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丰文化策划制作人王冬丽:以数字科技助力“夜经济”智慧增长|2020江苏智慧文旅峰会

励丰文化 本文作者:执惠 2020-12-02 09:12:28
夜间经济是城市新经济的重要的发展引擎,是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时尚消费和生活品质的综合体现。

12月1日,2020江苏智慧文旅峰会暨“苏心游”推广活动在江苏南京举办。本次峰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执惠集团、江苏大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作为支持单位。本次峰会以“智慧文旅助力消费扩容提质”为主题,聚合了来自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和头部企业高管等,通过充分展示和深度研讨文化和旅游领域智慧化、数字化发展的消费场景创新的新举措、新模式和新成就,提升苏心游品牌影响力,推动智慧文旅融合创新,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助力江苏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策划制作人王冬丽出席本次峰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以数字科技助力“夜经济”智慧增长》。

王冬丽认为,夜间经济是城市新经济的重要的发展引擎,是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时尚消费和生活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展示城市文化与魅力的窗口和促经济、保就业的抓手。如何打造主客共享的目的地,必须要从后疫情时代下文旅发展的供给侧端和消费趋势端出发。她还提到,国潮要有文化内涵、文化的基因要具有现代感、时尚感、科技感、要有个性化的表达,打造主流消费群体拥有共同认知的产品。在文旅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她提到,第一要满足情感需要,第二要文化认同,第三要个性表达,第四个要具有社交属性。

王冬丽还指出,夜间经济的创新策略,第一个叫文化核,在地文化构建起来的一整套IP体系。第二个就是数字技术,核心是通过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来形成技术轴。第三个就是科艺融合之后形成不同的业态组合关系,多元业态组合形成产业的集聚,从而形成运营的现金流。要因地制宜,科艺融合,形成消费闭环和商业模式的打通,最后通过智慧管理和运营,真正实现从人流到现金流的转化。

以下为王冬丽演讲全文: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执惠略做编辑)

利亚德集团励丰文化持续聚焦“夜间经济”领域,做商业模式的创新。会议的上半场与下半场,在座的领导与行业大咖都从文旅的各个维度给我们做了深刻的解析,我得到了很多启发。2020年是文旅行业的寒冬,作为一个有情怀的文旅人,相聚南京,共商文旅发展,我们特别感谢江苏省文旅厅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现在把目光聚焦在“夜经济”,前面演讲的大咖提到,“夜经济”已成为主客共享的一个特别有力的抓手,在文旅的消费提升上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主题是,以数字科技如何体现“夜经济”,如何打造“夜经济”的智慧增长。

首先花一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我们利亚德集团励丰文化,说起励丰文化,大家对我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特别记忆犹新,其中包括升起的五环,李宁点燃奥运圣火的祥云跑道还有球场中心的卷轴等等,大家所见的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场景,均由我们集团来实施与制作。因此,我们也是一直秉承着科技演绎文化内涵,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一直用文化科技的力量赋能整个文旅的发展。

“夜间经济”是城市新经济的重要的发展引擎,50%至60%以上的GDP都是来自夜间,因此不仅可以拉升我们的GDP,同时也是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时尚消费和生活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展示城市文化与魅力的窗口和促经济、保就业的抓手。如何打造主客共享的目的地,必须要从后疫情时代下文旅发展的供给侧端和消费趋势端出发。后疫情时代,出行游基本上不太可行了,短程游会成为一个重要选择,包括周边游。还有就是开放空间,我们愿意去到更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包括景区、乡村,这些会成为我们旅行的首选目的地。另外一个是非接触式,疫情期间可能听说过特别多的,云喝酒、云旅游等,云上的一些互动,通过非接触方式,以及科技技术更新所带来的AR、VR,还有MR、XR各种虚拟现实的互动,形成非接触式体验的方向和趋势。

