过3600亿美元。大概是害怕错过投资互联网时代下一个Facebook的机会,投资者于是纷纷投资Uber。

处于三大颠覆性趋势的交汇风口

投资者看好Uber的前景也与其市场定位有关,处于三大相互关联且具有颠覆性趋势的交汇点。一是轻资产商业模式逐渐兴起,对于不用自购汽车、雇佣驾驶员的创业公司来说,扩张成本大大降低。二是共享经济成为潮流,为P2P服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由于不再强制分配工作量,Uber作为一个共享平台对于劳动者的吸引力上升。三是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日益热衷于为商品的使用权买单,而不是想完全拥有商品。

Uber推出的UberX服务每英里的平均成本大概是1.50美元。在一些地方,这个成本已经高于 私家车出行的成本。在纽约,私家车出行一英里的成本是3美元。据德意志银行的Rod Lache分析,总的来说,在美国前20的大都市统计区(MSAs)的市中心,14%的人认为Uber目前的价格比私家车出行的成本低。Uber的服务价格越低,与私家车竞争的实力就越强。Rod Lache还推测,无人驾驶车辆将会把每英里服务价格降至89美分甚至更少,低于美国前20 MSAs的市中心内私家车的出行成本。

竞争异常激烈,Uber任重道远 

部分人不愿买私家车,成本不是唯一的原因,便利性和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如Amazon一样,Uber明白低价能够吸引用户的道理,同时也在尽力压低价格来招徕客户。在洛杉矶,使用UberX服务的出行价格已是两年前的一半。Uber拼车价格大概是UberX打车价格的一半。

然而,即使Uber不想压低价格,它也别无选择,因为它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于乘客和司机来说,换一个打车公司的成本并不高,这就意味着新入者可以通过给司机和乘客发放补贴来获得市场份额。繁荣的市场提升了Uber的市值,同时给对手提供了攻击Uber的手段。

相比于Uber在美国80%的市场份额,Lyft仅占20%的市场份额,而后者每月投入约5000万美金来提高市场份额,这一举措已在多地屡试不爽。Uber也不得不继续投钱来避免核心市场中乘客和司机的流失。很多新成立的公司看到打车领域是座金山也纷纷涉足淘金,两个初创企业Juno和Via在纽约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在市场中成为行业领域的领头羊有很多优势,因为乘客不想等太长时间而司机希望拿到更多订单。但是打退竞争对手也需要烧钱。Uber年初宣布成熟市场的打车业务已实现盈利,但第二季度Uber美国就亏损约1亿美元。

从中期来看,Uber的利润率会受到来自国内外竞争的影响。Uber法国运营负责人Thibaud Simphal也承认,打车服务“业务量大、利润率低,属于运输行业,也像零售业”。当前情况下,由于Uber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持续增长,投资者暂时还能接受较低的利润率。但如果竞争越演越烈,投资者的耐心终会消磨殆尽。Amazon发展初期,鲜有竞争对手能够预见到未来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不过在Uber所处的时代,人们对它的期待可不是那么没有野心。 

其中一个不确定因素便是Lyft是否会保持独立运营。之前一直有报道称它正在寻找买家谋求并购。2014年,Uber曾有意收购该公司,这一消息此前并未传出,双方在收购价方面没有达成一致协议。卡兰尼克坚称对结果并不遗憾,“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坚定你服务好客户的决心。”同时,有竞争对手也能避开监管机构的审查。但Uber的投资人期望双方达成协议,那样Uber就不用为抢占市场份额而进行烧钱大战。

如果靠烧钱和决心就能赢得竞争,Uber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实,Uber并不是第一个看到P2P共享出行潜力的公司,此前有现已倒闭的位于旧金山的Sidecar,其次是Lyft。但是卡兰尼克通过大量筹资和迅速扩展市场为Uber蓄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Sidecar创始人苏尼尔·保罗(Sunil Paul)表示,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公司来说,Uber的巨额现金流就像一道“无懈可击的屏障”。即便坐拥90亿美金,卡兰尼克还在继续引入更多的投资,他表示:“如果钱还在资本市场,就意味着竞争对手一定会想办法去融资,那么我也必须这么做。” 


【号外】由执惠主办的《2016中国旅游大消费年度峰会暨颁奖盛典》将于12月14-15日在北京举办。旅业年度盛会,执惠诚邀您的参与、见证。了解详情及报名请点击链接:我要报名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