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度假产业峰会 | 李永萍:乡村振兴与文旅新场景,全方位的文创转型产业升级策略

旅游 本文作者:执惠 2018-01-24 11:23:27
李永萍认为,文化没有跨界就产生不了力量,但出发点不要立刻进入商业,要先从分享和社会企业入手才会比较容易成功。文创商品的开发必须要有“在地体验”,而不是自娱自乐的凭空想象。如果有体验作为依归,品牌和内容就不会觉得没有根。

2018年1月24日,以“Blur-模糊生态 | 突破空间界限,重置文旅度假新场景”为主题的SMART度假产业峰会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举办,论坛结合城市微度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等四大场景设置主题论坛,以文旅新场景的方式实现度假无界、文旅重置的新场景,邀请了文旅度假产业政府机构、文旅度假产业专家、文旅新场景实践的先锋人物,一起深挖文旅产业生态的本质与内核,共同探讨文旅及商业领域的新标准。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永萍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李永萍表示,2018年是拥抱“文创+”的时代,乡村在拥抱“文创+”方面,“+”到最后就是大家所关切的目标——文旅。这个文旅可以叫做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而实际落实的目标,就是一二三产的产业融合发展。

李永萍认为,文化没有跨界就产生不了力量,但出发点不要立刻进入商业,要先从分享和社会企业入手才会比较容易成功。“文创商品的开发,现在年轻人已经很有概念,但是整体上缺乏一个战略思想,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文创商品开发和当地没有什么关系,产生不了连接。”李永萍说。

李永萍进一步表示,文创商品的开发必须要有“在地体验”,而不是自娱自乐的凭空想象。如果有体验作为依归,品牌和内容就不会觉得没有根。“目前很多旅游资源、产品、服务缺乏差异化特色,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深入深耕你的领域,深掘乡土文脉,再把跨界、多元、创新带进来,你自己当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家就抢不走你的特色,你的特色就出来了。”

而对于人才在文旅行业的重要性,李永萍亦表示,“在我们很大的新文旅时代,没有比人才更重要的了。所谓的土地免租,硬件开发的配套,这部分都不具有吸引力。重点是你有没有对于人才合适的吸引的奖励机制,你办了比赛以后,这些人如何落地,如何在当地能够得到最好的土壤,能够有最好的发展机会,这个才是重点。”

以下为李永萍演讲全文: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乡村振兴和文旅新场景。2018年大陆提倡乡村振兴这个目标,今年也是大家举全力关注的时刻。那么当乡村振兴里用了文创赋能之后,要追求什么样目标呢?其实,在我们的看法里面,追求的是这两点,一个是生态乡村,如何可以成为文旅的新场景。再一个就是农产品深加工,如何将第一、二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文创赋能需要我们整体改变从战略思路到落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文创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新型城乡发展策略。

文旅,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

乡村拥抱文创+,+什么?大家会说我们+民宿,+设计,+非遗,+文史,+商业,加到最后就是文旅。

而这个文旅可以叫做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一二三产的产业融合发展。大陆喜欢讲一二三产的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在台湾直接讲六产业,大家看看一二三相加和相乘是不是都是六呢,那么六产业的核心就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需要衡量,不过你的服务标准是谁来衡量?是你的目标受众是城市的中产阶级,因为个性化的消费是配套中产阶级而来的。中国大陆现在中产阶级的人数以相当惊人的速度在发展,2020年,有可能进入五亿这样的数字,也就是说全中国大陆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已经是中产阶级的时候,那么整个文旅的需求,不转型,也不可能了。

所以,你必须提供符合中产阶级的审美和服务标准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又会马上遇到两个问题。服务谁来提供?你的运营人才怎么来?归根结蒂都是人的问题。

台湾地区的方式是让原住民成为服务的提供者。

当地的原住民,农民小电商的教育转型,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有原住民在当地,然后透过教育提升的方式让他们成为最好的服务提供者。否则的话,你把原住民都赶走了,你再招进来一批新人,而且这些人是领薪水的,只是在当地给你服务,这种人很不容易留下来,而且最后在运营上会产生很大的难题。

文创的关键词,在这里其实这是一个很基础的观念,但是大陆恰恰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把各个界限都分得太清楚了。

首先,我们需要把界限模糊化,跨界是重中之重,因为文化没有跨界就产生不了力量。多元跨界,混搭风格,以及分享经济,也就是说你在文创,文旅的时候,你的出发点不要立刻进入商业,你要先从分享和社会企业入手才会比较容易成功,现在我观察起来,普遍面对的痛点是什么,文创商品的开发,现在年轻人已经很有概念,但是整体上缺乏一个战略思想,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文创商品开发和当地没有什么关系,产生不了连接。