从消费端来说,我们未来更多的消费应该是80、90、00后,这些消费群体对文旅产品有什么样的诉求呢?我总结了这么几个词语,第一个,颜值即正义,现在的消费者都说吃什么不重要,拍什么更重要,我们要拍照、打卡、发朋友圈,这就是颜值的重要性;第二个,有品牌个性,不一定要背一个大品牌的包包,寻求对大品牌的认知。更多的是符合他个人人设IP的,符合他想要的、追寻的、所谓的“初心”的品牌,可更符合现代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点。第三,国潮”,“国”是什么?“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文化基因。那么怎么能让他潮起来?就要文化具有现代感、时尚感、科技感、做个性化的表达,打造主流消费群体拥有共同认知的产品。第四,我们叫有看头,有耍头,耍头是来自我们四川话,是有内涵和深意的意思,不只好吃好玩,还要好耍,这个词在成都做文旅项目特别重要。我们总结一下,第一要满足情感需要,第二要达成文化认同,第三要实现个性表达,第四要具有社交属性,这些是文旅产品未来发展的趋势。

说到“夜经济”,各个地方都出台了相应政策,包括我们江苏,江苏的“夜经济”提出的非常早,而且真正在疫情期间能够坚决果敢地落地“夜经济”这样可以集聚人流的项目,这点非常不容易,为江苏点赞。还有西安、成都、北京,这些城市都在出台相应的“夜经济”政策,核心是希望在疫情之后让我们通过夜间经济这样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去提振我们的经济与消费。

夜间经济与数字科技之间的关系,我做了一个搜索,有几个核心关键词。第一,虚拟与虚拟、虚拟与实体、实体与实体,怎样解构与重构。第二,抓取数据。什么样的数据是我们的核心生产要素,未来谁掌握数据,就是谁掌握了未来。未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做“用户体验”,说到用户体验,要讲一下哈佛商学院出版的《体验经济》一书,书里讲到,从生活和情景出发,创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以此改变消费习惯,获取消费者的注意力,这样来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思维认同,一个叫消费习惯,我们做的所有产品一定是要跟思维认同和消费习惯相关联。

所以,为什么说数字科技一定要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科艺融合激活文化新体验,这个里面除了我们感官的震撼以外,还会形成心灵的共鸣,我们重构时间和解构空间。我们的空间是实体的空间,我们的会场做成这个形态是用来开会的,我们做一个文化的空间和布局的展示之后,就成为我们体验文化的空间。为什么说“夜经济”很容易做虚拟空间?一旦灯一黑我们在这个实体空间可以做多种多样的虚拟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做丛林、可以做海洋、从地上到太空、从丛林到宇宙都,让人们在这个空间可以做到极致的体验,特别是现在流行的黑暗骑乘沉浸式的“黑暗方式”,也是在重构我们的空间。

解构时间,是我们如何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讲好故事,我们把在地文化挖掘出来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去讲?之前我们上午有一位专家,要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做知识图谱,这个知识图谱对应我们的每一个文化层次,每一个层次的文化又会跟消费打通,那么这个时候再去创新我们的产品业态,讲故事的方式,就会非常有意思了。

第二个是文化科技融合的方式,去创造、创新一种消费新业态,把数字技术跟我们独特的IP相结合,形成强体验,让我们的文旅产品从一开始的震撼到后来感动,最后还能实现感悟,那你这个文旅产品一定就是成功的,这也是我们在做“夜经济”文旅体验的过程当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刚才提到的主题,主题跟IP这个概念是不同的,我们说一个城市需要一个IP,夜游也是需要IP的,像苏州的姑苏八点半,从夜游IP演变成为一个城市的IP,这个城市IP、夜游IP成为了我们整个城市的品牌营销手段。一个城市如何通过夜游IP激活城市品牌。如何把夜游IP打造成为城市、景区,具有文化特色与成功商业模式的重要的标签。大唐不夜城就是典范,已经把大唐这个IP极致化呈现,不仅是文化IP、活动IP,还包括人物形象、网红小姐姐,全部成为IP包装下的新业态。

接下来两个维度:一是城市型夜游,二是景区型夜游两个方向,通过多年在城市夜游和景区夜游的积累与产业实践,给大家做一些分享。城市夜游方面,我们把我们自己做的产业实践进行了总结,我们叫1.0时代,城市1.0时代叫我们的城市空间,我们要去借景,借助楼宇、水域、借助植物景观,一切都可以成为我讲述城市故事的载体,1.0时代是让我们的时代要先亮起来,然后美起来,还要让它动起来。

