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刺激中国国内旅游活力

国内游 本文作者:赵建华 2020-10-03 08:36:17
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旅游企业节约经营成本,提供了缓冲期。

10月1日至8日长达8天的假期,让中国国内旅游业迎来“大利”。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的消息,10月1日,假期首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3.8%;实现旅游收入766.5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8.9%。

在武汉,黄鹤楼公园里的游客,排队登楼游览。在北京,北京故宫整个假期的门票早已售罄(客流上限由疫情前的每日8万调至目前的3万)。全国旅游业恢复至往年的七八成,大多数景点、旅游企业压力缓解。

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忍受煎熬多时,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全面停滞。在江西中西部,武功山拥有绵延于高山之巅的10万亩草甸,1700多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武功山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建波说,今年第一季度景区收入几乎为零,资金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疫情之前投下大笔资金的旅游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在河南省新密市,伏羲山景区负责人李松辰介绍,春节前投入大量经费做推介、添设备,本想趁(春节)旺季增加利润,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些想法落了空,资金压力陡然增加。

针对旅游行业的困难,中国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纾困,税务机关持续优化服务确保企业及时享受税惠“红利”,推动旅游行业恢复发展。胡建波介绍,在税务机关的辅导下,今年公司申请享受了多项税收优惠,仅增值税减免就达600万元。景区利用这些资金,扩大推介,吸引游客,暑期已见成效。

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正在实施,如对生活服务业免征增值税、因疫情影响纳税确有困难的减免房土两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都在有力助推旅游业恢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樊勇表示,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旅游企业节约经营成本,给它们提供了缓冲期。旅游业复苏后,这些政策还将为旅游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除了减税降费,税务机关还帮助纳税信用良好的旅游企业,快速从银行获得贷款。李松辰介绍,借助良好的纳税信用,企业不到一周就收到了3000多万元的无抵押贷款,复苏的信心提升。

包括伏羲山景区在内,河南省税务局与20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3124家旅游企业注入信贷资金12.3亿元。数据显示,7月份河南旅游总人次同比恢复率为73.59%,总收入同比恢复率为69.05%。

在全国,7—8月旅游度假区全部恢复开放,接待人次和收入恢复到去年的九成左右;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都已恢复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水平,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目前,旅游业整体恢复形势良好,税收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资金成本,激活了行业增长活力。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赵建华,原标题:减税降费刺激中国国内旅游活力》。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