另外是非遗传承很难商品化。

第三个是最关键的,是工艺和商业不能一刀切。各位如果看到世界已经成熟的地方文化、文创、文旅转型经验,大家都知道你的出发点可能是公益的。可是公益的过程里面会找到商业模式,只有这样处理,原来乡村原住民的脱贫才不至于变成一个假象,而你未来也可以真正分享了城乡再生再造的果实。

旅游资源、产品、服务缺乏差异化特色

那现在我针对我看到的大陆的几个难题,以及台湾地区的案例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这个难题也是我们这次峰会自己提出来的痛点,叫做旅游资源、产品、服务缺乏差异化特色。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很简单,只要深入的深耕于你的地方,深掘乡土文脉,再把跨界、多元、创新带进来,你自己当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家就抢不走你的特色,你的特色就出来了。

下面我讲一些小到不能讲的案例大家就知道小事情也会有大成就。

台湾有一些地方通过地方文化馆来打造全方位体验式的休闲场景。台湾地区的宜兰有一个有名的地方叫做三星,有名也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IP,只是大葱。他把当地的旧房子改成地方文化馆,而且在这里做两个葱的小人形象。其实大陆到处都有这种空间,但是大陆的文化馆都是太无聊了,恕我直言,都贴一个壁纸。

大家看台湾的文化馆是有互动性的,而且农产品也可以有互动性和各式各样的延伸开发,比如三星的葱还可以变成葱油饼等等,从葱到面到油等等你可以想到的东西,游客也可以到田地里体验葱的种植的各种农活。除了三星葱饼好吃,还结合三星的文化打造爆款的雨伞,做成雨伞全地大卖。这种结合,大家就记得三星葱了,文创的结合很重要的。

现在很多的人在讨论中国大陆的民宿的未来如何如何,就我的看法很简单,没有人单纯的去一个地方只是为了住宿的。他一定是为了别的地方顺便去住宿。比如你的乡村项目是以各种鲜花为特色的主题时,那么花朵的精油就变得很重要,赏花与花互动的体验就很重要,无论做什么民宿,只要配套的都会成功。

体验,文创商品开发的核心

第二个难题则是大部分的旅游资源都很平凡,如何要创造文旅体验场景呢?

说实在的,如果以台湾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大陆比,那真的是小儿科了,大家跑到日月潭很惊讶,这个比我们家旁边的湖还小,最重点不是大山大水,了不起的大厨艺,因为全世界有的地方太有限了,可是真正的关键是什么,就是人的尺度。

大陆有些文旅项目完全忽略了人的尺度,因为人不是坐在直升机上体验,人通过两只脚带着小孩和老人慢慢走,所以你如果回到人的体验就会知道很多的问题出在你的规划上。

大陆最大的问题就是功能区的限制,一张图画下去,不分功能区,把吃的,卖东西的,跟你体验采摘的,做所有的事情,区分得很远很远,以至于来这个地方的人就走不去另外一个地方。这就要求大地方要切割成小区块,每一个区块都要有符合人的需求的,完整的内容提供,以及不同族群,不同年龄层的分众活动,你要考虑老人走路的速度和孩子的喜好,改变思路可以很快解决问题。

我给大家讲讲我们的一个小农场,就是宜兰的农场,硬件很小,硬件也非常不怎么样,大家可以看到茅草屋,大家去的话都是很简单的体验,下田、农家乐、打鼓等等,也提供游客动手的DIY项目,光这些就非常的受欢迎,随之就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商品。各位,伴手礼非常重要,有卖点的商品收入占总收入的50%,所以如果没有东西可以卖的话,这个就是你的大问题了。

另外还有台湾有名的清境农场,在山里二三十年发展中有很多好的民宿,这个清境农场的经验是如何解决淡旺季的问题呢,其实可以自己创造。

在没有特殊花朵的时候,就在遍地的山坡上做了风车,可以做出风车节。大家知道西班牙有奔牛节,就是放着牛追着人跑,那个很危险。清境农场却做了一个很安全的叫做奔羊节,就是让小羊和小孩子互动奔跑。他们还有风车节和火把节,也有跨年晚会在山里面,因为他里面有羊,所以还可以从澳洲请来剪羊毛的好手,可以做很多的各种不同的表演,当羊毛剪下来以后,羊毛本身又可以变成一个DIY体验的活动,让大人,小孩DIY羊毛文创商品和羊毛包。

