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旅游“冷思考”:行业热度不断升温,如何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滑雪 本文作者:唐飞 2018-08-09 09:59:09
敬畏与使命。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出境游市场的日益成熟,高端出境游市场迎来商机,个性化、定制化的高端旅游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其中,以极地旅游为代表的富有挑战性的小众目的地近年来受到广泛追捧。

新时代下,极地旅游的概念和含义,也由“南北极极地”拓展为广义的“极地、海洋、沙漠、山地”等极致自然条件下的高端定制旅游,以及涵盖广泛含义的冰雪、露营、登山、越野、探险、深潜、狩猎等高端户外特种旅游。不过势头最盛的,仍要数南北极旅游。

2017年中国登陆南极的游客人数接近5300人次,十年时间里增长超50倍。而北极目的地也迎来显著增长,在欧洲芬兰、挪威、冰岛这些国家,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50%-100%。旅行社们也争先恐后争夺着这一高端旅游市场。

不过,旅游业作为一把“双刃剑”,既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又不可避免给当地环境带来影响。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南北极。连日来,“北极圈惊现极端高温天气”“海冰融化加剧,谁来拯救北极熊”等消息刷爆社交网络,再次引发人们对极地环境问题的担忧。

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南北极这片净土,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仍是摆在国际社会上的一道难题。

1、南北极旅游持续升温

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旅游需求个性化、品质化日趋明显,以极地旅游为代表的高端旅游产业迎来发展的“大时代”,南北极旅游人次持续攀升。

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2018年期间,共计有41996名游客通过提供岸上活动的邮轮公司从海上抵达南极,与去年相比涨幅达到16%,其中,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客源国,占全球南极游客总人数的16%。十年时间里,我国南极旅游人数从2008年不到100人次上升至2017年近5300人次,增长超50倍!

与此同时,北极目的地也迎来显著增长。据俄罗斯政府数据显示,中国游客是俄罗斯北极地区最大的消费群体,2016年在芬兰拉普兰地区,中国游客的过夜入住率达92%,创历史记录。在挪威、冰岛这些国家,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50%-100%。

携程此前发布《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显示,我国游客可以通过携程等平台选择的南极、北极、极光线路增加到1000多条,2017~2018年南北极旅游报名增长2倍,人均花费超5万元,客源群体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

随着热度不断上升,多家在线旅游机构开通了南北极线路,旅行社们也纷纷推出特色产品。尤其是在2017年,国内更是爆发了一股“南极热”。2017年3月,飞猪在平台上推出了5万元的南极线路,直接将南极的价格“腰斩”;5月,携程旗下鸿鹄逸游发布《中国人极地高端旅游报告》,揭示极地旅游主力客群画像;9月,飞猪又砸下重金包下了海达路德2019年船期的2500个舱位,并将资源向全平台商家开放;同月,中国旅游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召开首届中国极地旅游论坛;11月,首届中国极地旅游论坛南极峰会召开,极地旅游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200多年来,各国航海家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寻求对南极神秘大陆的认知。中国是南极事务的重要参与国,虽时间较晚,但中国的南极事业发展迅猛。1985年10月7日,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目前中国科考站总数已位居世界第六位。2015年中国首架极地科考飞机在南极成功试飞。2017年12月16日,中国商用飞机成功降落南极洲狼牙机场,正式开启中国人自组旅游南极的新时代。

不过,由于人类活动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南北极地区的增温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这导致冰川融化、海冰和冰盖消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一方面是越来越火热的极地游趋势,另一方面是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强化。两者之间的权衡与取舍也引发诸多讨论。

2、火爆背后的环保难题

从环保角度来说,旅游开发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依赖当地资源,又不可避免给环境带来影响。极地旅游亦是如是。比如科考站的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桥梁方面建设,这些都会造成土地松动。同时,科考站的遗留物、废电池、废金属及建筑垃圾等,也会对浅表地层土壤物理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近日,“北极圈温度高达30℃”的新闻在社交媒体圈发酵,北极熊赖以生存的冰川正加速融化,北极地区正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显示,2018年7月,北极圈冰川覆盖面积约为822万平方公里,比1981年到2010年的长期平均冰川覆盖面积低125万平方公里,仅仅比2012年7月最低值高55万平方公里。而根据德国海冰门户平台的统计,南极和北极在2016年年初的海冰面积就已经创下了38年以来卫星记录的新低。

南极方面,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南极旅游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在固定景点参观和考察站游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雪地野营、冰海漂流、直升机历险等体验项目。

而大量研究亦表明,人类在南极的活动已引发南极地区区域性的土壤与植被被污染、野生动物受扰等问题,这些对南极的生态系统都造成了损害。频繁的船舶和航空器的活动,不仅会造成燃油泄漏的几率,同时扰动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甚至引发野生动物生理功能的改变。旅行者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人类自由进出鸟类栖息地,也会导致保护区栖息地的缩小和种群数量的下降。这些都给极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和潜在影响。

南北极具有的独特旅游资源环境,决定了其生态旅游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但随其蓬勃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一旦生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必将受到极大威胁。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

3、极地活动亟须规范管理

以南极为例,南极是世界公认属于全人类共有的最大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全世界唯一一个有着较为完备的国际条约与法律体系严格规制的地区。1991年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议定书》规定,南极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在50年内被全面禁止,其它资源如磷虾等也只能有限额地开采。

陆上矿产资源开发全面遭禁后,科考和旅游无疑成为人类在南极地区最为现实的两大和平利用活动。而随着南极游热度的不断升温,国际上亦有不少声音提出全面禁止南极地区一切活动。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润钢此前在接受执惠专访时表示,禁止南极游并非良策,它不仅剥夺了公民的正当权利,而且也难以实现。真正需要的是对总量的控制,特别是对环保意识、习惯方面的宣传和倡导。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冯晓星认为,应从国家和企业两方面来加强对南极的环保意识。在国家层面上应加强管理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政府管理有法可依,企业发展有章可循。而企业应积极引导游客对极地环境敏感性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对极地的特殊重要性加强了解,努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且变为实际行动。

今年2月,国家海洋局发布《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规定》明确指出:禁止任何个人和机构私自带入、处理放射性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南极;禁止带入非南极本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禁止采集和带出南极陨石、岩石、土壤及化石;禁止猎捕或获取南极哺乳动物、鸟类、无脊椎动物及植物的整体或部分样本;禁止进入南极特别保护区或其他国家海洋局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禁止进入的区域。

《规定》强调,如果活动对南极生态环境或相关历史纪念物造成污染损害的,南极活动组织者、参与者需承担清除污染和修复损害的所有费用。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极地旅游环保监管将愈加严厉,游客也将面临严格的行为要求,而这也有助于极地旅游生态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