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餐饮为何总被吐槽“垃圾”?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执惠 2017-02-03
每个节假日,都是公众对景区餐饮的吐槽高峰。吐槽最多的是:“死贵”、“没特色” 、“难吃”。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一直都是这样——即使整个餐饮业都开始跑步进化了。为什么景区餐企这么“不思进取”?

1

如果把餐饮进行分门别派,最直接明了的可分出两大派。

一种是果腹派,就是为了吃饱肚子。一种是美食派,就是为了愉悦心情。

果腹派的典型代表就是列车上的盒饭、办公室的外卖,主要目的是疗饥充肠。用我姥姥的话说,就是填坑不用好土;

美食派的经典是,影视中的满汉全席,宫廷里的皇家盛宴。无一不是色香味意形,五行俱全。

美食既然姓美,那么它本身就具有非常浓厚的美学内涵,“秀色可餐”,说的是美好的景物(包括美女和时下流行的小鲜肉),“酒逢知己千杯少”,说的是美好的心情。一言以蔽之,得之心而寓乎酒,畅其怀而寄于食,“饮食+环境+感觉+N”,方称之为美食。

然而世界总是混沌的并非二元的,在果腹派和美食派之间骑墙的当属景区派——景区餐饮先天具有美食派的基因,但往往只做出了果腹派的品质。

这一对景区餐饮累积已久的感受点燃于春节大理之行。

想象中,在苍山洱海间吃一碗色艺俱佳的米钱,该是何等的享受。现实是,捧着有些豁牙漏嘴的大瓷碗,吃一碗乱炖而来的果腹餐,虽然味道还不错,但和想象总有差距。

古城餐馆鳞次栉比,十之八九都是夫妻老婆店,品牌连锁很少见。米线、饵丝是当地餐食的主流,价格集中在8-20元,形式或煮或拌,但没卖相又没品质。环境不怎么讲究,餐具没什么质感,缺个口裂个纹儿很常见,“QSC”在这里应该是完全陌生的概念……

随机品尝了一家过桥米线,虽然汤、粉、配菜两大碗几小碟的端上来,但配菜软塌塌的,整体质感也远不如深圳、郑州等一二线城市的精良。

2

公开数据显示,大理全州人口345万,市区人口65万。2016年1-9月,大理旅游人次1226万,全年旅游人次约1700万。如此看来,当地餐饮的发展状况似乎和巨大的人流吞吐量不匹配。就像很多人都纳闷的:消费者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做得再好一点呢?

事实上,恰恰因为人流量足够大,反而让他们失去了充分进化的动力。这也是景区餐饮的通病。

景区人流量大,品质做得高一点,客流量多不了多少,因为接待量有限;品质做得差一点,客流量也不会少到哪儿去,因为随机消费足够大。

充分竞争市场中,多数餐馆都在讲的有没有60%的回头客是一道生死线(相关阅读:年入亿元餐厅账本曝出:这3个临界点才是运营生死线!),在这儿淡到看不见。说景区餐厅客流100%都是一次性随机客似乎太夸张,但说随机客占了90%又太谦虚了。

想到了高铁上的盒饭,吃过一次50元一份的,同事说难吃无比,宁愿吃4元一碗的泡面也绝不再吃高铁盒饭。然而当我们背着泡面又一次坐高铁,59元、65元一份的盒饭,掏钱购买的大有人在。这就是一次性消费的拉轰之处。

3

所以说,进步乃至进化从来都是被逼的,而不是自发的。

再看看这碗大理市区一家小店的豌杂面,10元一碗,是不是有了连锁的卖相?

这也是竞争之下才会有的进步。

* 本文转载自《餐饮老板内参》。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