首先是1.0时代,一个字炫,具有科技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叫夜游,还不如叫亮化,亮化还不能算作夜游的范畴里面,夜游的1.0更多的是炫,是把科技跟概念文化做比较生硬的嫁接,会有一些互动,成为城市公共文化传播的平台。

其次是2.0时代,2.0是我们在成都做的成都锦江,成都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通过造景,我们把场景通过文化复原的方式进行融合,把业态植入到我们的空间场景去。

然后是3.0时代,就是我们的姑苏八点半,这里面设置了众多的网红拍照打卡点等,我们在现场打造了一个美食擂台,通过体验消费与文旅融合的方式。

这是我们江苏的项目,我们更多地推荐给大家,希望在座的同仁可以到姑苏八点半参观,消费。这是我们打造的观前街一期先行示范段,这也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派一个团队驻扎在现场,通过一个半月的时间,打造完成的示范项目。我们通过整合新文创、新零售和新营销到这个夜间经济的项目里面的方式,把几条街区与几个广场重新做了文化体验设计。这也是我们夜间经济3.0的核心,不仅有文化体验还有有文化消费。从开街以来,每天人气特别旺,周边的市民还有包括很多慕名而来的,这是城市旧改的新的尝试。这是开街仪式现场,我们邀请120多位艺术家通过手绘的方式重现当年“姑苏繁华行”的场景,时间关系不一一展开了。

最后是4.0时代,其实我们就像大唐不夜城等等,在4.0时代把我们的数字化和5G的技术结合进去,实现整个城市运营和城市管理,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所以我觉得大唐不夜城是做得非常棒的,也推荐大家一定要去看,我们在乐山·上中顺,也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形式,把我们在舞台艺术上的舞美、戏剧、餐饮和非遗融合进去,通过我们一个核心引爆的业态叫遇见乐山形成互动,把我们乐山的美食文化进行了一个融合。

第二个维度是景区夜游,我们把文化和数字艺术、科技、娱乐形成我们主打的场景,一个是情景演绎和主题夜游,通过场景、内容引爆话题的方式。第一个案例是我们在茅台打造的《天酿》,茅台的酒非常有名,我们说《天酿》国酒文化怎么跟我们的新媒体融合,还能在投入产出上做出快速的平衡的,我们打造了这样的一个项目,在茅台的山顶上,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位置,我们在国酒文化里面怎么定义?酒的文化一定要找到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普通人之间,去抒发价值的点,除了上升到国家层面,只要我们能称得上家的,比如说思想家、政治家,只要称得上家的,酒量都是很厉害的,小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每一个个体、我们的每一个家庭、你的朋友聚会、你的同学聚会、结婚生子都需要酒。这个我们找到了一个切入口,我们叫行而上行而下都可以打通,这个项目在茅台,我们只用了50个演员也是创新了演绎的新的形式,因为减少了演员数量,我的运营管理就会变得非常简单高效,内容迭代方便,整个产品周期就会比较持久,而且人多的时候演绎没问题,人少的时候翻台率高,这也是一个创新。

第二个是广西的奇妙夜德天,我们打造的是一个景区的项目,把空间和场景做轻夜游,把IP游戏化的方式做的一种体验。这个就是我们在景区里面,可以通过这种轻夜游的项目,我们在里面把它的传统文化来提升我们的IP形象,这个景区里面不仅有一个场景,可以做IP的延伸,可以做我们的旅游衍生品,这个项目已经开业了,也欢迎大家到现场体验。

最后做一个总结,我们的夜间经济的创新策略,,第一个叫文化核,在地文化构建起来的一整套IP体系。第二个就是数字技术,核心是通过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来形成技术轴。第三个就是科艺融合之后形成不同的业态组合关系,多元业态组合形成产业的集聚,从而形成运营的现金流。要因地制宜,科艺融合,形成消费闭环和商业模式的打通,最后通过智慧管理和运营,真正实现从人流到现金流的转化。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拥有自己的IP,每一个城市都属于自己的文化,不应该是“千城一面”,我们要因地制宜,我们要“千城千面”。要形成消费闭环和商业模式的打通,结合我们的阿里和腾讯的数字化的技术,做到的智慧运营,最后实现真正的从人流到现金流,通过文化科技的力量,助力“夜经济”的发展,助力文旅事业的发展,文化科技让事业更美好,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