清境农场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民宿,由集体性的民宿业者共同做成管委会,大家来讨论我们哪一年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然后哪一季,哪一个月都有活动,就可以创造人潮,一直不停的回流,这种活动的无中生有是有趣的例子。所以整体上,我们讲这样的一种田园式的乡村振兴的整个复合式经营的成功要素有几条,

第一,农产品的深加工的研发非常关键。所以如果您在当地要做一个是你跟当地的农业试验所,或者和当地的政府和高校一定要在这个领域进行一些相关的技术研发,这一部分非常的成熟,台湾也有很多的技术可以来引入。

第二,是商品的品牌包装和设计升级。你有很好的产品,但是当变成商品的时候,就需要好的包装和设计,否则你也很不容易卖得动,

第三,是刚刚给大家举例的高端创意的节庆活动策划。这个策划一年才一次,你要经常性的,频率也比较高,台湾是全年性的,从头到尾是不停歇的。

第四,最大的关键是参与民众的DIY体验和课程,还有相关的导览。台湾都是训练当地的原住民来当导览员的。

第五,是优质配套的餐饮和卖店和住宿非常重要。尤其是餐饮,我到处去看,我发现中华文化的餐饮的水平如此之高,可是在乡村里面很不容易找到很好的餐饮,所以这是以后可以补强的部分。

非遗文创的应用

刚才讲民宿不要单一的存在,你只要和非遗结合起来,体验结合起来,观光工厂结合起来,你就可以创造品牌,内容非常丰富了。

给大家讲一下苗栗三义的卓也小屋,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民宿,其实也是非遗的体验地。它的主要体验是无毒有机的农食,大家实际动手做农食,还有当地农民作为体验的导览员,最主要的是蓝染(执惠注:古老的纺织品印染工艺)的体验,和刚才的王旭讲的明月村很像,但是这个蓝染体验更进一步的是每一天都有各种分级的带食宿的蓝染课程,有很多的游客并不是去那里住宿,因为能提供的住宿并不多,主要是去体验课程。

你一体验课程以后就会有品牌和你相关的商品,然后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会跟当地的高校合作,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可以去发表他的品牌设计所以你把人才串联起来以后,自然就品牌化了。那么我们讲到这个品牌之路,给大家讲合作方的一个案例,台湾的一个陶艺大师他知道陶艺的这些服务的品牌,现在放在传统商场已经卖不动了,所以现在基本上靠体验作为整个销售的主题。但是更进一步的是在四五年前就开始了做茶会Tea Party的社群,他的茶会的桌子还获得了国际设计大奖,就是用渠水流的概念,茶一倒下去,水就自然在桌面上流动,四年后的party和智慧结合,用调酒师的方式去做茶,用投影方式让大家有舞感体验,而且有当地不同的茶室的开发。因为这样的结合,就做了一个年轻的,第二品牌叫做不二茶。然后他到中国大陆来又开发了第三个品牌,叫做在地印记,他的重点是到了杭州就去跟杭州的政府谈,用西湖的土做一个西湖壶,所以他用当地的土做成茶壶之后就变成了当地政府最喜欢的伴手礼。

所以我们在这里谈这个案例就是跟大家说明地方文创商品的开发,必须要有在地体验,而不是自娱自乐的凭空想象。这里差别是什么呢?当你有体验作为依归的时候,品牌和内容就不会觉得没有根了。我在全中国大陆也看了很多年轻设计师,他有很好的创意,可是缺乏体验,就很难发展。

地方伴手礼产业的建立需要有地方的标志性的IP,很多时候你建立一个品牌是属于你自己的品牌,可是却没有一眼可以辨识地方特色的IP这就和当地的属地连接变弱。

让艺术人才驻村不要大师

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台北做的城中村改造升级案例—宝藏岩,大陆很多城市边缘有城中村,原来的房子没有办法以旧换新,但是原住民仍然要住在里面,这样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呢。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在原来的历史建筑物和当地的原住民中引入艺术家群体。那么大家请看这些房子,当时都是违章建筑,整个做成一个村落被保护以后,大概原来的住民留下三分之一,村落的三分之一变成国际艺术村,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各种艺术家都过来了。当地的原住民和艺术家互动之后得到了创意的提升,所以接下来把他们的特色料理和农家菜做了很多的改造升级,同时他们是这个村子里面的导览员,这个做法和刚刚讲的明月村很类似,有很多的课程,最重要的是文化工作者进行了很多的口述历史,在里面进行了很多的展演。然后我们很多的手作坊开了工作室和课程,变成了年轻人的夏令营和学习的地方。

另外三分之一改装出来变成青年背包客的旅馆,所以马上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所以我认为这个模式非常值得大陆乡村振兴学习,那就是专业人才驻村概念。人才怎么汇集呢?可以驻村,用艺术家、设计师、青年创作、非遗传承人驻村,但是我这里要特别跟大家说的是驻村不等于大师挂牌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我在中国大陆到处看,都不断的有说某某大师来这里挂一个牌,可是既然是大师就不会来你这里驻村,给你挂一个牌以后一年来两三天,这个空间就没有用了。驻村不是这个概念,驻村是艺术家、设计师、青年创客、非遗传承人真的住在里面,住在里面一年到头是不切实际的,刚刚大家看到他怎么做呢,就是我们每一个部分,我们有全球征求人才,驻村时间是一个礼拜,一个月,两个月不等,最重要的是提供这些专业人才基本驻村的人才条件。比如说住宿免费,另外给艺术家日支费,零用金。他在这里的过程,和其他的专业人士进行碰撞和开发,做出来的作品必须留在这个村子里面。所以你这个村子里面就会有艺术品,就会有好的设计开发,就会有好的课程和好的非遗体验,但是这样的部分才有可能活着。

人才,新文旅时代的未来

大家都理解,平台运营最重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人才是怎么来的呢?在地的文化创新,原创是要怎么做的呢?人才怎么来的,刚刚已经跟大家讲了,这些各种专业人才的驻村是一种方式,而且他们这样到处跑以后就可以把各种地方的好经验带进来了,在地的人才创新,文化创新要怎么做才能够留得下来呢?所以这里我给大家建议,乡村振兴和城市原创统统一样需要有创意的平台和文创相关的孵化器,所以你再小的地方的单元,都要做青年双创中心来进行孵化。

那么青年双创中心应该要结合哪三种人呢?新乡贤、乡村创客和返乡青年,这三种人的角色定位不同。

新乡贤是指对当地有感情的,真的资深的,就像我们这种比较老的,对于这件事有影响力,而且不是政府,因为这个一定要让民间的活力激发,最好是对当地有影响力的人,最好是当地出身在外地能够有想法的人进来进行号召。

乡村创客是指什么呢?就是刚刚王旭他们讲的,在湖南扮演的大赛,并不一定是当地的湖南长沙人,可是带来了各地好想法,甚至是国际的创客也要把它引入,一定要搭配谁呢?一定要搭配返乡青年,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在地人才留底当地的话,很容易来了一次,铺了一次不错的活动或者是内容,很难深根留下来,这三种人深入乡村文脉,就可以原创造商了。

所以经过总结,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为了解决设计的难题和地方的旅游,需要打造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地方的品牌和办理地方伴手礼的产业,可以变成当地各种的农特产品,文创商品的选择概念,但是要有一个标志的品牌IP像台湾的客家童话季一样,为什么我一直给大家推荐青年双创中心,是因为大陆有些地方政府很理解,他一定要做青年双创中心所以他有很多的政策配套。但是大陆一些地方政府习惯做大,动不动就说我们青年双创中心要搞一个三千平米,五千平米,一万平米的基地。其实与其集中在一个地方变得很大,不如分散出去,去村里面,去古镇里面设很多的双创中心的小点。我一直在推进这个观念,我相信大陆的政府,很快就会想通的。

最后就是一套合宜的管理体制与奖励政策,新文旅时代没有比人才更重要的。所以,所谓的土地免租,硬件开发的配套,种种这些部分都不是极强的吸引所在。了不起的大风景呢?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有没有对于人才合适的吸引的奖励机制,你办了比赛以后,这些人如何落地,如何在当地能够得到最好的土壤,能够有最好的发展机会,这个才是重点。

今天我讲到这里,最后大家可能会说,我们又不是政府,我们是业者,怎么办?业者可以做,我跟各位分享我们在台湾地区很多的成功的地方都是业者自己组成的,他可以是你自己,你如果是一个财力雄厚的企业,就可以自己出来办,和政府来谈,把政府的一些政策的指标拿过来,你跟他一起学习,或者是说若干业者。大家一起来办,你去一个地方有一个清楚的路径,办你的创客大赛。当地知识青年返乡以后对当地的经济振兴会产生真正革命性的结果,而且也会创造真正美好生活的愿景。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各位,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